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吳瓘
吳甫三
吳申
吳申李
吳申甫
吳登鴻
吳白
吳白涵
吳百朋
吳百生
吳皇后
吳皎臨
吳益
吳省欽
吳真人
吳瞻泰
吳瞻淇
吳石翁
吳碧
吳禮
吳禮之
吳祖修
吳祖命
吳祥
吳祿貞
吳福
吳秀芳
吳秉信
吳秉機(jī)
吳秉謙
精選古詩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其一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
至日二首其一
至日二首其二
古詩名句
恍疑手扳南斗柄,身登十二璚樓臺
又如親睹釋迦佛,路入雪山高嵂崛
和風(fēng)麗日浩無邊,五色神光互照歘
黃金座上示尊嚴(yán),綠水芙蓉色相兼
或時出定還入定,瑩然銀海涵霜蟾
益知靜默為真法,文字徒廑辭霅霅
青陽一夕到東園,九土根荄悉萌甲
真詮信不在支離,試看腐草光差差
查古詩
搜索
舟過長壽感賦
作者:
姚椿
朝代:
清
嘉慶之三載,孟夏月上旬。
舟行發(fā)巴渝,薄暮瀕江濱。
因思去年冬,此邑遭黃巾。
傳聞意尚惻,何況目睹真。
系纜上岸行,城市皆沈淪。
一山在城西,廟宇黯不新。
不知何王宮,樓觀棲微塵。
棟梁未盡圮,階級猶可循。
劫灰所偶遺,此亦靈光倫。
折行入禹廟,明德昭明禋。
謂當(dāng)食萬年,何意荒荊榛。
內(nèi)有前縣令,坐系經(jīng)年春。
守土棄土走,何以腰垂紳。
諜告反得死,何以謝萬民。
廟前雙桂樹,圍大容轉(zhuǎn)輪。
曾見探丸來,烈焰飛城闉。
我欲從之語,無言獨(dú)含顰。
偶焉遇牙郎,為我瑣細(xì)論。
自云有父兄,同來達(dá)巴岷。
與君為同鄉(xiāng),身亦江南人。
嗟哉為利謀,豈意遭難屯。
先是驚風(fēng)鶴,寇至聞比鄰。
自當(dāng)靜境內(nèi),大義慷慨申。
民心既以安,士氣亦以振。
常時乏備御,臨難猶逡巡。
游偵彼何辜,乃向長流湮。
靜鎮(zhèn)爾豈能,聞賊意則瞋。
城中擊鐘鼓,城外叢棘矜。
此地高踞山,其下為通津。
寇來何坦如,不用設(shè)距堙。
官守死其職,去就民所遵。
縣令倉卒逃,余眾尤私身。
擠排大江中,戢戢為魚鱗。
親戚誰復(fù)知,但聞呼救頻。
縣尉獨(dú)守廨,平日頗寬仁。
賊渠知好官,推磨使之馴
。
愿為厲鬼死,氣結(jié)不復(fù)呻。
元戎率滇師,解園策如神。
首問失城罪,有喙何能伸。
章綬宜在腰,積貯宜在囷。
犴狴宜有囚,庫藏宜有銀。
一一皆自服,縶俟軍事竣。
獨(dú)惜十萬家,一炬胥泯泯。
至今月黑時,野闊飛青磷。
眾者化為少,富者化為貧。
弟行尋其兄,兒啼號其親。
身亦有父兄,欲問無由詢。
孤身客他鄉(xiāng),已矣長含辛。
吾聞此言悲,涕泗橫無因。
蜀中苦兵久,惟有呼昊雯。
作詩紀(jì)姓氏,尉張令則陳。
生者戒守吏,死者勸為臣。
詩句欣賞
MORE+
和鸞望闕復(fù)臨邊,夾道人看氣倍前
出處:
題膚功雅奏圖
作者:
鄧楨
朝代:
明
素鞸已終風(fēng)木恨,黃麻親向穸原宣
出處:
題膚功雅奏圖
作者:
鄧楨
朝代:
明
樞星影近臺三象,卿月光搖尺五天
出處:
題膚功雅奏圖
作者:
鄧楨
朝代:
明
特簡遄從歸沐日,對揚(yáng)恰值建元年
出處:
題膚功雅奏圖
作者:
鄧楨
朝代:
明
冠加廌角峨應(yīng)甚,賜有龍文許自專
出處:
題膚功雅奏圖
作者:
鄧楨
朝代:
明
借箸獨(dú)當(dāng)天下計,折沖隨運(yùn)掌中權(quán)
出處:
題膚功雅奏圖
作者:
鄧楨
朝代:
明
黑衣豈直朝來補(bǔ),朱帝繇茲世共聯(lián)
出處:
題膚功雅奏圖
作者:
鄧楨
朝代:
明
身歷四朝元未老,城如萬里信加堅
出處:
題膚功雅奏圖
作者:
鄧楨
朝代:
明
可知橫草無如此,見說分茒即在焉
出處:
題膚功雅奏圖
作者:
鄧楨
朝代:
明
勒石祇堪標(biāo)懿績,具瞻還為表淩煙
出處:
題膚功雅奏圖
作者:
鄧楨
朝代:
明
登壇今日論誰雄,迅掃彝氛樽俎中
出處:
平黎婺山贈莊參戎
作者:
闕名
朝代:
明
銅柱孤懸煙瘴外,金章新拜璽書隆
出處:
平黎婺山贈莊參戎
作者:
闕名
朝代:
明
春回霧嶺千家雨,劍倚炎方萬谷風(fēng)
出處:
平黎婺山贈莊參戎
作者:
闕名
朝代:
明
更筑睥睨天塹固,燕然勒石頌元功
出處:
平黎婺山贈莊參戎
作者:
闕名
朝代:
明
張公嬰世網(wǎng),久抱煙霞致
出處:
張公洞
作者:
闕名
朝代:
明
于鑠我皇明,奇甸標(biāo)玉旨
出處:
張公洞
作者:
闕名
朝代:
明
卓彼稱先覺,文莊昌其委
出處:
張公洞
作者:
闕名
朝代:
明
后來更數(shù)公,濟(jì)濟(jì)嗣英軌
出處:
張公洞
作者:
闕名
朝代:
明
寥落百馀年,于今無乃是
出處:
張公洞
作者:
闕名
朝代:
明
嘗聞岳降神,申甫同一揆
出處:
張公洞
作者:
闕名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舟行發(fā)巴渝,薄暮瀕江濱。
因思去年冬,此邑遭黃巾。
傳聞意尚惻,何況目睹真。
系纜上岸行,城市皆沈淪。
一山在城西,廟宇黯不新。
不知何王宮,樓觀棲微塵。
棟梁未盡圮,階級猶可循。
劫灰所偶遺,此亦靈光倫。
折行入禹廟,明德昭明禋。
謂當(dāng)食萬年,何意荒荊榛。
內(nèi)有前縣令,坐系經(jīng)年春。
守土棄土走,何以腰垂紳。
諜告反得死,何以謝萬民。
廟前雙桂樹,圍大容轉(zhuǎn)輪。
曾見探丸來,烈焰飛城闉。
我欲從之語,無言獨(dú)含顰。
偶焉遇牙郎,為我瑣細(xì)論。
自云有父兄,同來達(dá)巴岷。
與君為同鄉(xiāng),身亦江南人。
嗟哉為利謀,豈意遭難屯。
先是驚風(fēng)鶴,寇至聞比鄰。
自當(dāng)靜境內(nèi),大義慷慨申。
民心既以安,士氣亦以振。
常時乏備御,臨難猶逡巡。
游偵彼何辜,乃向長流湮。
靜鎮(zhèn)爾豈能,聞賊意則瞋。
城中擊鐘鼓,城外叢棘矜。
此地高踞山,其下為通津。
寇來何坦如,不用設(shè)距堙。
官守死其職,去就民所遵。
縣令倉卒逃,余眾尤私身。
擠排大江中,戢戢為魚鱗。
親戚誰復(fù)知,但聞呼救頻。
縣尉獨(dú)守廨,平日頗寬仁。
賊渠知好官,推磨使之馴。
愿為厲鬼死,氣結(jié)不復(fù)呻。
元戎率滇師,解園策如神。
首問失城罪,有喙何能伸。
章綬宜在腰,積貯宜在囷。
犴狴宜有囚,庫藏宜有銀。
一一皆自服,縶俟軍事竣。
獨(dú)惜十萬家,一炬胥泯泯。
至今月黑時,野闊飛青磷。
眾者化為少,富者化為貧。
弟行尋其兄,兒啼號其親。
身亦有父兄,欲問無由詢。
孤身客他鄉(xiāng),已矣長含辛。
吾聞此言悲,涕泗橫無因。
蜀中苦兵久,惟有呼昊雯。
作詩紀(jì)姓氏,尉張令則陳。
生者戒守吏,死者勸為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