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何稱
何籌齋
何籀
何絜
何約
何纮
何紹基
何繹
何經(jīng)愉
何絳
何繼高
何維柏
何維棣
何維椅
何維翰
何維進
何群
何耕
何胤
何胥
何致
何致中
何舟
何良俊
何芝鳳
何若
何若瓊
何若瑤
何若谷
何英
精選古詩
次胡萬山韻荅陳祠部
題沈宗文竹梧軒
送俞知縣嘉言之魯山
送友之官
送李給事中行恕服闋之京師
五日次萬山韻
景辰張先生校文福建歸林公崇高畫閩溪放棹圖賦詩其上以餞因次韻就題
松齋為玉峰秀上人賦
古詩名句
刑馀不惜王公險,獻與青絲白馬郎
黃水河西草接天,蒼茫不見有人煙
揚鞭日暮爭飛鳥,望斷孤城雨雪邊
舞盡春風萬萬條,白花飛送馬蹄遙
如何只見人離別,歲歲年年此灞橋
雁門八月無鴻雁,避雪羅浮去不違
我憶羅浮有慈母,夢魂先逐雁南飛
紅顏三載老風沙,處處人憐白鼻騧
查古詩
搜索
河津觀龍門歌
作者:
馮敏昌
朝代:
清
驚濤殷地聲如雷,瀕河路折聽喧豗。
連天煙霧不知數(shù),西望一氣連峰開。
峰如連牛亦奇哉,豈謂河自峰腰來。
騎危路轉(zhuǎn)峰還回,地窮轉(zhuǎn)石蹶斯下,天成巨闬高何嵬
。
仰看鐵壁形如隤,俯積云氣容如灰。
想像昆侖萬里導源至此偪拶不得出,豐隆列缺乃驅(qū)應龍畫地鼓翼掉尾揚其頦。
厓開巘豁奚遲回,山口一石門還閡。
誰令千丈勢忽斷,真見當時指麾萬眾雷輥電激轟鉗錘。
河流怒噴風回埃,建瓴一瀉無垠垓。
長瀾千里更東下,高掌萬仞從西摧。
吁嗟神功安可能,云雷合賴經(jīng)綸才。
試觀千秋萬古山童水不竭,于中禹跡令人慨想心徘徊。
山前古廟臨危臺,降神拜奠傾云罍。
云松繞屋鳴作籟,龍蛇滿壁昏成煤。
一從灑澹諸沈災,何意逝水還相催。
淇園竹竿下不盡,宣房瓠子空悲哀。
我愿元氣深滋培,權衡迭運兼公臺。
濟川舟喜盛世見,清河頌許詩人裁。
詩句欣賞
MORE+
良緣彩鳳雙飛翼,慧業(yè)靈犀一點通
出處: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
作者:
曾國藩
朝代:
清
典郡四旬書上考,闔門八口祀昭忠
出處: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
作者:
曾國藩
朝代:
清
災祥誰識天公意,休向西風泣路窮
出處: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
作者:
曾國藩
朝代:
清
江雪湖波路幾千,壺頭歸葬事堪憐
出處: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
作者:
曾國藩
朝代:
清
鑄金叩叩終何益?理玉深深不計年
出處: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
作者:
曾國藩
朝代:
清
夜月一鉤涼蕙帳,春風十萬散榆錢
出處: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
作者:
曾國藩
朝代:
清
神靈甲馬如相助,莫造愁人嘆逝川
出處: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
作者:
曾國藩
朝代:
清
潯陽江水接天長,良將新詞皎雪霜
出處: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
作者:
曾國藩
朝代:
清
半壁東南支柱石,數(shù)州立女薦馨香
出處: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
作者:
曾國藩
朝代:
清
竟無音壽追克國,猶有嘉名配武鄉(xiāng)
出處: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
作者:
曾國藩
朝代:
清
匹馬寸金都謝絕,三明何必數(shù)西涼!
出處: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
作者:
曾國藩
朝代:
清
山縣寒儒守一經(jīng),出山姓字各芳馨
出處: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
作者:
曾國藩
朝代:
清
要令天下銷兵氣,爭說湘中聚德星
出處: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
作者:
曾國藩
朝代:
清
舊雨三年精化碧,孤燈五夜眼常青
出處: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
作者:
曾國藩
朝代:
清
書生自有平成量,地脈何曾獨效靈!
出處: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
作者:
曾國藩
朝代:
清
鶴原橫霣第三人,鶴唳華亭不復春
出處: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
作者:
曾國藩
朝代:
清
先軫歸元何日是?虞翻相骨本來貧
出處: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
作者:
曾國藩
朝代:
清
科名久滯青云路,身手難扶赤日輪
出處: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
作者:
曾國藩
朝代:
清
十二萬年香不滅,從渠搗麝作灰塵
出處: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
作者:
曾國藩
朝代:
清
滄海橫流澤有鴻,微生獨出一當熊
出處: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
作者:
曾國藩
朝代:
清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連天煙霧不知數(shù),西望一氣連峰開。
峰如連牛亦奇哉,豈謂河自峰腰來。
騎危路轉(zhuǎn)峰還回,地窮轉(zhuǎn)石蹶斯下,天成巨闬高何嵬。
仰看鐵壁形如隤,俯積云氣容如灰。
想像昆侖萬里導源至此偪拶不得出,豐隆列缺乃驅(qū)應龍畫地鼓翼掉尾揚其頦。
厓開巘豁奚遲回,山口一石門還閡。
誰令千丈勢忽斷,真見當時指麾萬眾雷輥電激轟鉗錘。
河流怒噴風回埃,建瓴一瀉無垠垓。
長瀾千里更東下,高掌萬仞從西摧。
吁嗟神功安可能,云雷合賴經(jīng)綸才。
試觀千秋萬古山童水不竭,于中禹跡令人慨想心徘徊。
山前古廟臨危臺,降神拜奠傾云罍。
云松繞屋鳴作籟,龍蛇滿壁昏成煤。
一從灑澹諸沈災,何意逝水還相催。
淇園竹竿下不盡,宣房瓠子空悲哀。
我愿元氣深滋培,權衡迭運兼公臺。
濟川舟喜盛世見,清河頌許詩人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