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王與敬
王與能
王與鈞
王世亨
王世寧
王世忠
王世懋
王世昌
王世楨
王世濟
王世琛
王世芳
王世貞
王世賞
王世錦
王丘
王東
王東槐
王嚴
王嚴光
王中
王中孚
王中溎
王中立
王豐之
王臨
王丹林
王丹桂
王為垣
王麗真
精選古詩
虞美人其二
虞美人其七
虞美人其十三
虞美人其十二
虞美人其一
虞美人其三
虞美人其九
虞美人其六
古詩名句
石梁回首寒猶在,獨立松檐卻問誰
海螺絕巘覆洪濛,老眼臨高豁大空
越水東流流不住,楚云西望望無窮
風吹落葉知何處,月到寒宵只此中
欲倚長天青碧碧,一聲鴻雁隔千重
居山只合種山田,豈為無心作俗緣
人事強如千日日,世情薄似一年年
道貧不欠他生債,身病長賒買藥錢
查古詩
搜索
李忠定公印歌用昌黎石鼓歌韻
作者:
方士淦
朝代:
清
忠定李公有遺印,飲生示我屬我歌。
南渡業(yè)已棄淮汴,拈韻誰克希陰何。
印方四面一寸許,字體柳腳兼虞戈。
靖康元年紀敕賜,玉石光澤疇琢磨。
親征行營名號壯,紅泥摹勒宜輕羅。
公之聲望儷趙鼎,立朝豐采咸峨峨。
奈何大廷失其政,權奸盜竊持太阿。
此印直可擬鐵券,寶器定有神鬼呵。
花石朘民民力竭,撫字安得循南訛。
公登進士隸邵武,釋褐曾瞻孔壁蝌。
麟鳳在郊應時瑞,鈞天廣樂鼓靈鼉。
提舉安置屢顛蹶,龜山悵望手無柯。
作相僅能七十日,斜陽返照如織梭。
駭絕魏公出蜚語,此老行事豈委佗。
況復金牌召良將,之水而外僅曹娥。
回首中原半淪喪,傷哉漢廣江之沱。
卻溯我公策仕初,早在政和與宣和。
陳東撾鼓訴公屈,罹辟誰實司其科。
歐陽澈戮倍慘酷,善類澌滅何其多。
和議已成甘忍辱,會見荊棘埋銅駝。
此印無乃竟虛設,三湘八閩勞經(jīng)過。
人生精骨自有限,奚堪既切仍復磋。
尤恨伯彥與潛善,更工讒譖興風波。
公竄南荒不許赦,刑章國典真偏頗。
宵小鬼蜮緣底事,全軀保室匪有佗。
建炎當寧靦人面,用人行政誠媕娿。
遐想我公當此境,抑塞無語空摩挲。
君從何處得此印,助我酒興長吟哦。
好將拓本慎藏弆,譬如名帖珍群鵝。
稽之史傳數(shù)百載,流光瞥去洵剎那。
彼蒼夢夢信難測,獨使賢杰遭坎軻。
公之精爽寄斯印,應懸霄漢凌山河。
題詩愿和石鼓韻,敢云學步翻蹉跎
。
詩句欣賞
MORE+
一聲江笛叫江樓,?斷寒云不知處
出處:
廣陵茱萸灣懷古
作者:
張萱
朝代:
明
廣陵佳麗帝王州,鳳舸龍輿幾度游
出處:
迷樓懷古
作者:
張萱
朝代:
明
往事最憐隋大業(yè),東來天子幸迷樓
出處:
迷樓懷古
作者:
張萱
朝代:
明
迷樓縹緲垂楊市,飛棟浮甍三十里
出處:
迷樓懷古
作者:
張萱
朝代:
明
千門萬戶紛蔽虧,碧海扶桑宛相似
出處:
迷樓懷古
作者:
張萱
朝代:
明
不數(shù)崇霞館,莫擬阿房宮
出處:
迷樓懷古
作者:
張萱
朝代:
明
瑯玕飾榱題,翡翠雕簾櫳
出處:
迷樓懷古
作者:
張萱
朝代:
明
銀臺碧樹杳何許,寶礎方花路幾重
出處:
迷樓懷古
作者:
張萱
朝代:
明
曲曲朱欄金瞰蜿,沉沉綺障玉盤龍
出處:
迷樓懷古
作者:
張萱
朝代:
明
盤龍瞰蜿吹香霧,飛入迷樓不知處
出處:
迷樓懷古
作者:
張萱
朝代:
明
閣道氤氳白晝昏,惟有春風自來去
出處:
迷樓懷古
作者:
張萱
朝代:
明
春風爛熳春日然,不及迷樓春更妍
出處:
迷樓懷古
作者:
張萱
朝代:
明
但愿朱顏傾一國,卻忘玉樹怨當年
出處:
迷樓懷古
作者:
張萱
朝代:
明
水殿裁淫魄,集羽譜旋□
出處:
迷樓懷古
作者:
張萱
朝代:
明
銅龍燒燭膩,金虎蹙紅嫣
出處:
迷樓懷古
作者:
張萱
朝代:
明
萬斛熒熒□照夜,銀河倒捲樓頭瀉
出處:
迷樓懷古
作者:
張萱
朝代:
明
酣香帳底花正眠,含情已望迷樓下
出處:
迷樓懷古
作者:
張萱
朝代:
明
徵書夜夜下昭陽,紫髯郎將促新妝
出處:
迷樓懷古
作者:
張萱
朝代:
明
民間有女不敢嫁,娥眉婉轉(zhuǎn)待君王
出處:
迷樓懷古
作者:
張萱
朝代:
明
君王歌舞美韶華,掃天紅粉凌朝霞
出處:
迷樓懷古
作者:
張萱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南渡業(yè)已棄淮汴,拈韻誰克希陰何。
印方四面一寸許,字體柳腳兼虞戈。
靖康元年紀敕賜,玉石光澤疇琢磨。
親征行營名號壯,紅泥摹勒宜輕羅。
公之聲望儷趙鼎,立朝豐采咸峨峨。
奈何大廷失其政,權奸盜竊持太阿。
此印直可擬鐵券,寶器定有神鬼呵。
花石朘民民力竭,撫字安得循南訛。
公登進士隸邵武,釋褐曾瞻孔壁蝌。
麟鳳在郊應時瑞,鈞天廣樂鼓靈鼉。
提舉安置屢顛蹶,龜山悵望手無柯。
作相僅能七十日,斜陽返照如織梭。
駭絕魏公出蜚語,此老行事豈委佗。
況復金牌召良將,之水而外僅曹娥。
回首中原半淪喪,傷哉漢廣江之沱。
卻溯我公策仕初,早在政和與宣和。
陳東撾鼓訴公屈,罹辟誰實司其科。
歐陽澈戮倍慘酷,善類澌滅何其多。
和議已成甘忍辱,會見荊棘埋銅駝。
此印無乃竟虛設,三湘八閩勞經(jīng)過。
人生精骨自有限,奚堪既切仍復磋。
尤恨伯彥與潛善,更工讒譖興風波。
公竄南荒不許赦,刑章國典真偏頗。
宵小鬼蜮緣底事,全軀保室匪有佗。
建炎當寧靦人面,用人行政誠媕娿。
遐想我公當此境,抑塞無語空摩挲。
君從何處得此印,助我酒興長吟哦。
好將拓本慎藏弆,譬如名帖珍群鵝。
稽之史傳數(shù)百載,流光瞥去洵剎那。
彼蒼夢夢信難測,獨使賢杰遭坎軻。
公之精爽寄斯印,應懸霄漢凌山河。
題詩愿和石鼓韻,敢云學步翻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