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戴純
戴縉
戴翼
戴良
戴良齊
戴芬
戴蒙
戴衍
戴衢
戴表元
戴記
戴貞素
戴軫
戴遜
戴逸卿
戴道純
戴鑒
戴銑
戴錦
戴鎬
戴雨耕
戴震伯
戴青
戴韞玉
戴顗
戴飛
戴龜朋
房與之
房元陽
房元龍
精選古詩
江神子秋海棠
賀新涼丁巳中秋
望江南其一
望江南其二
望江南其三
望江南其四
望江南其五
望江南其六
古詩名句
樂堂與我差肩隨,如駝痀僂如蟻步
更有小杜挈行囊,百級以下影煙樹
卸卻行囊眾手傳,此子始協(xié)尋山趣
登高山勢伏蠵龜,龜背綠凈天風吹
東西南北渾不辨,忽見隋塔凌云姿
辭山難舍鸞鶴侶,贈別固是我輩語
臨行已約天氣涼,更作勝游向孤嶼
董威輦饑作糧煮,皇初平富作羊喚
查古詩
搜索
觀音山
作者:
連橫
朝代:
近現(xiàn)代
朝誦楞嚴經(jīng),暮持般若咒。
蠟屐朝名山,天風吹短袖。
古木郁蒼崖,新泉穿石溜。
巍巍梵王宮,地僻無塵垢。
更上一層峰,游心超宇宙。
東望群山平,西臨滄海陋。
芥子現(xiàn)須彌,胸中吞八九。
彈指數(shù)大千,人天同一壽。
持此問觀音,觀音應點首。
我聞諸佛力,偉哉觀世音。
化身三十二,長坐落伽林。
諸天散花雨,大地布黃金。
佛力既廣大,佛法何銷沈?西來求凈土,風火亂相侵;東來求樂國,鬼氣迫人森。
我身欲何之,不如入山深。
山中何所有?修篁鳴素琴。
山中何所住?白云覆巖陰。
山中何所食?長镵斸藥蔘。
山中何所飲?清泉當酒斟。
但恨人間世,苦海多呻吟。
我欲拯救之,龍象亦馴瘖
。
愿入三摩地,以發(fā)菩提心。
天風何迢迢?白云何渺渺?聲聞何悠悠?名心何擾擾?我來此山中,俯視人間小。
人間憂患多,山中俗塵少。
孤坐澹忘歸,清罄一聲了。
暝色入深林,虛空度飛鳥。
耳根既圓通,萬緣皆縹緲。
稽首見如來,拈花證微笑。
我家在城陰,觀音日對門。
我來此山中,觀音寂無言。
色相雖可參,妙法不得聞。
譬如掬水月,水去月無痕。
又如觸花氣,花謝氣何存。
我身非我有,萬物同其源。
萬物非我有,天地分其根。
天地非我有,大造闡其元。
大造非我有,佛法轉其輪。
上窮億萬劫,下至億萬孫。
唯佛心無畏,唯佛道獨尊。
湛然觀自在,一洗眾生喧。
詩句欣賞
MORE+
虞卿窮愁書始著,孟軻好辨言非迂
出處:
和戴文準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今人雖生古人后,古人豈與今人殊
出處:
和戴文準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要吞五車在胸次,取之無盡用有馀
出處:
和戴文準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圣賢道脈傳不泯,名懸萬代日月俱
出處:
和戴文準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致君唐虞比稷契,豈但可托六尺孤
出處:
和戴文準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文風遠揚起頹俗,才行杰出稱醇儒
出處:
和戴文準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我今見君一傾蓋,情同魚水交歡娛
出處:
和戴文準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丈夫重義輕富貴,厚顏濫祿非吾徒
出處:
和戴文準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卻笑揚郎老執(zhí)戟,一官不徙誰吹噓
出處:
和戴文準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多君韞櫝同美玉,不待善價安肯沽
出處:
和戴文準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何妨教兒壓新酒,長歌且鲙松江鱸
出處:
和戴文準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干戈尋滿地,愁殺杜陵人
出處:
借韻簡叔向陳先生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云蔽青霄日,風揚碧海塵
出處:
借韻簡叔向陳先生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積骸腥血滿,飛檄羽毛新
出處:
借韻簡叔向陳先生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倦坐憑烏幾,長吟岸白綸
出處:
借韻簡叔向陳先生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擁麾思宿將,伏闕憶忠臣
出處:
借韻簡叔向陳先生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何日梟群寇,馀波澤四民
出處:
借韻簡叔向陳先生
作者:
朱希晦
朝代:
元末明初
朝廷安反側,草莽足容身
出處:
借韻簡叔向陳先生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會見祠郊廟,歌詩薦白麟
出處:
借韻簡叔向陳先生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林下棲遲好,一窩天地春
出處:
次韻自述寄連隱君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蠟屐朝名山,天風吹短袖。
古木郁蒼崖,新泉穿石溜。
巍巍梵王宮,地僻無塵垢。
更上一層峰,游心超宇宙。
東望群山平,西臨滄海陋。
芥子現(xiàn)須彌,胸中吞八九。
彈指數(shù)大千,人天同一壽。
持此問觀音,觀音應點首。
我聞諸佛力,偉哉觀世音。
化身三十二,長坐落伽林。
諸天散花雨,大地布黃金。
佛力既廣大,佛法何銷沈?西來求凈土,風火亂相侵;東來求樂國,鬼氣迫人森。
我身欲何之,不如入山深。
山中何所有?修篁鳴素琴。
山中何所住?白云覆巖陰。
山中何所食?長镵斸藥蔘。
山中何所飲?清泉當酒斟。
但恨人間世,苦海多呻吟。
我欲拯救之,龍象亦馴瘖。
愿入三摩地,以發(fā)菩提心。
天風何迢迢?白云何渺渺?聲聞何悠悠?名心何擾擾?我來此山中,俯視人間小。
人間憂患多,山中俗塵少。
孤坐澹忘歸,清罄一聲了。
暝色入深林,虛空度飛鳥。
耳根既圓通,萬緣皆縹緲。
稽首見如來,拈花證微笑。
我家在城陰,觀音日對門。
我來此山中,觀音寂無言。
色相雖可參,妙法不得聞。
譬如掬水月,水去月無痕。
又如觸花氣,花謝氣何存。
我身非我有,萬物同其源。
萬物非我有,天地分其根。
天地非我有,大造闡其元。
大造非我有,佛法轉其輪。
上窮億萬劫,下至億萬孫。
唯佛心無畏,唯佛道獨尊。
湛然觀自在,一洗眾生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