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顧靜和
顧非熊
顧預
顧飏憲
顧鴻
顧鴻志
顧鼎臣
顧龍裳
頓文
頓起
頓銳
穎贄
颙琰
顏丙
顏之推
顏仁郁
顏令賓
顏伯珣
顏允南
顏元
顏光敏
顏光猷
顏克宗
顏幾
顏博文
顏發(fā)
顏嗣徽
顏復
顏天祥
顏太初
精選古詩
買陂塘行察江防,小舟過長湖、白鷺湖,將之潛江、監(jiān)利、沔陽,舟中讀白石藕花拂衣,片云孤飛,景地清絕
渡江云荊南春感
金縷曲寄內子,沛霖為制詞譜。時在江陵行次
慶春澤慢
永遇樂光化谷城門春日郊行
寶鼎現施南早春
玉京秋戰(zhàn)場春冷,柳淡如秋。憶去南京城外村居時,客散驚蓬,心隨明月,悲夫,將向天壤何處也
齊天樂
古詩名句
北風阻行色,明發(fā)待齊橈
縣舍臨湖口,僧居倚石巖
路斜通柳市,風急掛蒲帆
異境堪圖畫,同舟共笑談
爭知種田者,頭白著征衫
山通彭澤縣,天設海門關
萬水潴清濁,千艘渡險艱
望洋今日嘆,承詔幾時還
查古詩
搜索
白帝城
作者:
王再咸
朝代:
近現代
龍氣飛揚騰八荒,真人仗劍來西方。
傳經轉拜盧子干,年少讀書聲瑯瑯。
涿鹿城頭生秋草,英雄那肯田間老。
中原幾帝復幾王,可憐故里知音少。
馬槊清談曹孟德,相逢京洛心已折。
想當煮酒高論時,公等落落裈中虱。
智者所見略相等,前有奉孝后公瑾。
不負平生知己心,幾回頸上刀光冷。
劉郎浦口簫聲細,娶婦何如呂野雉。
佳偶江南艷二喬,吳兒終少風云氣。
曾上元龍坐上來,求田問舍胡為哉。
怖者可向床下伏,舉手招得青天雷。
帳中玉人雙侍側,鎖來空笑銅臺客。
楚歌歇后數百年,隆隼家風唯好色。
何物名士劉荊州,何等節(jié)度孫仲謀。
七十二敗那足道,手拊髀肉心煩憂。
一夕南陽龍起陸,骨肉君臣魚水樂。
從茲一片帝王心,深深置在先生腹。
樓船拍拍回東吳,車騎搖搖來成都。
多口兵間說仁義,無怪乃公薄腐儒。
白衣搖櫓荊襄地,討賊春秋昭大義。
明明正統(tǒng)赤伏符,小哉乃著仇國議
。
猇亭一著偶然耳,惜別傷離更哀死。
追思韋布昆弟歡,多情自脫山河屣。
負圖家法師前朝,玉璽淋漓親手交。
嗣子不才君可取,有舜安得無唐堯。
三顧恩深相對泣,老臣自嘔數斗血。
頓首奉詔即死時,豈待大星西墜日。
三代以下論臣主,令人忽泣忽起舞。
昔時曾老蜀宮人,此地今猶漢家土。
西風歷歷興亡事,李孟王明紛割據。
一從魂去永安宮,有蜀遂無真皇帝。
詩句欣賞
MORE+
客夢云隨鶴,禪心月在床
出處:
書崇仁萬玉山僧房廖欽止處登瀛洲達此寺三十里
作者:
羅倫
朝代:
明
登瀛三十里,前路滿風光
出處:
書崇仁萬玉山僧房廖欽止處登瀛洲達此寺三十里
作者:
羅倫
朝代:
明
野仙臨玉笥,引袖拂天星
出處:
和林緝熙游玉笥山并序
作者:
羅倫
朝代:
明
侍立雙童小,看山只眼明
出處:
和林緝熙游玉笥山并序
作者:
羅倫
朝代:
明
洞云含雨潤,鶴夢帶煙醒
出處:
和林緝熙游玉笥山并序
作者:
羅倫
朝代:
明
自嘆羅浮客,春杯溢四溟
出處:
和林緝熙游玉笥山并序
作者:
羅倫
朝代:
明
問病來金嶂,高談徹玉關
出處:
送饒經歷還金溪
作者:
羅倫
朝代:
明
何人無白發(fā),吾道有青山
出處:
送饒經歷還金溪
作者:
羅倫
朝代:
明
云水流行處,漁樵問答間
出處:
送饒經歷還金溪
作者:
羅倫
朝代:
明
孤舟今夜別,明月共君還
出處:
送饒經歷還金溪
作者:
羅倫
朝代:
明
南海三君子,來問瀧岡居
出處:
瀧濱次容彥昭二首
作者:
羅倫
朝代:
明
山高日月小,樹古虬龍紆
出處:
瀧濱次容彥昭二首
作者:
羅倫
朝代:
明
暮年得一飽,衰力尚三馀
出處:
瀧濱次容彥昭二首
作者:
羅倫
朝代:
明
寄言白沙老,倦翼且棲梧
出處:
瀧濱次容彥昭二首
作者:
羅倫
朝代:
明
別業(yè)來何處,瀧岡水竹居
出處:
瀧濱次容彥昭二首
作者:
羅倫
朝代:
明
江山容我老,朱紫信誰紆
出處:
瀧濱次容彥昭二首
作者:
羅倫
朝代:
明
南海三君過,西窗兩月馀
出處:
瀧濱次容彥昭二首
作者:
羅倫
朝代:
明
劇談中夜起,香露滴高梧
出處:
瀧濱次容彥昭二首
作者:
羅倫
朝代:
明
毛氏西園好,溪南未有之
出處:
毛氏西園次容彥昭
作者:
羅倫
朝代:
明
參橫虎出夜,松暝鶴歸遲
出處:
毛氏西園次容彥昭
作者:
羅倫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傳經轉拜盧子干,年少讀書聲瑯瑯。
涿鹿城頭生秋草,英雄那肯田間老。
中原幾帝復幾王,可憐故里知音少。
馬槊清談曹孟德,相逢京洛心已折。
想當煮酒高論時,公等落落裈中虱。
智者所見略相等,前有奉孝后公瑾。
不負平生知己心,幾回頸上刀光冷。
劉郎浦口簫聲細,娶婦何如呂野雉。
佳偶江南艷二喬,吳兒終少風云氣。
曾上元龍坐上來,求田問舍胡為哉。
怖者可向床下伏,舉手招得青天雷。
帳中玉人雙侍側,鎖來空笑銅臺客。
楚歌歇后數百年,隆隼家風唯好色。
何物名士劉荊州,何等節(jié)度孫仲謀。
七十二敗那足道,手拊髀肉心煩憂。
一夕南陽龍起陸,骨肉君臣魚水樂。
從茲一片帝王心,深深置在先生腹。
樓船拍拍回東吳,車騎搖搖來成都。
多口兵間說仁義,無怪乃公薄腐儒。
白衣搖櫓荊襄地,討賊春秋昭大義。
明明正統(tǒng)赤伏符,小哉乃著仇國議。
猇亭一著偶然耳,惜別傷離更哀死。
追思韋布昆弟歡,多情自脫山河屣。
負圖家法師前朝,玉璽淋漓親手交。
嗣子不才君可取,有舜安得無唐堯。
三顧恩深相對泣,老臣自嘔數斗血。
頓首奉詔即死時,豈待大星西墜日。
三代以下論臣主,令人忽泣忽起舞。
昔時曾老蜀宮人,此地今猶漢家土。
西風歷歷興亡事,李孟王明紛割據。
一從魂去永安宮,有蜀遂無真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