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立齋
立柱
章上弼
章麗貞
章之邵
章云心
章仙巖
章以榮
章作霖
章侁
章傪
章元振
章元治
章八元
章公權
章憑
章凱
章劼
章友直
章同瑞
章在茲
章圭
章型
章士釗
章士雅
章夏
章天與
章妙懿
章孝參
章孝標
精選古詩
郊祀志喜其二
雪洲
看牲次何燕泉韻
西岳分獻次何燕泉韻
壽元老劉野亭翁
寄宋惟寅總憲用野亭韻
壽李梅東九十次山齋韻
西臺志喜
古詩名句
食莼偶并季鷹駕,對菊思銜陶令杯
最喜賞音人不遠,小航頻到鶴洲回
天地孤亭小,江湖倦客歸
不圖鐘鼎食,來試薜蘿衣
鷗鷺波濤闊,風云聲跡希
世情方起滅,吾自息吾機
亭外水如璧,僅容一杓通
蘋風秋瑣細,蒲月夜玲瓏
查古詩
搜索
百洞山青芝寺
作者:
黃浚
朝代:
近現代
青芝俯江干,戴石別成趣。
鳴泉絕無澗,一碧不須樹。
我來臺山后,百洞恐非故。
巖腰有何好,樓楯曲比附。
繞樓植梅竹,江國入指顧。
雙崖障其東,危徑即天路。
玉蜍辭望舒,化石佇寒露。
其阿蝙蝠洞,磴仄窘余步。
窺天真坐井,靜與太古遇
。
此云最勝處,驗取壁題句。
星窩石尋常,虎洞遠奔赴。
山僧指磊隗,妄狀脊與跗。
吾稽崇相集,射生詩自注。
山君氣已索,遺說傳屢誤。
坐令草間跡,么黠付狐兔。
郭君今再來,為我語姁姁。
寺新僧反蠢,嘆息陵谷暮。
蒼煙遂四合,歸棹更洄溯。
詩句欣賞
MORE+
雖云殊本根,寄托各有因
出處:
述憤一十七首弘治乙丑年四月作是時坐劾壽寧侯逮詔獄
作者:
李夢陽
朝代:
明
自我罹幽囚,忽焉經浹旬
出處:
述憤一十七首弘治乙丑年四月作是時坐劾壽寧侯逮詔獄
作者:
李夢陽
朝代:
明
我兄千里馀,渺渺長河津
出處:
述憤一十七首弘治乙丑年四月作是時坐劾壽寧侯逮詔獄
作者:
李夢陽
朝代:
明
妻子日望余,蒼蒼隔西鄰
出處:
述憤一十七首弘治乙丑年四月作是時坐劾壽寧侯逮詔獄
作者:
李夢陽
朝代:
明
所幸二三友,笑言越昏晨
出處:
述憤一十七首弘治乙丑年四月作是時坐劾壽寧侯逮詔獄
作者:
李夢陽
朝代:
明
宵鐙促燕膝,昵語忘苦辛
出處:
述憤一十七首弘治乙丑年四月作是時坐劾壽寧侯逮詔獄
作者:
李夢陽
朝代:
明
患難茍相得,毋論骨肉親
出處:
述憤一十七首弘治乙丑年四月作是時坐劾壽寧侯逮詔獄
作者:
李夢陽
朝代:
明
檐月何徘徊,晨風復依依
出處:
述憤一十七首弘治乙丑年四月作是時坐劾壽寧侯逮詔獄
作者:
李夢陽
朝代:
明
載言別同居,倉皇倒裳衣
出處:
述憤一十七首弘治乙丑年四月作是時坐劾壽寧侯逮詔獄
作者:
李夢陽
朝代:
明
處者各惆悵,去者從此辭
出處:
述憤一十七首弘治乙丑年四月作是時坐劾壽寧侯逮詔獄
作者:
李夢陽
朝代:
明
挽手刺刺語,寄言家中知
出處:
述憤一十七首弘治乙丑年四月作是時坐劾壽寧侯逮詔獄
作者:
李夢陽
朝代:
明
丁寧故與親,愿勿長相思
出處:
述憤一十七首弘治乙丑年四月作是時坐劾壽寧侯逮詔獄
作者:
李夢陽
朝代:
明
明明昊天威,我久寧在茲
出處:
述憤一十七首弘治乙丑年四月作是時坐劾壽寧侯逮詔獄
作者:
李夢陽
朝代:
明
皇矣彼上帝,赫赫敷明威
出處:
述憤一十七首弘治乙丑年四月作是時坐劾壽寧侯逮詔獄
作者:
李夢陽
朝代:
明
四序舒以慘,中有玄妙機
出處:
述憤一十七首弘治乙丑年四月作是時坐劾壽寧侯逮詔獄
作者:
李夢陽
朝代:
明
燭龍躍天門,一朝景光回
出處:
述憤一十七首弘治乙丑年四月作是時坐劾壽寧侯逮詔獄
作者:
李夢陽
朝代:
明
昔為霜下草,今為日中葵
出處:
述憤一十七首弘治乙丑年四月作是時坐劾壽寧侯逮詔獄
作者:
李夢陽
朝代:
明
稽首沐罔極,欲報難為詞
出處:
述憤一十七首弘治乙丑年四月作是時坐劾壽寧侯逮詔獄
作者:
李夢陽
朝代:
明
明月出東方,徒行反家室
出處:
述憤一十七首弘治乙丑年四月作是時坐劾壽寧侯逮詔獄
作者:
李夢陽
朝代:
明
室人走相訊,問我何由出
出處:
述憤一十七首弘治乙丑年四月作是時坐劾壽寧侯逮詔獄
作者:
李夢陽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鳴泉絕無澗,一碧不須樹。
我來臺山后,百洞恐非故。
巖腰有何好,樓楯曲比附。
繞樓植梅竹,江國入指顧。
雙崖障其東,危徑即天路。
玉蜍辭望舒,化石佇寒露。
其阿蝙蝠洞,磴仄窘余步。
窺天真坐井,靜與太古遇。
此云最勝處,驗取壁題句。
星窩石尋常,虎洞遠奔赴。
山僧指磊隗,妄狀脊與跗。
吾稽崇相集,射生詩自注。
山君氣已索,遺說傳屢誤。
坐令草間跡,么黠付狐兔。
郭君今再來,為我語姁姁。
寺新僧反蠢,嘆息陵谷暮。
蒼煙遂四合,歸棹更洄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