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張翰
張翱
張翼
張耆
張耒
張耿
張聯(lián)桂
張聯(lián)箕
張聿
張肅
張肯
張脩之
張自坤
張自明
張自超
張至龍
張致遠
張輿
張舜民
張舜美
張舟
張良器
張良嬋
張良璞
張良臣
張艾
張芝
張芥
張芬
張若嫻
精選古詩
淇寡婦
祭曲江
綠陰亭詩
菊逸之歌
鄂國公
野亭
野雉詞
隱君宅
古詩名句
窮達不須重辨命,紫巖山下老南冠
征虜亭前祖帳還,華陽洞里即仙山
層樓獨倚無人到,消得松風(fēng)白晝閒
謝家傳得舊風(fēng)流,恩寵曾陪宴樂游
何事壚頭窮一醉,褰帷猶自對三騶
江南風(fēng)俗競奢華,步步金蓮貼地花
曾憶尚衣除王導(dǎo),不將清儉世傳家
竟陵賓客似梁園,才俊翩翩總在門
查古詩
搜索
七諫
作者:
東方朔
朝代:
漢
世沉淖而難論兮,俗岒峨而?嵯。
清泠泠而殲滅兮,溷湛湛而日多
。
梟鸮既以成群兮,玄鶴弭翼而屏移。
蓬艾親人御于床第兮,馬蘭踸踔而日加。
棄捐藥芷與杜衡兮,余柰世之不知芳何?何周道之平易兮,然蕪穢而險戲。
高陽無故而委塵兮,唐虞點灼而毀議。
誰使正其真是兮,雖有八師而不可為。
皇天保其高兮,后土持其久。
服清白以逍遙兮,偏與乎玄英異色。
西施媞媞而不得見兮,?母勃屑而日侍。
桂蠹不知所淹留兮,蓼蟲不知徙乎葵菜。
處湣湣之濁世兮,安所達乎吾志。
意有所載而遠逝兮,固非眾人之所識。
驥躊躇于弊輂兮,遇孫陽而得代。
呂望窮困而不聊生兮,遭周文而舒志。
寧戚飯牛而商歌兮,桓公聞而弗置。
路室女之方桑兮,孔子過之以自侍。
吾獨乖剌而無當(dāng)兮,心悼怵而耄思。
思比干之恲恲兮,哀子胥之慎事。
悲楚人之和氏兮,獻寶玉以為石。
遇厲武之不察兮,羌兩足以畢斮。
小人之居勢兮,視忠正之何若?改前圣之法度兮,喜囁嚅而妄作。
親讒諛而疏賢圣兮,訟謂閭娵為丑惡。
愉近習(xí)而蔽遠兮,孰知察其黑白。
卒不得效其心容兮,安眇眇而無所歸薄。
專精爽以自明兮,晦冥冥而壅蔽。
年既已過太半兮,然埳軻而留滯。
欲高飛而遠集兮,恐離罔而滅敗。
獨冤抑而無極兮,傷精神而壽夭。
皇天既不純命兮,余生終無所依。
愿自沉于江流兮,絕橫流而徑逝。
寧為江海之泥涂兮,安能久見此濁世?
詩句欣賞
MORE+
少小秉微尚,游心在《六經(jīng)》
出處:
詠懷三首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苒苒歲年遲,乃與塵事冥
出處:
詠懷三首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入秋多佳日,何以陶我情
出處:
詠懷三首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園蔬青可摘,新谷亦既升
出處:
詠懷三首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命室釀美酒,一壺聊復(fù)傾
出處:
詠懷三首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兒女在我側(cè),親戚還合并
出處:
詠懷三首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終觴無雜言,但說歲功成
出處:
詠懷三首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至樂固如此,是外徒營營
出處:
詠懷三首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登臺望秋月,秋月光陸離
出處:
和沈休文雙溪八詠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晻映西南樓,徘徊東北墀
出處:
和沈休文雙溪八詠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凝華奪班扇,流輝鑒阮帷
出處:
和沈休文雙溪八詠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三五暈尚圓,二八形已虧
出處:
和沈休文雙溪八詠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爰有蓬鬢人,長懷桂殿思
出處:
和沈休文雙溪八詠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遼城記吟詠,西園憶追隨
出處:
和沈休文雙溪八詠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愿以薄暮景,承君清夜暉
出處:
和沈休文雙溪八詠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會圃臨春風(fēng),春風(fēng)弄新陽
出處:
和沈休文雙溪八詠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驅(qū)煙入間戶,卷霧出虛堂
出處:
和沈休文雙溪八詠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響谷鳥將韻,穿林花度香
出處:
和沈休文雙溪八詠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逶迤動中閨,駘蕩經(jīng)洞房
出處:
和沈休文雙溪八詠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逐舞輕靡袖,傳歌低繞梁
出處:
和沈休文雙溪八詠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清泠泠而殲滅兮,溷湛湛而日多。
梟鸮既以成群兮,玄鶴弭翼而屏移。
蓬艾親人御于床第兮,馬蘭踸踔而日加。
棄捐藥芷與杜衡兮,余柰世之不知芳何?何周道之平易兮,然蕪穢而險戲。
高陽無故而委塵兮,唐虞點灼而毀議。
誰使正其真是兮,雖有八師而不可為。
皇天保其高兮,后土持其久。
服清白以逍遙兮,偏與乎玄英異色。
西施媞媞而不得見兮,?母勃屑而日侍。
桂蠹不知所淹留兮,蓼蟲不知徙乎葵菜。
處湣湣之濁世兮,安所達乎吾志。
意有所載而遠逝兮,固非眾人之所識。
驥躊躇于弊輂兮,遇孫陽而得代。
呂望窮困而不聊生兮,遭周文而舒志。
寧戚飯牛而商歌兮,桓公聞而弗置。
路室女之方桑兮,孔子過之以自侍。
吾獨乖剌而無當(dāng)兮,心悼怵而耄思。
思比干之恲恲兮,哀子胥之慎事。
悲楚人之和氏兮,獻寶玉以為石。
遇厲武之不察兮,羌兩足以畢斮。
小人之居勢兮,視忠正之何若?改前圣之法度兮,喜囁嚅而妄作。
親讒諛而疏賢圣兮,訟謂閭娵為丑惡。
愉近習(xí)而蔽遠兮,孰知察其黑白。
卒不得效其心容兮,安眇眇而無所歸薄。
專精爽以自明兮,晦冥冥而壅蔽。
年既已過太半兮,然埳軻而留滯。
欲高飛而遠集兮,恐離罔而滅敗。
獨冤抑而無極兮,傷精神而壽夭。
皇天既不純命兮,余生終無所依。
愿自沉于江流兮,絕橫流而徑逝。
寧為江海之泥涂兮,安能久見此濁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