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況師點
況志寧
況桂珊
冷士嵋
冷應(yīng)澄
冷弦玉
冷朝光
冷朝陽
冷烜
冼光
冼堯相
冼桂奇
凈倫
凈圓
凈慧
凈顯
凈權(quán)
凈端
凌萬頃
凌義渠
凌云
凌云屋
凌云翰
凌興鳳
凌和鈞
凌唐佐
凌均
凌如煥
凌學(xué)攽
凌巖
精選古詩
詩三百三首其九十二
詩三百三首其九十四
詩三百三首其九十五
詩三百三首其九十七
詩三百三首其九十八
詩三百三首其九十九
詩三百三首其一○○
詩三百三首其一○二
古詩名句
從今穩(wěn)坐峰巒頂,夜夜煙扉月下關(guān)
萬境無聲玉宇空,江山晃耀失西東
溶溶不夜梨花月,袞袞長春柳絮風(fēng)
兒女淺斟金帳酒,英雄方建鐵城功
池邊鵝鴨休驚擾,恐混軍聲耳為聾
醉眼模糊宇宙空,出門投北誤投東
老龍?zhí)溷y河水,皓鶴飛來玉闕風(fēng)
謝女有詩裁妙句,吳城無策立奇功
查古詩
搜索
昆山謠送友人
作者:
郭翼
朝代:
元末明初
吳東之州婁東江,民廬矗矗如蜂房。
官車客馬交馳橫,紅塵軋投康與莊。
雞鳴鬧市森開張,珠犀翠象在道傍。
吳艎越艦萬首驤,大帆云落如山崩。
舟工花股百夫雄,蠻音?語如吃羌。
水仙祠前海茫茫,魚鱉作道虹作梁。
龍?zhí)秘愱I當(dāng)中央,靈女媛歌吹笙簧。
馮夷伐鼓相鏗轟,或乘飛龍下滄浪。
大檣小檣火流光,翠旓摩云互低昂。
左驅(qū)勾陳右攙搶,天子錫命下南邦。
重臣下拜靈慈宮,太平無象躋成康。
吾州富庶文物昌,厥田下下賦下上
。
歲貢天府民職恭,君子訚訚講虞唐,小人業(yè)業(yè)為工商。
大夫從事舉賢明,掌曹僚屬登其良。
王郎作掾材用長,理煩剸劇乃不蘉。
自少軒輊有父風(fēng),穰穰學(xué)業(yè)盈囷倉。
乃翁七十須眉蒼,二三昆季故昂藏,中郎虎髯黠而彊。
誠心懇懇愛其兄,愿汝忠謇為國禎,子孫昭孝百祿將。
愿集中正以為裳,愿以仁義雜為珩。
愿言揖子以為明,德音秩秩亦孔章。
詩句欣賞
MORE+
巳矣復(fù)何道,去去生愁辛
出處:
游仙九首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暑退生夕涼,褰衣步微月
出處:
感寓六首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風(fēng)來竹陰動,草暗螢光發(fā)
出處:
感寓六首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佇立忽懷人,江河渺難越
出處:
感寓六首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庭前金鳳花,向晚爭媚嫵
出處:
感寓六首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但見白露滋,豈知繁霜苦
出處:
感寓六首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芳時良可惜,此物何足數(shù)
出處:
感寓六首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白露下木葉,凄涼江海秋
出處:
感寓六首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江皋有鳴雁,噭噭安所求
出處:
感寓六首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稻粱日蕭索,風(fēng)雨徒離憂
出處:
感寓六首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一日復(fù)一夕,一夕復(fù)一朝
出處:
感寓六首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青燈向暗壁,光燄坐自消
出處:
感寓六首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鞲鷹鎩六翮,絕意于云霄
出處:
感寓六首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嚴(yán)霜隕奧草,蛇虺去所依
出處:
感寓六首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可惜蕙蘭花,與之共頹萎
出處:
感寓六首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顧此悲世運,泫然涕交頤
出處:
感寓六首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凄凄素秋霜,苒苒高原草
出處:
感寓六首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運窮相值遇,黝顏就枯槁
出處:
感寓六首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浩嘆采薇歌,慚愧商山老
出處:
感寓六首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浮景無根株,逝川不可留
出處:
招隱五首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官車客馬交馳橫,紅塵軋投康與莊。
雞鳴鬧市森開張,珠犀翠象在道傍。
吳艎越艦萬首驤,大帆云落如山崩。
舟工花股百夫雄,蠻音?語如吃羌。
水仙祠前海茫茫,魚鱉作道虹作梁。
龍?zhí)秘愱I當(dāng)中央,靈女媛歌吹笙簧。
馮夷伐鼓相鏗轟,或乘飛龍下滄浪。
大檣小檣火流光,翠旓摩云互低昂。
左驅(qū)勾陳右攙搶,天子錫命下南邦。
重臣下拜靈慈宮,太平無象躋成康。
吾州富庶文物昌,厥田下下賦下上。
歲貢天府民職恭,君子訚訚講虞唐,小人業(yè)業(yè)為工商。
大夫從事舉賢明,掌曹僚屬登其良。
王郎作掾材用長,理煩剸劇乃不蘉。
自少軒輊有父風(fēng),穰穰學(xué)業(yè)盈囷倉。
乃翁七十須眉蒼,二三昆季故昂藏,中郎虎髯黠而彊。
誠心懇懇愛其兄,愿汝忠謇為國禎,子孫昭孝百祿將。
愿集中正以為裳,愿以仁義雜為珩。
愿言揖子以為明,德音秩秩亦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