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guó)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曹安
曹宗
曹宗旦
曹宗瀚
曹宰
曹家達(dá)
曹寅
曹寅承
曹壽銘
曹爾垓
曹爾垣
曹爾埏
曹爾埴
曹爾堪
曹居一
曹岱
曹峻
曹希蘊(yùn)
曹應(yīng)樞
曹應(yīng)谷
曹庭樞
曹庭棟
曹庶
曹廉鍔
曹廷梓
曹廷熊
曹彥約
曹彪
曹必進(jìn)
曹志道
精選古詩
木蘭花慢題鄭叔問山水立幅
減字浣溪沙其一
減字浣溪沙其二
減字浣溪沙其三
減字浣溪沙其四
減字浣溪沙其五
角招
三姝媚山塘薄游,追憶感賦
古詩名句
白日夢(mèng)依然
兩目鰥鰥
四圍永夜黑如山
卻看身邊沈睡者,正可人憐
茫茫飛雪夜,殷殷雨花天
河岳本無事,江湖猶未眠
攜愁觀故我,扶病入新年
窗底詩囚老,一燈誰復(fù)燃
查古詩
搜索
浣硯歌
作者:
單人耘
朝代:
近現(xiàn)代
昔我徘徊深巷北,買此端溪一片石。
歸來濡筆作山水,風(fēng)雨滿窗蒼煙濕。
墨華乍褪古井波,洗出半泓秋水碧。
始驚所遇非凡品,流落市肆人不識(shí)。
中心潤(rùn)美氣舒舒,邊緣裂缺層層漬。
既無頭角顯崢嶸,又無文字見樸質(zhì)。
默不言兮唯臆對(duì),茫然不知何代物。
豈是女媧補(bǔ)天時(shí),體非五色遂棄置。
抑是文山歌正氣,身無玉帶難提掖。
恐是萇弘千載血,沉入水底化赭赤。
朝朝瑰麗幻云霞,夜夜嗚咽神鬼泣。
鳥欲銜之東填海,屹然不動(dòng)徒嘆息
。
從茲精怪漸泯滅,冥頑渾噩墮塵籍。
問石石不言,若言當(dāng)曰“否,君之秉性誠(chéng)云厚,君之所見亦鄙陋。
”踏天磨刀割紫云,長(zhǎng)吉警語玄機(jī)漏。
吾乃天上絳石仙,云海蒼茫遨宇宙。
聞君詩句吐煙霞,飄至人間為君壽。
佐君筆墨期酣飽,示君法相戒馳驟。
石破天驚造意奇,陸離光怪枝華茂。
或則蘊(yùn)藉耐摩挲,琴溫劍冷風(fēng)露秀。
二者得兼融一體,中邊妙理參能透。
參能透,子可圖。
勉吾子,莫負(fù)吾。
雖無蟲蛀紋,宋詩刻露誤晚村。
又無鷓鴣斑,散公老去手半殘。
更無鴝鵒眼,微凹猶貯水清淺:人生悟此自可得,何必礪吾面兮膏君墨。
嗟乎石友石友吾知罪:恬澹自如斯為貴。
矜伐攻心心憔悴,聰明反被聰明累。
心閒若抱白云游,秋深暇共霜林醉。
止詩止畫止憎愛,緘默如汝應(yīng)百歲。
何為夜半作長(zhǎng)歌,思潮洶涌竟無寐。
詩句欣賞
MORE+
名曰自取,濯足濯纓
出處:
自取池
作者:
戚繼光
朝代:
明
小筑慚高枕,憂時(shí)舊有盟
出處:
韜鈐深處
作者:
戚繼光
朝代:
明
呼尊來揖客,揮麈坐談兵
出處:
韜鈐深處
作者:
戚繼光
朝代:
明
云護(hù)牙簽滿,星含寶劍橫
出處:
韜鈐深處
作者:
戚繼光
朝代:
明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出處:
韜鈐深處
作者:
戚繼光
朝代:
明
短竹編籬人幾家,野扉傍水碧陰斜
出處:
春野
作者:
戚繼光
朝代:
明
睛莎何意翩翩燕,淑氣無私處處花
出處:
春野
作者:
戚繼光
朝代:
明
浙海風(fēng)和橫舴艋,越山春靜老煙霞
出處:
春野
作者:
戚繼光
朝代:
明
愧予不是尋芳客,夜夜嚴(yán)城度戍笳
出處:
春野
作者:
戚繼光
朝代:
明
一簇敲風(fēng)百煉成,中宵驚起玉關(guān)情
出處:
鐵馬
作者:
戚繼光
朝代:
明
總?cè)挥帽M檐前力,應(yīng)是無心為利名
出處:
鐵馬
作者:
戚繼光
朝代:
明
寄書向知己,不解作家音
出處:
寄書
作者:
戚繼光
朝代:
明
男兒鐵石志,總是報(bào)君心
出處:
寄書
作者:
戚繼光
朝代:
明
落日蕭蕭起暮鐘,祗園呼酒亦從容
出處:
普寧寺度歲
作者:
戚繼光
朝代:
明
時(shí)華已謝群情異,風(fēng)景相將到處同
出處:
普寧寺度歲
作者:
戚繼光
朝代:
明
百戰(zhàn)誰能寬束帶,平生自慰有孤忠
出處:
普寧寺度歲
作者:
戚繼光
朝代:
明
殘宵坐對(duì)寒燈盡,遠(yuǎn)思悠悠在海東
出處:
普寧寺度歲
作者:
戚繼光
朝代:
明
亂后遺黎始卜家,春深相與事桑麻
出處:
天臺(tái)道中柬林尹
作者:
戚繼光
朝代:
明
綠云萬頃無閑地,浪說河陽一縣花
出處:
天臺(tái)道中柬林尹
作者:
戚繼光
朝代:
明
客程車馬集多賢,隨處尋幽意欲仙
出處:
同行即事
作者:
戚繼光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
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歸來濡筆作山水,風(fēng)雨滿窗蒼煙濕。
墨華乍褪古井波,洗出半泓秋水碧。
始驚所遇非凡品,流落市肆人不識(shí)。
中心潤(rùn)美氣舒舒,邊緣裂缺層層漬。
既無頭角顯崢嶸,又無文字見樸質(zhì)。
默不言兮唯臆對(duì),茫然不知何代物。
豈是女媧補(bǔ)天時(shí),體非五色遂棄置。
抑是文山歌正氣,身無玉帶難提掖。
恐是萇弘千載血,沉入水底化赭赤。
朝朝瑰麗幻云霞,夜夜嗚咽神鬼泣。
鳥欲銜之東填海,屹然不動(dòng)徒嘆息。
從茲精怪漸泯滅,冥頑渾噩墮塵籍。
問石石不言,若言當(dāng)曰“否,君之秉性誠(chéng)云厚,君之所見亦鄙陋。
”踏天磨刀割紫云,長(zhǎng)吉警語玄機(jī)漏。
吾乃天上絳石仙,云海蒼茫遨宇宙。
聞君詩句吐煙霞,飄至人間為君壽。
佐君筆墨期酣飽,示君法相戒馳驟。
石破天驚造意奇,陸離光怪枝華茂。
或則蘊(yùn)藉耐摩挲,琴溫劍冷風(fēng)露秀。
二者得兼融一體,中邊妙理參能透。
參能透,子可圖。
勉吾子,莫負(fù)吾。
雖無蟲蛀紋,宋詩刻露誤晚村。
又無鷓鴣斑,散公老去手半殘。
更無鴝鵒眼,微凹猶貯水清淺:人生悟此自可得,何必礪吾面兮膏君墨。
嗟乎石友石友吾知罪:恬澹自如斯為貴。
矜伐攻心心憔悴,聰明反被聰明累。
心閒若抱白云游,秋深暇共霜林醉。
止詩止畫止憎愛,緘默如汝應(yīng)百歲。
何為夜半作長(zhǎng)歌,思潮洶涌竟無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