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施士衡
施大任
施子博
施子安
施學(xué)韓
施宜生
施家珍
施山
施岳
施峻
施常
施廉
施彥士
施德
施德操
施掌珠
施教
施敬
施文煜
施昌祚
施昌言
施明德
施昭澄
施晉
施晉卿
施景琛
施景舜
施曜庚
施朝干
施樞
精選古詩
題王元章梅花圖
題縣崖蘭花圖
題雪汀圖
為董楚芳題山水圖
寄陶中立郭秉心敘舊言懷
和吳以時秋夜長篇
題柯敬仲墨竹花石
題界畫金山圖
古詩名句
春光欲換蟠桃面,雨色先催寸草心
避世數(shù)年猶覺晚,入山今歲更須深
憐春尚有江淹筆,獨對梅花一醉吟
宛委橋橫舊釣臺,疏籬短竹少城隈
陽和一日不虛擲,花信幾時才放來
已辦芳尊傾北海,閒攜綵筆賦南陔
今春身較前春健,日日斑衣舞十回
麗日秾陰入綺窗,門前閒臥竹根厖
查古詩
搜索
題曹娥碑歌
作者:
謝肅
朝代:
明
婉孌曹氏女,生長虞江濱,乃父安歌能樂神。
?濤江心迎伍君,偶然失腳成沉淪。
其時孝娥才十四,日夜哀號動天地。
奮身躍入龍伯宮,抱父尸出洪波中。
漢安年迄元嘉始,慘淡荒墳煙蔓里。
度令深期民俗淳,蕙肴椒漿方祭誄。
誄文本是邯鄲作,勒石垂光非溢美。
好辭既賞蔡中郎,妙墨重揮王內(nèi)史。
內(nèi)史臨池小楷精,出神入圣由天成。
風(fēng)格真淳樂毅論,氣運逸邁黃庭經(jīng)。
曹娥之碑尤注意,外足婉麗中堅貞
。
疾遲偃仰各合度,正側(cè)方圓皆有程。
金錐畫沙鋒芒斂,玉樹照水枝柯清。
秋風(fēng)群飛鴻雁敘,夜天行列星宿明。
元常銘石猶隸體,力命雅深堪與比。
鴻都分法授于神,筆勢去來同一軌。
流傳蕭梁到李唐,紛紛鑒者迷精光。
退之平時厭姿媚,于此題識何端莊。
乃知嗜好在奇古,況兼孝烈如曹女。
碑陰隱語亦了然,可惜無言譏魏武。
魏武徒勞校色絲,以孝移忠忍不為。
獨覺遺風(fēng)扇鄉(xiāng)里,順孫孝子相追隨。
四明有逸民,示我碑一幅,真若圭璋出群玉。
書家往往無真識,太息還君須韞櫝。
詩句欣賞
MORE+
身著短蓑來一拜,讀碑猶識奉差人
出處:
謁南海神廟
作者:
陳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堪悲堪仰事無窮,三十年來舊夢中
出處:
夢兄文忠
作者:
陳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見老豈因埋血久,呼兄不省易名同
出處:
夢兄文忠
作者:
陳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棠花寂寞開當(dāng)夜,渚雁縭褷叫向風(fēng)
出處:
夢兄文忠
作者:
陳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他日眾看惟廟貌,壁燈猶閃半窗紅
出處:
夢兄文忠
作者:
陳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詩名重譯處應(yīng)聞,四十休嗟未策勛
出處:
屈翁山歸自雁門有贈
作者:
陳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邊草亦沾蘭芷氣,隴禽皆學(xué)鳳凰文
出處:
屈翁山歸自雁門有贈
作者:
陳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座擎匕首看豪客,車持流蘇載細君
出處:
屈翁山歸自雁門有贈
作者:
陳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歸到陸生祠畔歇,開裝飛出華山云
出處:
屈翁山歸自雁門有贈
作者:
陳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桄榔里外薛蘿陰,隔一溪居便自深
出處:
訪李生池館
作者:
陳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書屋總拋蔬地置,詩人多過板橋?qū)?/a>
出處:
訪李生池館
作者:
陳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閒書野事收山葉,偶喚家僮聚水禽
出處:
訪李生池館
作者:
陳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多少名流空眼底,得無迂拙屬知音
出處:
訪李生池館
作者:
陳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時人一見訝多能,老僧爭聞得未曾
出處:
贈吳僧
作者:
陳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千手眼堪懸筆寫,萬由旬只振衣升
出處:
贈吳僧
作者:
陳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移來天界千花滿,推出湖頭片月澄
出處:
贈吳僧
作者:
陳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話到同門吾世好,欲因親近作欽承
出處:
贈吳僧
作者:
陳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昔年花引人看去,今日人閒花卻來
出處:
嶺南牡丹
作者:
陳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薌澤乍從新雨長,茅堂仍作故家開
出處:
嶺南牡丹
作者:
陳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翻呈脂粉于圖肖,擬掘珍珠當(dāng)土栽
出處:
嶺南牡丹
作者:
陳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濤江心迎伍君,偶然失腳成沉淪。
其時孝娥才十四,日夜哀號動天地。
奮身躍入龍伯宮,抱父尸出洪波中。
漢安年迄元嘉始,慘淡荒墳煙蔓里。
度令深期民俗淳,蕙肴椒漿方祭誄。
誄文本是邯鄲作,勒石垂光非溢美。
好辭既賞蔡中郎,妙墨重揮王內(nèi)史。
內(nèi)史臨池小楷精,出神入圣由天成。
風(fēng)格真淳樂毅論,氣運逸邁黃庭經(jīng)。
曹娥之碑尤注意,外足婉麗中堅貞。
疾遲偃仰各合度,正側(cè)方圓皆有程。
金錐畫沙鋒芒斂,玉樹照水枝柯清。
秋風(fēng)群飛鴻雁敘,夜天行列星宿明。
元常銘石猶隸體,力命雅深堪與比。
鴻都分法授于神,筆勢去來同一軌。
流傳蕭梁到李唐,紛紛鑒者迷精光。
退之平時厭姿媚,于此題識何端莊。
乃知嗜好在奇古,況兼孝烈如曹女。
碑陰隱語亦了然,可惜無言譏魏武。
魏武徒勞校色絲,以孝移忠忍不為。
獨覺遺風(fēng)扇鄉(xiāng)里,順孫孝子相追隨。
四明有逸民,示我碑一幅,真若圭璋出群玉。
書家往往無真識,太息還君須韞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