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祝泉
祝百五
祝百十
祝祺
祝禹圭
祝穆
祝簡
祝純嘏
祝維誥
祝蕃
祝譽彬
祝道樁
祝欽明
祝鑄
祝陛蕓
祝顥
神一
神宗顯皇帝
神贊
神迥
神穎
祩宏
禪一
禪僧
禪峰
福臨
福喜
福存
福州僧
福州幕官
精選古詩
代仍六弟吊程貢元
同滕推游朱緋堂二首
挽外舅二首
捧硯姬空翠二首
挽妹婿汪汻四首
次韻蜀人李施州芾端午
大行皇帝挽詞五首
允杰侄以詩來卒章和予生孫次韻一百首今存四
古詩名句
沖漠際無極,列宿羅青冥
夜深向晦息,始聞風(fēng)雨聲
宜春臺上還春望,山水南來眼未嘗
卻笑韓公亦多事,更從南浦羨滕王
臺名何事只宜春,山色無時不可人
不用煙花費妝點,盡教刊落盡嶙峋
持修江藻拜祠前,正是春風(fēng)欲暮天
童冠盡多歸詠興,城南兼說有溫泉
查古詩
搜索
敦煌石窟歌
作者:
邱登成
朝代:
當代
莫高千窟列鳴沙,崖壁紛披五色霞。
胡楊翠蔭閣道外,九層樓接日光華。
疇昔天漢飛云鵠,鑿空絲路連天竺。
西土釋教輾轉(zhuǎn)來,佛陀菩薩盡端穆。
流風(fēng)衍曼匯斯地,沙門樂僔悉精義。
建元二年至沙嶺,依山開洞為窟寺。
佛光飆舉欲掞天,踵事增華相追攀。
鳩工匠心同造化,絢然斑彩出瑯?gòu)帧?br>五涼典式法西域,唐風(fēng)獵獵飏飛仙。
千佛弘宣眾妙該,梵音裊裊滌靈臺。
詎知元明沉埋后,萬古黃沙掃不開。
佛法無邊天地小,洞開忽見連城寶。
寇盜紛紛來覬覦,藏經(jīng)捆載知多少。
爰叟亦此長研摩,忘情剝離揮汗多。
摹成壁畫驚宇內(nèi),是非今日更云何
。
其時上國猶泱泱,祗無一軌繼三唐。
我佇石室百感生,于嗟桑海心茫茫。
詩句欣賞
MORE+
不求脫穎聲譽隆,恍兮惚兮亡是公
出處:
戊子夏末,偕俞律詩兄四游匡廬,予先作《廬山鐵船峰歌》,其后二人往復(fù)次韻、倒疊前韻各三首,合為十二首,頗擬梓之自娛兼博同道一笑。時予已才盡,而俞兄詩思方如陸海潘江,滾滾滔滔,不可止遏,旋又首倡《廬山五老峰歌四十韻》,句句皆葉一東、二冬韻部中字,次韻之難可知。然予二人向不肯獨樂其樂,因追塵于后,工拙則非所計矣
作者:
常國武
朝代:
近現(xiàn)代
塵世險巘何重重,人生駒隙何匆匆
出處:
戊子夏末,偕俞律詩兄四游匡廬,予先作《廬山鐵船峰歌》,其后二人往復(fù)次韻、倒疊前韻各三首,合為十二首,頗擬梓之自娛兼博同道一笑。時予已才盡,而俞兄詩思方如陸海潘江,滾滾滔滔,不可止遏,旋又首倡《廬山五老峰歌四十韻》,句句皆葉一東、二冬韻部中字,次韻之難可知。然予二人向不肯獨樂其樂,因追塵于后,工拙則非所計矣
作者:
常國武
朝代:
近現(xiàn)代
常恨此心常倥侗,碌碌書劍總難工
出處:
戊子夏末,偕俞律詩兄四游匡廬,予先作《廬山鐵船峰歌》,其后二人往復(fù)次韻、倒疊前韻各三首,合為十二首,頗擬梓之自娛兼博同道一笑。時予已才盡,而俞兄詩思方如陸海潘江,滾滾滔滔,不可止遏,旋又首倡《廬山五老峰歌四十韻》,句句皆葉一東、二冬韻部中字,次韻之難可知。然予二人向不肯獨樂其樂,因追塵于后,工拙則非所計矣
作者:
常國武
朝代:
近現(xiàn)代
百年得毋草木同,辜負頭顱知音逢
出處:
戊子夏末,偕俞律詩兄四游匡廬,予先作《廬山鐵船峰歌》,其后二人往復(fù)次韻、倒疊前韻各三首,合為十二首,頗擬梓之自娛兼博同道一笑。時予已才盡,而俞兄詩思方如陸海潘江,滾滾滔滔,不可止遏,旋又首倡《廬山五老峰歌四十韻》,句句皆葉一東、二冬韻部中字,次韻之難可知。然予二人向不肯獨樂其樂,因追塵于后,工拙則非所計矣
作者:
常國武
朝代:
近現(xiàn)代
卻惟一事稱豪雄,匡岳九上擁青蔥
出處:
戊子夏末,偕俞律詩兄四游匡廬,予先作《廬山鐵船峰歌》,其后二人往復(fù)次韻、倒疊前韻各三首,合為十二首,頗擬梓之自娛兼博同道一笑。時予已才盡,而俞兄詩思方如陸海潘江,滾滾滔滔,不可止遏,旋又首倡《廬山五老峰歌四十韻》,句句皆葉一東、二冬韻部中字,次韻之難可知。然予二人向不肯獨樂其樂,因追塵于后,工拙則非所計矣
作者:
常國武
朝代:
近現(xiàn)代
奧府初探五老蹤,將見未見心忡忡
出處:
戊子夏末,偕俞律詩兄四游匡廬,予先作《廬山鐵船峰歌》,其后二人往復(fù)次韻、倒疊前韻各三首,合為十二首,頗擬梓之自娛兼博同道一笑。時予已才盡,而俞兄詩思方如陸海潘江,滾滾滔滔,不可止遏,旋又首倡《廬山五老峰歌四十韻》,句句皆葉一東、二冬韻部中字,次韻之難可知。然予二人向不肯獨樂其樂,因追塵于后,工拙則非所計矣
作者:
常國武
朝代:
近現(xiàn)代
迎乎拒乎憑渠儂,但了宿想酬深衷
出處:
戊子夏末,偕俞律詩兄四游匡廬,予先作《廬山鐵船峰歌》,其后二人往復(fù)次韻、倒疊前韻各三首,合為十二首,頗擬梓之自娛兼博同道一笑。時予已才盡,而俞兄詩思方如陸海潘江,滾滾滔滔,不可止遏,旋又首倡《廬山五老峰歌四十韻》,句句皆葉一東、二冬韻部中字,次韻之難可知。然予二人向不肯獨樂其樂,因追塵于后,工拙則非所計矣
作者:
常國武
朝代:
近現(xiàn)代
匝山煙云飄飛蓬,屢蹶屢陟漸升崇
出處:
戊子夏末,偕俞律詩兄四游匡廬,予先作《廬山鐵船峰歌》,其后二人往復(fù)次韻、倒疊前韻各三首,合為十二首,頗擬梓之自娛兼博同道一笑。時予已才盡,而俞兄詩思方如陸海潘江,滾滾滔滔,不可止遏,旋又首倡《廬山五老峰歌四十韻》,句句皆葉一東、二冬韻部中字,次韻之難可知。然予二人向不肯獨樂其樂,因追塵于后,工拙則非所計矣
作者:
常國武
朝代:
近現(xiàn)代
聞道極頂天梯通,賈勇悉仗心悾悾
出處:
戊子夏末,偕俞律詩兄四游匡廬,予先作《廬山鐵船峰歌》,其后二人往復(fù)次韻、倒疊前韻各三首,合為十二首,頗擬梓之自娛兼博同道一笑。時予已才盡,而俞兄詩思方如陸海潘江,滾滾滔滔,不可止遏,旋又首倡《廬山五老峰歌四十韻》,句句皆葉一東、二冬韻部中字,次韻之難可知。然予二人向不肯獨樂其樂,因追塵于后,工拙則非所計矣
作者:
常國武
朝代:
近現(xiàn)代
諸老倘喜足音跫,愿言肅客揖碧空
出處:
戊子夏末,偕俞律詩兄四游匡廬,予先作《廬山鐵船峰歌》,其后二人往復(fù)次韻、倒疊前韻各三首,合為十二首,頗擬梓之自娛兼博同道一笑。時予已才盡,而俞兄詩思方如陸海潘江,滾滾滔滔,不可止遏,旋又首倡《廬山五老峰歌四十韻》,句句皆葉一東、二冬韻部中字,次韻之難可知。然予二人向不肯獨樂其樂,因追塵于后,工拙則非所計矣
作者:
常國武
朝代:
近現(xiàn)代
我雖大千一沙蟲,夙懷壯志據(jù)要沖
出處:
戊子夏末,偕俞律詩兄四游匡廬,予先作《廬山鐵船峰歌》,其后二人往復(fù)次韻、倒疊前韻各三首,合為十二首,頗擬梓之自娛兼博同道一笑。時予已才盡,而俞兄詩思方如陸海潘江,滾滾滔滔,不可止遏,旋又首倡《廬山五老峰歌四十韻》,句句皆葉一東、二冬韻部中字,次韻之難可知。然予二人向不肯獨樂其樂,因追塵于后,工拙則非所計矣
作者:
常國武
朝代:
近現(xiàn)代
他年縱使終平庸,亦當人窮志不窮
出處:
戊子夏末,偕俞律詩兄四游匡廬,予先作《廬山鐵船峰歌》,其后二人往復(fù)次韻、倒疊前韻各三首,合為十二首,頗擬梓之自娛兼博同道一笑。時予已才盡,而俞兄詩思方如陸海潘江,滾滾滔滔,不可止遏,旋又首倡《廬山五老峰歌四十韻》,句句皆葉一東、二冬韻部中字,次韻之難可知。然予二人向不肯獨樂其樂,因追塵于后,工拙則非所計矣
作者:
常國武
朝代:
近現(xiàn)代
若許豁蒙太虛宮,百拜師禮五仙翁
出處:
戊子夏末,偕俞律詩兄四游匡廬,予先作《廬山鐵船峰歌》,其后二人往復(fù)次韻、倒疊前韻各三首,合為十二首,頗擬梓之自娛兼博同道一笑。時予已才盡,而俞兄詩思方如陸海潘江,滾滾滔滔,不可止遏,旋又首倡《廬山五老峰歌四十韻》,句句皆葉一東、二冬韻部中字,次韻之難可知。然予二人向不肯獨樂其樂,因追塵于后,工拙則非所計矣
作者:
常國武
朝代:
近現(xiàn)代
九轉(zhuǎn)丹成曾冰融,回看人間無高峰
出處:
戊子夏末,偕俞律詩兄四游匡廬,予先作《廬山鐵船峰歌》,其后二人往復(fù)次韻、倒疊前韻各三首,合為十二首,頗擬梓之自娛兼博同道一笑。時予已才盡,而俞兄詩思方如陸海潘江,滾滾滔滔,不可止遏,旋又首倡《廬山五老峰歌四十韻》,句句皆葉一東、二冬韻部中字,次韻之難可知。然予二人向不肯獨樂其樂,因追塵于后,工拙則非所計矣
作者:
常國武
朝代:
近現(xiàn)代
喘月吳牛攀極峰,期上巃嵷壘塊融
出處:
次韻之作既成,意猶未竟,因復(fù)援前例先倒疊一首呈俞律詩兄粲正。末二句借用司空圖、李賀成句自高身價,大言而已,一笑可也
作者:
常國武
朝代:
近現(xiàn)代
肅客不見五仙翁,人道翁駐三清宮,拜謁無計碧落窮
出處:
次韻之作既成,意猶未竟,因復(fù)援前例先倒疊一首呈俞律詩兄粲正。末二句借用司空圖、李賀成句自高身價,大言而已,一笑可也
作者:
常國武
朝代:
近現(xiàn)代
嗒然今生終平庸,敢云壯志據(jù)要沖
出處:
次韻之作既成,意猶未竟,因復(fù)援前例先倒疊一首呈俞律詩兄粲正。末二句借用司空圖、李賀成句自高身價,大言而已,一笑可也
作者:
常國武
朝代:
近現(xiàn)代
翻思此身一秋蟲,一切妄念總成空
出處:
次韻之作既成,意猶未竟,因復(fù)援前例先倒疊一首呈俞律詩兄粲正。末二句借用司空圖、李賀成句自高身價,大言而已,一笑可也
作者:
常國武
朝代:
近現(xiàn)代
空谷足音雖跫跫,方寸心微縱悾悾,可奈音訊不可通,杖屐莫非虛陟崇
出處:
次韻之作既成,意猶未竟,因復(fù)援前例先倒疊一首呈俞律詩兄粲正。末二句借用司空圖、李賀成句自高身價,大言而已,一笑可也
作者:
常國武
朝代:
近現(xiàn)代
因嘆身世類轉(zhuǎn)蓬,何人洞知予深衷
出處:
次韻之作既成,意猶未竟,因復(fù)援前例先倒疊一首呈俞律詩兄粲正。末二句借用司空圖、李賀成句自高身價,大言而已,一笑可也
作者:
常國武
朝代:
近現(xiàn)代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胡楊翠蔭閣道外,九層樓接日光華。
疇昔天漢飛云鵠,鑿空絲路連天竺。
西土釋教輾轉(zhuǎn)來,佛陀菩薩盡端穆。
流風(fēng)衍曼匯斯地,沙門樂僔悉精義。
建元二年至沙嶺,依山開洞為窟寺。
佛光飆舉欲掞天,踵事增華相追攀。
鳩工匠心同造化,絢然斑彩出瑯?gòu)帧?br>五涼典式法西域,唐風(fēng)獵獵飏飛仙。
千佛弘宣眾妙該,梵音裊裊滌靈臺。
詎知元明沉埋后,萬古黃沙掃不開。
佛法無邊天地小,洞開忽見連城寶。
寇盜紛紛來覬覦,藏經(jīng)捆載知多少。
爰叟亦此長研摩,忘情剝離揮汗多。
摹成壁畫驚宇內(nèi),是非今日更云何。
其時上國猶泱泱,祗無一軌繼三唐。
我佇石室百感生,于嗟桑海心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