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常雅
常青岳
常非月
常顓孫
干寶
干建邦
干文傳
平圣臺(tái)
平天祐
平恕
平顯
平曾
平步青
平泰
年羹堯
幸元龍
幸夤遜
幻廬
幻夢
幼卿
幼朔
廣利寺僧
廣利王女
廣印
廣原
廣宣
廣州部人
廣徹
廣德
廣濟(jì)
精選古詩
贈(zèng)堅(jiān)上人
贈(zèng)李廷吉知縣
贈(zèng)浮屠有則
贈(zèng)浮屠勤上人
贈(zèng)筆工柳之庠
贈(zèng)淮西運(yùn)干徐伯遠(yuǎn)
贈(zèng)曾桑中彈琴
贈(zèng)蓑衣道人
古詩名句
廟謨已定義師出,電掃齊城不終日
恥已雪,功垂成,君王忽逐神仙行
后王信間輕易置,樂君納履全高義
三軍解體從此始,荒臺(tái)寂寞秋風(fēng)起
我今送行人,過此金臺(tái)下
懷古復(fù)長思,持杯仍駐馬
駐馬送君歌我詩,羨君才學(xué)尤清奇
推誠輔主當(dāng)及時(shí),銘功鐘鼎誠所宜
查古詩
搜索
貞女行
作者:
彭玉麟
朝代:
清
衡山深而幽,湘水凈而綠。
山幽何足奇,水凈何足錄。
此中毓秀靈,女貞森樸棫。
馬馮舊朱陳,兒女新如玉。
絲羅結(jié)絲羅,朱繩牢系足。
親友偕歡欣,共道姻緣夙。
公子佳翩翩,文采光離陸。
鸞交已定期,無何乖鳳卜。
二豎忽為災(zāi),阿郎疾危蹙。
修文赴玉樓,紅絲命難續(xù)。
噩耗來女家,父母各瞠目。
女已測知之,趨向膝前伏。
哽咽低致詞,女自知薄福。
雙親為婦心,百身莫能贖。
曾讀《柏舟》篇,毋使歌《黃鵠》。
前聞郎疴沈,女已思之熟。
許女歸始平,百苦甘煢獨(dú)
。
否則不求生,但求命絕速。
闔家苦難言,悲傷慘骨肉。
父信女心堅(jiān),母知女志篤。
唯唯各相應(yīng),女起身反屋。
脫卻錦繡襦,登輿去匆促。
血淚入馮門,即易斬衰服。
父母偕弟昆,奔送多姻族。
慘目最傷心,捧言拜花燭。
觀者千百人,同聲齊一哭。
嗟嗟彼美姝,至情自有屬。
誰說古共姜,今世睹難復(fù)。
誰說勁草無,扶風(fēng)有貞木。
志同金石堅(jiān),從繩不能曲。
心同冰雪清,飛塵不能黷。
鬼神為之欣,天地為之肅。
馮郎木主成,往拜我齋宿。
名教古今尊,理難語流俗。
不吊而往賀,庶幾有感觸。
廣文諸先生,名篇燦綺縠。
黃堂太守賢,彤管揚(yáng)清馥。
御史大中丞,緣情申奏犢。
飛騎達(dá)天庭,褒嘉無愧恧。
綸綍頒煌煌,綽楔豎矗矗。
百年雖苦心,千秋留芳躅。
賢貞自不磨,勁節(jié)誰與角。
青青衡山松,猗猗湘水竹。
詩句欣賞
MORE+
長江千頃一珠浮,祇樹曇花墅色幽
出處:
謁李忠簡公祠
作者:
黃鏊
朝代:
明
初地半分詞客座,春濤雙繞謫仙樓
出處:
謁李忠簡公祠
作者:
黃鏊
朝代:
明
鰲擎砥柱云霄出,鯤化重溟日月悠
出處:
謁李忠簡公祠
作者:
黃鏊
朝代:
明
北斗泰山時(shí)入望,潮回猶未解蘭舟
出處:
謁李忠簡公祠
作者:
黃鏊
朝代:
明
風(fēng)捲元氛海上來,江流疑是漢地灰
出處:
厓山吊古
作者:
黃鏊
朝代:
明
翠華寂寞蛟龍泣,黃屋消沉鳥雀哀
出處:
厓山吊古
作者:
黃鏊
朝代:
明
萬騎忠魂何地散,九重王氣自天開
出處:
厓山吊古
作者:
黃鏊
朝代:
明
不須競逐中原鹿,五百昌期指日回
出處:
厓山吊古
作者:
黃鏊
朝代:
明
仙客青牛早度關(guān),回車即入侍天顏
出處:
浮邱社懷趙太史
作者:
黃鏊
朝代:
明
登龍尚憶聞三昧,窺豹空慚見一斑
出處:
浮邱社懷趙太史
作者:
黃鏊
朝代:
明
云鎖傅巖看雨作,春留葛井有丹還
出處:
浮邱社懷趙太史
作者:
黃鏊
朝代:
明
江湖萬里頻翹首,山斗應(yīng)從夢里攀
出處:
浮邱社懷趙太史
作者:
黃鏊
朝代:
明
何年仙客馭煙霞,祠宇今傳海上家
出處:
奉浮葛二仙入祀朱明館
作者:
黃鏊
朝代:
明
井有珊瑚浮紫氣,人從勾漏負(fù)丹砂
出處:
奉浮葛二仙入祀朱明館
作者:
黃鏊
朝代:
明
春風(fēng)暖入三花樹,夜月光涵五色車
出處:
奉浮葛二仙入祀朱明館
作者:
黃鏊
朝代:
明
悵望羹墻不一笑,叱羊誰自隱金華
出處:
奉浮葛二仙入祀朱明館
作者:
黃鏊
朝代:
明
跨鶴仙人馭紫煙,玉樓西構(gòu)二云邊
出處:
浮邱八景
作者:
黃鏊
朝代:
明
孤騫半倚青藜閣,太乙清輝夜夜燃
出處:
浮邱八景
作者:
黃鏊
朝代:
明
劍佩雙棲紫禁垣,一朝拜命出天門
出處:
浮邱八景
作者:
黃鏊
朝代:
明
沉香亭下東流水,得濯塵纓是主恩
出處:
浮邱八景
作者:
黃鏊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山幽何足奇,水凈何足錄。
此中毓秀靈,女貞森樸棫。
馬馮舊朱陳,兒女新如玉。
絲羅結(jié)絲羅,朱繩牢系足。
親友偕歡欣,共道姻緣夙。
公子佳翩翩,文采光離陸。
鸞交已定期,無何乖鳳卜。
二豎忽為災(zāi),阿郎疾危蹙。
修文赴玉樓,紅絲命難續(xù)。
噩耗來女家,父母各瞠目。
女已測知之,趨向膝前伏。
哽咽低致詞,女自知薄福。
雙親為婦心,百身莫能贖。
曾讀《柏舟》篇,毋使歌《黃鵠》。
前聞郎疴沈,女已思之熟。
許女歸始平,百苦甘煢獨(dú)。
否則不求生,但求命絕速。
闔家苦難言,悲傷慘骨肉。
父信女心堅(jiān),母知女志篤。
唯唯各相應(yīng),女起身反屋。
脫卻錦繡襦,登輿去匆促。
血淚入馮門,即易斬衰服。
父母偕弟昆,奔送多姻族。
慘目最傷心,捧言拜花燭。
觀者千百人,同聲齊一哭。
嗟嗟彼美姝,至情自有屬。
誰說古共姜,今世睹難復(fù)。
誰說勁草無,扶風(fēng)有貞木。
志同金石堅(jiān),從繩不能曲。
心同冰雪清,飛塵不能黷。
鬼神為之欣,天地為之肅。
馮郎木主成,往拜我齋宿。
名教古今尊,理難語流俗。
不吊而往賀,庶幾有感觸。
廣文諸先生,名篇燦綺縠。
黃堂太守賢,彤管揚(yáng)清馥。
御史大中丞,緣情申奏犢。
飛騎達(dá)天庭,褒嘉無愧恧。
綸綍頒煌煌,綽楔豎矗矗。
百年雖苦心,千秋留芳躅。
賢貞自不磨,勁節(jié)誰與角。
青青衡山松,猗猗湘水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