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黃哲
黃唐
黃嗣
黃嗣先
黃器先
黃圖成
黃圣年
黃圣期
黃在素
黃在袞
黃在裘
黃圭
黃均瑞
黃坤
黃垍
黃垺
黃城
黃培芳
黃堂
黃增
黃士俊
黃士先
黃復(fù)
黃復(fù)之
黃復(fù)圭
黃大臨
黃大受
黃大輿
黃天德
黃天球
精選古詩
將之南洋,留別親友
疊韻答潘蘭史送別
南道院
久旱得雨初霽,飲人境廬,時聞和局將定二首
用前韻賦答人境盧主見和之作
三用前韻奉答
四用前韻奉答
雨中游祥云庵五用前韻
古詩名句
上帝憫遺兮,侯假復(fù)臨
侯不可假兮,蔽芾棠陰
我聞清溪溪上之老翁,軒然鶴立群雞中
灌園不厭藜藿飽,媚世恥為桃李容
眼中之子何足與,尚友古柏窺鴻蒙
當(dāng)筵烱烱開青鏡,柱杖瑟瑟含秋風(fēng)
問之定交來,寒暑凡幾易
君節(jié)諒不移,我心固匪石
查古詩
搜索
紀(jì)桂林難婦語
作者:
唐鼎元
朝代:
近現(xiàn)代
國家失桂林,如地忽解紐。
人命何所托,棄家絕奔走。
一身不自保,焉能顧老幼。
弱者委溝溪,老留守戶牖。
溝壑須臾畢,戶牖終殘剖。
強者竄林莽,寧免豺虎口。
峨峨飆輪車,電逝穿黔柳。
車箱及車頂,簇簇攢人首。
攀援不能上,折脅更斷肘。
攀援幸能上,茍全何能久。
稍焉入巖關(guān),橫掃似鐵帚。
車頂盡齏粉,車箱困顛仆。
哀哉天不仁,視人真芻狗。
成都遇難婦,言由桂來奔。
昔家七八口,亡散莫知端
。
經(jīng)年到西蜀,萬死馀一身。
驚定方識痛,語罷更酸辛。
敝垢失人貌,投親莫辨門。
嗟余流離子,于茲七八年。
曩在宜昌岸,鼙鼓震江翻。
形勢雖倉皇,猶許續(xù)上船。
莫速桂林寇,如火忽燎原。
飆風(fēng)助為虐,黔黎悉遭燔。
往昔熊羆士,壯氣今何存。
此氣在磨礪,不礪便黯然。
鐵戈置生銹,金斧耀益鮮。
抗戰(zhàn)六七載,殺敵亦無算。
最痛潭桂柳,寇來如席捲。
禍酷創(chuàng)痍深,言之淚被面。
請紀(jì)難婦語,治國治軍鑒。
詩句欣賞
MORE+
密葉叢篁噪晚鴉,荒村百里兩三家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疲民采拾供租稅,猶恐傍人議榷茶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多才久要錢文學(xué),長日詩筒袞袞來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俊思雪消三峽長,好懷春到百花開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伯尚庭前傾竹葉,用中宅畔看梅花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天教二子相為樂,來往風(fēng)流也足誇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每懷樗散鄭司戶,喜看?梓作孫枝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氣清似得江山助,才異休令匠石疑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胡生挾策行千里,足繭衣穿不肯回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斯道要為終古計,丈夫?qū)幈芩兹瞬?/a>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江山萬里無黃耳,雨露三年憶紫荊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日暮出門聞雁過,忍聽云畔索群聲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一念無為付道耕,百邪還聽斂心兵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本原能與天同體,三代功名始可成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浩蕩乾坤爛熳春,天將樂意付窮人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迥無臭味堪誇世,縱有爭心豈解嗔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烏石岡頭白苧衣,幾回醉伴夕陽歸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山中兄弟遙相憶,未必天心與我違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我與東風(fēng)作主賓,忍教負卻太平春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一觴一詠酬佳景,也未輸他世上人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人命何所托,棄家絕奔走。
一身不自保,焉能顧老幼。
弱者委溝溪,老留守戶牖。
溝壑須臾畢,戶牖終殘剖。
強者竄林莽,寧免豺虎口。
峨峨飆輪車,電逝穿黔柳。
車箱及車頂,簇簇攢人首。
攀援不能上,折脅更斷肘。
攀援幸能上,茍全何能久。
稍焉入巖關(guān),橫掃似鐵帚。
車頂盡齏粉,車箱困顛仆。
哀哉天不仁,視人真芻狗。
成都遇難婦,言由桂來奔。
昔家七八口,亡散莫知端。
經(jīng)年到西蜀,萬死馀一身。
驚定方識痛,語罷更酸辛。
敝垢失人貌,投親莫辨門。
嗟余流離子,于茲七八年。
曩在宜昌岸,鼙鼓震江翻。
形勢雖倉皇,猶許續(xù)上船。
莫速桂林寇,如火忽燎原。
飆風(fēng)助為虐,黔黎悉遭燔。
往昔熊羆士,壯氣今何存。
此氣在磨礪,不礪便黯然。
鐵戈置生銹,金斧耀益鮮。
抗戰(zhàn)六七載,殺敵亦無算。
最痛潭桂柳,寇來如席捲。
禍酷創(chuàng)痍深,言之淚被面。
請紀(jì)難婦語,治國治軍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