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方笙
方維
方維儀
方維則
方翥
方肇夔
方肯堂
方膏茂
方至
方芬
方芳佩
方苞
方茂夫
方榮杲
方蔭華
方蒙仲
方蕖
方薰
方蘋
方行
方衡
方觀承
方覲
方象瑛
方豪
方貞觀
方資
方起龍
方輗
方達義
精選古詩
朱字蘭亭
雜書五首其五
雜書五首其四
雜書五首其三
雜書五首其二
雜書五首其一
次韻漢臣閔口渡
次韻芝田上人子虛二首其二
古詩名句
江山滿目游難遍,行云驛路朝朝見
宿雨又新晴,林花照眼明
一霎中元近,未接鴻都信
掩戶欲黃昏,素襟清淚痕
畫樓春曉鐘聲歇,開簾又見丁香結(jié)
底事最傷神?暗香留翠裙
花落飄何處?人在咸陽路
夜夜卜歸期,繡幃殘夢迷
查古詩
搜索
綺羅香
作者:
張克家
朝代:
近現(xiàn)代
桑下浮屠,棲遲信宿,狂笑重逢無恙。
八十行童,忙煞趙州和尚。
驚笠重、泰岱霜寒,訝衣冷、舒廬風飏。
息肩時、越水吳山,高挑又向竹篷放。
琴棋書畫累贅,還藉橫磨劍,蕩開纏障。
具大神通,拿住化龍禪杖。
填海恨、精衛(wèi)勤劬,補天術(shù)、女媧惆悵
。
更面壁、消歇音塵,草鞋閒五兩。
詩句欣賞
MORE+
木客飛迎人,山都笑而呼
出處:
詠懷
作者:
李貞
朝代:
明
世路多崄巇,何如白云廬
出處:
詠懷
作者:
李貞
朝代:
明
會當生羽翼,飄飄凌天都
出處:
詠懷
作者:
李貞
朝代:
明
江南二三月,花滿清溪路
出處:
江南曲
作者:
李貞
朝代:
明
橋邊步障移,柳外香車度
出處:
江南曲
作者:
李貞
朝代:
明
三五游春女,形影私自顧
出處:
江南曲
作者:
李貞
朝代:
明
看妝照水立,羞人入花去
出處:
江南曲
作者:
李貞
朝代:
明
攀條每怨風,斗草從沾露
出處:
江南曲
作者:
李貞
朝代:
明
為問東家姊,明月游何處
出處:
江南曲
作者:
李貞
朝代:
明
生恐早鴉啼,無計留春住
出處:
江南曲
作者:
李貞
朝代:
明
吳娃二八羅縠輕,皓腕玉指彈秦箏
出處:
白纻歌
作者:
李貞
朝代:
明
七盤一曲四座驚,垂手頓足如有情
出處:
白纻歌
作者:
李貞
朝代:
明
左按右拍旋風生,纖塵不動念態(tài)情
出處:
白纻歌
作者:
李貞
朝代:
明
可憐一顧傾人城,盛情不再西日傾
出處:
白纻歌
作者:
李貞
朝代:
明
??至懵浔镉ⅲ敖裉じ枘B?/a>
出處:
白纻歌
作者:
李貞
朝代:
明
黃彭湖邊吹暮笛,浦云不飛江月黑
出處:
聞笛
作者:
李貞
朝代:
明
尋常一聽自堪悲,況是天涯歸夢夕
出處:
聞笛
作者:
李貞
朝代:
明
江聲嗚咽如不流,敗蘆拍岸風颼颼
出處:
聞笛
作者:
李貞
朝代:
明
刻羽已驚棲雁起,流商還接斷猿愁
出處:
聞笛
作者:
李貞
朝代:
明
馀音如縷凄然久,逐臣遷客皆回首
出處:
聞笛
作者:
李貞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八十行童,忙煞趙州和尚。
驚笠重、泰岱霜寒,訝衣冷、舒廬風飏。
息肩時、越水吳山,高挑又向竹篷放。
琴棋書畫累贅,還藉橫磨劍,蕩開纏障。
具大神通,拿住化龍禪杖。
填海恨、精衛(wèi)勤劬,補天術(shù)、女媧惆悵。
更面壁、消歇音塵,草鞋閒五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