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伊朝棟
伊夢昌
伊璠
伊用昌
伊福訥
伊秉綬
伊都禮
伊麟
伍世標(biāo)
伍喬
伍云
伍元勛
伍光瑜
伍鳳文
伍啟泰
伍唐圭
伍嘉猷
伍堣
伍士廉
伍如璧
伍宗儀
伍慶年
伍彌泰
伍彬
伍敬
伍晏
伍服
伍梅城
伍瑞俊
伍瑞隆
精選古詩
寄秦曲靖樹聲
昔游
除夕憶杜詩有作
元旦讀邸鈔輒題其后
人日有懷
為劉幼云編修廷琛題九峰讀書圖
人日詩疊前韻再作一首
孤雁
古詩名句
馬奶渾如酒,傾來慰寂寥
曉到長安嶺,關(guān)城近碧峰
已看紅日上,猶見白云封
戍卒雖嚴(yán)守,行人竟少逢
懷來欣在望,煙樹翠重重
白面羽林郎,陳兵出教場
陣分魚麗市,旗列火云張
豈獨(dú)軍容盛,咸誇武伎良
查古詩
搜索
惜誓
作者:
賈誼
朝代:
漢
惜余年老而日衰兮,歲忽忽而不反。
登蒼天而高舉兮,歷眾山而日遠(yuǎn)。
觀江河之紆曲兮,離四海之沾濡。
攀北極而一息兮,吸沆瀣以充虛
。
飛朱鳥使先驅(qū)兮,駕太一之象輿。
蒼龍蚴虬于左驂兮,白虎騁而為右騑。
建日月以為蓋兮,載玉女于后車。
馳騖于杳冥之中兮,休息虖昆崙之墟。
樂窮極而不厭兮,愿從容虖神明。
涉丹水而駝騁兮,右大夏之遺風(fēng)。
黃鵠之一舉兮,知山川之紆曲。
再舉兮,睹天地之圜方。
臨中國之眾人兮,托回飆乎尚羊。
乃至少原之野兮,赤松王喬皆在旁。
二子擁瑟而調(diào)均兮,余因稱乎清商。
澹然而自樂兮,吸眾氣而翱翔。
念我長生而久仙兮,不如反余之故鄉(xiāng)。
黃鵠后時(shí)而寄處兮,鴟梟群而制之。
神龍失水而陸居兮,為螻蟻之所裁。
夫黃鵠神龍猶如此兮,況賢者之逢亂世哉!壽冉冉而日衰兮,固儃回而不息。
俗流從而不止兮,眾枉聚而矯直。
或偷合而茍進(jìn)兮,或隱居而深藏。
苦稱量之不審兮,同權(quán)槩而就衡。
或推移而茍容兮,或直言之諤謣。
傷誠是之不察兮,并紉茅絲以為索。
方世俗之幽昏兮,眩白黑之美惡。
放山淵之龜玉兮,相與貴夫礫石。
梅伯?dāng)?shù)諫而至醢兮,來革順志而用國。
悲仁人之盡節(jié)兮,反為小人之所賊。
比干忠諫而剖心兮,箕子被發(fā)而佯狂。
水背流而源竭兮,木去根而不長。
非重軀以慮難兮,惜傷身之無功。
已矣哉!獨(dú)不見夫鸞鳳之高翔兮,乃集大皇之壄。
循四極而回周兮,見盛德而后下。
彼圣人之神德兮,遠(yuǎn)濁世而自藏。
使麒麟可得羈而系兮,又何以異虖犬羊?
詩句欣賞
MORE+
倦鳥知何托,惟思返故林
出處:
過衡陽聞競渡聲
作者:
黃公輔
朝代:
明
蹊路盤紆小,行人淩樹杪
出處:
將至永興
作者:
黃公輔
朝代:
明
翻來麥浪輕,啼去烏聲老
出處:
將至永興
作者:
黃公輔
朝代:
明
雨歇度斜陽,霞舒籠碧草
出處:
將至永興
作者:
黃公輔
朝代:
明
相將到永城,夫仆趨前道
出處:
將至永興
作者:
黃公輔
朝代:
明
天涯浪跡未能閑,每陟崔嵬山又山
出處:
到宜章
作者:
黃公輔
朝代:
明
日月消磨雙馬足,鬢須玩弄一皤顏
出處:
到宜章
作者:
黃公輔
朝代:
明
朝朝暮暮催行急,雨雨風(fēng)風(fēng)苦路難
出處:
到宜章
作者:
黃公輔
朝代:
明
才到宜城家漸近,夢魂先已度鄉(xiāng)關(guān)
出處:
到宜章
作者:
黃公輔
朝代:
明
微雨點(diǎn)苔斑,放舟淺碧灣
出處:
宜章舟行
作者:
黃公輔
朝代:
明
乘流人坐穩(wěn),輕棹水潺湲
出處:
宜章舟行
作者:
黃公輔
朝代:
明
樹色侵篷綠,蟬聲夾岸間
出處:
宜章舟行
作者:
黃公輔
朝代:
明
回頭一引望,已過幾重山
出處:
宜章舟行
作者:
黃公輔
朝代:
明
歸心計(jì)日九回腸,急棹遠(yuǎn)瀧到樂昌
出處:
樂昌發(fā)舟
作者:
黃公輔
朝代:
明
回首楚天云漠漠,喜看越嶺樹蒼蒼
出處:
樂昌發(fā)舟
作者:
黃公輔
朝代:
明
也知兒女勤相望,況有旅情不遄飏
出處:
樂昌發(fā)舟
作者:
黃公輔
朝代:
明
侵曉解維乘舶趠,順風(fēng)去處是吾鄉(xiāng)
出處:
樂昌發(fā)舟
作者:
黃公輔
朝代:
明
白雨狂風(fēng)五月天,須臾霽色復(fù)依然
出處:
清溪舟行驟雨即晴
作者:
黃公輔
朝代:
明
鷓鴣隔隴啼聲晚,一派河流送客船
出處:
清溪舟行驟雨即晴
作者:
黃公輔
朝代:
明
青溪風(fēng)靜碧涵天,明月穿篷伴夜眠
出處:
龍頭營夜泊步唐韻
作者:
黃公輔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登蒼天而高舉兮,歷眾山而日遠(yuǎn)。
觀江河之紆曲兮,離四海之沾濡。
攀北極而一息兮,吸沆瀣以充虛。
飛朱鳥使先驅(qū)兮,駕太一之象輿。
蒼龍蚴虬于左驂兮,白虎騁而為右騑。
建日月以為蓋兮,載玉女于后車。
馳騖于杳冥之中兮,休息虖昆崙之墟。
樂窮極而不厭兮,愿從容虖神明。
涉丹水而駝騁兮,右大夏之遺風(fēng)。
黃鵠之一舉兮,知山川之紆曲。
再舉兮,睹天地之圜方。
臨中國之眾人兮,托回飆乎尚羊。
乃至少原之野兮,赤松王喬皆在旁。
二子擁瑟而調(diào)均兮,余因稱乎清商。
澹然而自樂兮,吸眾氣而翱翔。
念我長生而久仙兮,不如反余之故鄉(xiāng)。
黃鵠后時(shí)而寄處兮,鴟梟群而制之。
神龍失水而陸居兮,為螻蟻之所裁。
夫黃鵠神龍猶如此兮,況賢者之逢亂世哉!壽冉冉而日衰兮,固儃回而不息。
俗流從而不止兮,眾枉聚而矯直。
或偷合而茍進(jìn)兮,或隱居而深藏。
苦稱量之不審兮,同權(quán)槩而就衡。
或推移而茍容兮,或直言之諤謣。
傷誠是之不察兮,并紉茅絲以為索。
方世俗之幽昏兮,眩白黑之美惡。
放山淵之龜玉兮,相與貴夫礫石。
梅伯?dāng)?shù)諫而至醢兮,來革順志而用國。
悲仁人之盡節(jié)兮,反為小人之所賊。
比干忠諫而剖心兮,箕子被發(fā)而佯狂。
水背流而源竭兮,木去根而不長。
非重軀以慮難兮,惜傷身之無功。
已矣哉!獨(dú)不見夫鸞鳳之高翔兮,乃集大皇之壄。
循四極而回周兮,見盛德而后下。
彼圣人之神德兮,遠(yuǎn)濁世而自藏。
使麒麟可得羈而系兮,又何以異虖犬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