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林壽圖
林小山
林少君
林尚仁
林堯俞
林堯光
林堯華
林堯英
林岊
林嵩
林師圣
林師蒧
林希
林希逸
林干
林慶旺
林應亮
林應昌
林應聚
林應運
林應隆
林庚
林庚白
林庭桂
林廷?
林廷模
林廷玉
林廷瓛
林廷選
林廷鯤
精選古詩
續(xù)李舒園元滬讀郁離子詩十二首其九
續(xù)李舒園元滬讀郁離子詩十二首其十
續(xù)李舒園元滬讀郁離子詩十二首其十一
續(xù)李舒園元滬讀郁離子詩十二首其十二
客中初度寄內二首其一
客中初度寄內二首其二
寄家弟麗七魏
題洛神圖
古詩名句
飲馬臨易水,清波照客心
平生仗俠骨,誼重輕千金
匣中劍動蒼龍氣,化作白虹光燭地
萬古荊軻不死魂,拍手哀歌招復起
昔日燕圖在掌中,寧知草澤無英雄
逢人爭博多目攝,風色蕭蕭心欲折
擊筑時從市上游,勸君須向酒徒求
香塵十里騖華軒,新敕金吾放九門
查古詩
搜索
鹿泉新居二十四韻
作者:
元好問
朝代:
金末元初
土門西邊井陘渡,野日荒荒下汀樹。
榆關石嶺都幾程,客夢往往迷歸路。
塵埃風雨半生過,盡著筋骸支世故。
寧州假館又兩年,未保東來不西去。
山城百家家有山,覿面呈山誰一顧。
賣書買得呂氏園,不謂全山舉相付。
北崖老作土灰色,擁腫形模一夸父。
娟娟正有小峨眉,卻立不容親杖屨。
就中抱犢尤峭拔,望見韓山即攀附
。
韓王砦頭四望闊,全趙米如才數(shù)聚。
眼中麾蓋天上來,泜水鼓旗紛偃仆。
漢家威靈萬萬古,石子連岡猶虎距。
夏秋眾壑會鹿泉,浩浩湍聲瀉馀怒。
西南諸峰不知數(shù),蕩海鯤?尻背露。
霏煙空翠有無中,百態(tài)陰晴變朝暮。
靈巖龍泉曾一到,獨欠封龍展衰步。
學仙不愛徐童花,李相書龕心所慕。
平生懷抱向山盡,老氣崔嵬如有助。
巖居枯寂朝市喧,喧寂兩閒差有趣。
得行固愿留不惡,流坎且當隨所遇。
何曾萬錢何用許,方丈有山容下箸。
管城初無食肉相,黃帽非供折腰具。
明年高筑野史亭,天已安排看山處。
多慚不及謝宣城,標出敬亭天一柱。
詩句欣賞
MORE+
賈生痛哭更流涕,憂在國事非身謀
出處:
金臺行送吳進士汝礪之京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君今此行給史可立致,遇事盡言斯職修,毋令吾徒戚戚長抱江湖憂
出處:
金臺行送吳進士汝礪之京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貞女昔未字,脈脈處深閨
出處:
貞女行送汝其通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容顏美如玉,中門未嘗窺
出處:
貞女行送汝其通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軋軋機杼聲,朝斯復夕斯
出處:
貞女行送汝其通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所志在女紅,辛苦安得辭
出處:
貞女行送汝其通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媒氏豈不營,所適匪其宜
出處:
貞女行送汝其通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眾口徒囂囂,矢心終不移
出處:
貞女行送汝其通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冉冉歲云暮,芳馨愈菲菲
出處:
貞女行送汝其通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君子慕高誼,寤寐以求之
出處:
貞女行送汝其通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幣交既成禮,桃夭良及時
出處:
貞女行送汝其通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諸娣如云從,百兩送于歸
出處:
貞女行送汝其通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川澤靡韓土,孔樂乃王畿
出處:
貞女行送汝其通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令居且燕譽,永久以為期
出處:
貞女行送汝其通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城西之山舊無虎,草淺林疏少依阻
出處:
殺虎行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白日咆嘷忽見之,橫行食人難指數(shù)
出處:
殺虎行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官兵捕虎爭負戈,上下陵谷交張羅
出處:
殺虎行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一虎跳梁悉驚潰,何況眾口騰其多
出處:
殺虎行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怒視耽耽猶負嵎,山民攖之摏以殳
出處:
殺虎行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黃斑紛披血膏野,相與屠戮殘其軀
出處:
殺虎行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榆關石嶺都幾程,客夢往往迷歸路。
塵埃風雨半生過,盡著筋骸支世故。
寧州假館又兩年,未保東來不西去。
山城百家家有山,覿面呈山誰一顧。
賣書買得呂氏園,不謂全山舉相付。
北崖老作土灰色,擁腫形模一夸父。
娟娟正有小峨眉,卻立不容親杖屨。
就中抱犢尤峭拔,望見韓山即攀附。
韓王砦頭四望闊,全趙米如才數(shù)聚。
眼中麾蓋天上來,泜水鼓旗紛偃仆。
漢家威靈萬萬古,石子連岡猶虎距。
夏秋眾壑會鹿泉,浩浩湍聲瀉馀怒。
西南諸峰不知數(shù),蕩海鯤?尻背露。
霏煙空翠有無中,百態(tài)陰晴變朝暮。
靈巖龍泉曾一到,獨欠封龍展衰步。
學仙不愛徐童花,李相書龕心所慕。
平生懷抱向山盡,老氣崔嵬如有助。
巖居枯寂朝市喧,喧寂兩閒差有趣。
得行固愿留不惡,流坎且當隨所遇。
何曾萬錢何用許,方丈有山容下箸。
管城初無食肉相,黃帽非供折腰具。
明年高筑野史亭,天已安排看山處。
多慚不及謝宣城,標出敬亭天一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