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董平章
董應舉
董康綬
董循
董德元
董必武
董思凝
董思恭
董恂
董恢
董敦逸
董敬輿
董文
董文渙
董文甫
董文驥
董斯張
董新策
董旭
董曇
董曉山
董樸
董杞
董楷
董榕
董樵
董正官
董正揚
董武子
董沛
精選古詩
次韻宋南伯感懷三首其一
次韻李智淵暮行湖上
次韻杜永年東齋種竹
次韻杜安行見寄憶梅之什
次韻彥正兄見寄
次韻蒲大受琴中趣二首其二
次韻蒲大受琴中趣二首其一
次韻莫少虛中秋月
古詩名句
紫陌紅塵伴侶稀,素容冉冉映斜暉
巧穿玉蕊渾無影,輕掠朱櫻覺獨飛
香閣似曾沾露粉,風前猶自護綃衣
秋霜一別知何處,瓊樹還應化夢歸
科峰獅嶺恣探奇,洞里珠簾共泛卮
捉得玉龍新作浪,頓令山雨競催詩
坐看紅紫千章艷,頃刻陰晴萬壑移
便欲結(jié)廬云外賞,買山休笑遁公癡
查古詩
搜索
題康南海歐洲十一國游記
作者:
陳順彬
朝代:
近現(xiàn)代
吁嗟乎,康君萬死之身卒不死,當時咸謂留有俟。
詎料天意茫茫中,終身遭際竟如此。
光緒承統(tǒng)國運衰,強鄰耽耽如虎視。
君本草茅一介儒,感喟時艱奮袂起。
旋由廷試擢曹郎,晉謁王公籌國是。
兩次呈上書萬言,變法救時為宗旨
。
由來成憲率先朝,驟議更張徒逆耳。
遭疑遭忌復遭讒,黨禍株連殺數(shù)子。
緹騎四出捕君身,君先奉詔已適彼。
風傳滬上始聞知,從旁救護來英使。
為言中國非無人,有才如君終棄委。
同舟載去往倫敦,舉國歡迎爭倒屣。
戊戌至今十馀年,蒙罪逃亡誰諒只。
昨持一編仔細觀,知君在外游歷紀。
人才物產(chǎn)山川形,城邑街衢宮室址。
政教風俗攬全歐,詳參中外治亂史。
就中論說列多端,得失昭昭持正理。
天生君才已屬奇,遍歷奇觀嘆觀止。
世界從今將大同,此編先券同文軌。
更有詩歌情見辭,忠愛拳拳系桑梓。
李陵在虜家已亡,莊舄微吟淚常泚。
事后心跡自昭然,堪嘆時流妄訾毀。
滄桑世境我生悲,海外孤臣猶未徙。
吁嗟乎,中山孫氏志已酬,南??稻L已矣。
詩句欣賞
MORE+
卻訝梁園看漸杳,恍疑巫峽散還收
出處:
暮云春樹送張謙
作者:
王稱
朝代:
明
白衣靄靄迷征旆,翠幄籠籠引去舟
出處:
暮云春樹送張謙
作者:
王稱
朝代:
明
惜別不緣今日賦,高情那記昔人留
出處:
暮云春樹送張謙
作者:
王稱
朝代:
明
遙連蜃氣江東暝,迥帶猿聲渭北愁
出處:
暮云春樹送張謙
作者:
王稱
朝代:
明
夢覺微茫沙上驛,醉來掩映水邊樓
出處:
暮云春樹送張謙
作者:
王稱
朝代:
明
宦情已共青霄永,別思空隨綠水流
出處:
暮云春樹送張謙
作者:
王稱
朝代:
明
若到上林成五色,好分馀蔭及南州
出處:
暮云春樹送張謙
作者:
王稱
朝代:
明
東壁文章映列曹,南宮冠蓋富英髦
出處:
南宮呈大宗伯
作者:
王稱
朝代:
明
名垂霄漢當時重,身接風云盛世遭
出處:
南宮呈大宗伯
作者:
王稱
朝代:
明
花引爐香聞整佩,風移扇影見揮毫
出處:
南宮呈大宗伯
作者:
王稱
朝代:
明
蓬萊宴罷春云集,鴳鵲朝回朔雪高
出處:
南宮呈大宗伯
作者:
王稱
朝代:
明
坐客盡攜毛遂穎,故人曾贈呂虔刀
出處:
南宮呈大宗伯
作者:
王稱
朝代:
明
獨憐璧海才華地,久逐詞林姓字叨
出處:
南宮呈大宗伯
作者:
王稱
朝代:
明
已睹重光歌舜禹,更期獨步訪巙皋
出處:
南宮呈大宗伯
作者:
王稱
朝代:
明
天瓢若借恩波及,未必臨風嘆二毛
出處:
南宮呈大宗伯
作者:
王稱
朝代:
明
寶筵初建曉蒼蒼,大駕躬臨禮玉皇
出處:
醴泉應制時有禧事青禽白鶴先集慶云甘露降
作者:
王稱
朝代:
明
白鶴青鸞昭孝感,慶云甘露兆佳祥
出處:
醴泉應制時有禧事青禽白鶴先集慶云甘露降
作者:
王稱
朝代:
明
更傳圣水符前代,忽訝靈源涌上方
出處:
醴泉應制時有禧事青禽白鶴先集慶云甘露降
作者:
王稱
朝代:
明
玉竇泛春時脈脈,金罍貯月乍泱泱
出處:
醴泉應制時有禧事青禽白鶴先集慶云甘露降
作者:
王稱
朝代:
明
薦來只擬羞萍實,挹處渾疑剖蜜房
出處:
醴泉應制時有禧事青禽白鶴先集慶云甘露降
作者:
王稱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詎料天意茫茫中,終身遭際竟如此。
光緒承統(tǒng)國運衰,強鄰耽耽如虎視。
君本草茅一介儒,感喟時艱奮袂起。
旋由廷試擢曹郎,晉謁王公籌國是。
兩次呈上書萬言,變法救時為宗旨。
由來成憲率先朝,驟議更張徒逆耳。
遭疑遭忌復遭讒,黨禍株連殺數(shù)子。
緹騎四出捕君身,君先奉詔已適彼。
風傳滬上始聞知,從旁救護來英使。
為言中國非無人,有才如君終棄委。
同舟載去往倫敦,舉國歡迎爭倒屣。
戊戌至今十馀年,蒙罪逃亡誰諒只。
昨持一編仔細觀,知君在外游歷紀。
人才物產(chǎn)山川形,城邑街衢宮室址。
政教風俗攬全歐,詳參中外治亂史。
就中論說列多端,得失昭昭持正理。
天生君才已屬奇,遍歷奇觀嘆觀止。
世界從今將大同,此編先券同文軌。
更有詩歌情見辭,忠愛拳拳系桑梓。
李陵在虜家已亡,莊舄微吟淚常泚。
事后心跡自昭然,堪嘆時流妄訾毀。
滄桑世境我生悲,海外孤臣猶未徙。
吁嗟乎,中山孫氏志已酬,南??稻L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