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汪靜娟
汪革
汪韞石
汪韶
汪鳴鑾
汪鶴孫
汴京輕薄子
沈一貫
沈與求
沈世楓
沈世煒
沈世良
沈丙瑩
沈業(yè)富
沈東
沈東美
沈中行
沈丹槐
沈樂善
沈云
沈云卿
沈云尊
沈亞之
沈仕
沈仲昌
沈傳師
沈伯文
沈伯達
沈作哲
沈作霖
精選古詩
無題三首其三
汪仲虎丈九十壽詩
清明前二日偕逸云游西山八大處
祥兒三十初度以詩勖之
題吳研因鳳吹集
和金通尹先生慰其病
張伯駒先生翌日將返長春書此贈別
陳叔通世丈病愈登天安門城樓謹此為賀并申期頤之頌
古詩名句
誰憐故器抱殷遺,遽使新聲寫淇浦
開元供奉燒尾琴,上皇賜比雙南琛
梨園既散海青死,但留篋底空沈吟
當年大合駕象輅,尚對皇娥鼓瑤素
鼎湖龍去竟不還,自抱烏號哭晨昏暮
毛甡家畜潞國弦,諸王頒在崇禎年
欲遺太常共搏拊,天涯修阻思茫然
從今《大雅》日淫漫,莫遣風流使中斷
查古詩
搜索
浣硯歌
作者:
單人耘
朝代:
近現(xiàn)代
昔我徘徊深巷北,買此端溪一片石。
歸來濡筆作山水,風雨滿窗蒼煙濕。
墨華乍褪古井波,洗出半泓秋水碧。
始驚所遇非凡品,流落市肆人不識。
中心潤美氣舒舒,邊緣裂缺層層漬。
既無頭角顯崢嶸,又無文字見樸質。
默不言兮唯臆對,茫然不知何代物。
豈是女媧補天時,體非五色遂棄置。
抑是文山歌正氣,身無玉帶難提掖。
恐是萇弘千載血,沉入水底化赭赤。
朝朝瑰麗幻云霞,夜夜嗚咽神鬼泣。
鳥欲銜之東填海,屹然不動徒嘆息。
從茲精怪漸泯滅,冥頑渾噩墮塵籍。
問石石不言,若言當曰“否,君之秉性誠云厚,君之所見亦鄙陋。
”踏天磨刀割紫云,長吉警語玄機漏
。
吾乃天上絳石仙,云海蒼茫遨宇宙。
聞君詩句吐煙霞,飄至人間為君壽。
佐君筆墨期酣飽,示君法相戒馳驟。
石破天驚造意奇,陸離光怪枝華茂。
或則蘊藉耐摩挲,琴溫劍冷風露秀。
二者得兼融一體,中邊妙理參能透。
參能透,子可圖。
勉吾子,莫負吾。
雖無蟲蛀紋,宋詩刻露誤晚村。
又無鷓鴣斑,散公老去手半殘。
更無鴝鵒眼,微凹猶貯水清淺:人生悟此自可得,何必礪吾面兮膏君墨。
嗟乎石友石友吾知罪:恬澹自如斯為貴。
矜伐攻心心憔悴,聰明反被聰明累。
心閒若抱白云游,秋深暇共霜林醉。
止詩止畫止憎愛,緘默如汝應百歲。
何為夜半作長歌,思潮洶涌竟無寐。
詩句欣賞
MORE+
共慶連朝好雨頻,昊天臨下顯諸仁
出處:
和聯(lián)峰喜雨詩二首
作者:
楊爵
朝代:
明
普施原野三農慰,一灑長空萬象新
出處:
和聯(lián)峰喜雨詩二首
作者:
楊爵
朝代:
明
豐歲坐占八表盛,放勛出自九重勤
出處:
和聯(lián)峰喜雨詩二首
作者:
楊爵
朝代:
明
從今喜得含生類,沐我皇王蕩蕩春
出處:
和聯(lián)峰喜雨詩二首
作者:
楊爵
朝代:
明
雨過幽中生意頻,乾坤萬古此純仁
出處:
和聯(lián)峰喜雨詩二首
作者:
楊爵
朝代:
明
彌天云掩千峰暗,著地神施一樣新
出處:
和聯(lián)峰喜雨詩二首
作者:
楊爵
朝代:
明
出險走防歧路滑,歸田耕野老農勤
出處:
和聯(lián)峰喜雨詩二首
作者:
楊爵
朝代:
明
滌腸莫謂吾無樂,自有家山石凍春
出處:
和聯(lián)峰喜雨詩二首
作者:
楊爵
朝代:
明
細雨空亭絕塞塵,長才應許舊交人
出處:
寄趙白樓總兵
作者:
楊爵
朝代:
明
遙聞煙火山頭熄,且喜禾苗壟上新
出處:
寄趙白樓總兵
作者:
楊爵
朝代:
明
天意已嘗憐志士,圣明安肯殺忠臣
出處:
寄趙白樓總兵
作者:
楊爵
朝代:
明
情關莫恤幽中苦,盡有詩書伴此身
出處:
寄趙白樓總兵
作者:
楊爵
朝代:
明
學得萬人敵已成,壯猷獨步冠神京
出處:
寄趙白樓總兵
作者:
楊爵
朝代:
明
幾年經略長城固,一日聲輝天下名
出處:
寄趙白樓總兵
作者:
楊爵
朝代:
明
莫道萋菲終貝錦,坐看心跡自分明
出處:
寄趙白樓總兵
作者:
楊爵
朝代:
明
昊天于此出王際,照見將軍一念誠
出處:
寄趙白樓總兵
作者:
楊爵
朝代:
明
二年得與子相親,不意知為困里身
出處:
次緒山懷友韻
作者:
楊爵
朝代:
明
心在熟仁狂作圣,事求精義道通神
出處:
次緒山懷友韻
作者:
楊爵
朝代:
明
化成品匯千山雨,消盡寒陰一氣春
出處:
次緒山懷友韻
作者:
楊爵
朝代:
明
白發(fā)從今還努力,肯辜良友教諄諄
出處:
次緒山懷友韻
作者:
楊爵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歸來濡筆作山水,風雨滿窗蒼煙濕。
墨華乍褪古井波,洗出半泓秋水碧。
始驚所遇非凡品,流落市肆人不識。
中心潤美氣舒舒,邊緣裂缺層層漬。
既無頭角顯崢嶸,又無文字見樸質。
默不言兮唯臆對,茫然不知何代物。
豈是女媧補天時,體非五色遂棄置。
抑是文山歌正氣,身無玉帶難提掖。
恐是萇弘千載血,沉入水底化赭赤。
朝朝瑰麗幻云霞,夜夜嗚咽神鬼泣。
鳥欲銜之東填海,屹然不動徒嘆息。
從茲精怪漸泯滅,冥頑渾噩墮塵籍。
問石石不言,若言當曰“否,君之秉性誠云厚,君之所見亦鄙陋。
”踏天磨刀割紫云,長吉警語玄機漏。
吾乃天上絳石仙,云海蒼茫遨宇宙。
聞君詩句吐煙霞,飄至人間為君壽。
佐君筆墨期酣飽,示君法相戒馳驟。
石破天驚造意奇,陸離光怪枝華茂。
或則蘊藉耐摩挲,琴溫劍冷風露秀。
二者得兼融一體,中邊妙理參能透。
參能透,子可圖。
勉吾子,莫負吾。
雖無蟲蛀紋,宋詩刻露誤晚村。
又無鷓鴣斑,散公老去手半殘。
更無鴝鵒眼,微凹猶貯水清淺:人生悟此自可得,何必礪吾面兮膏君墨。
嗟乎石友石友吾知罪:恬澹自如斯為貴。
矜伐攻心心憔悴,聰明反被聰明累。
心閒若抱白云游,秋深暇共霜林醉。
止詩止畫止憎愛,緘默如汝應百歲。
何為夜半作長歌,思潮洶涌竟無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