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李志全
李志宏
李志甫
李忠鯁
李忱
李念茲
李念慈
李懷遠
李思悅
李思聰
李思衍
李怤
李性源
李恒
李恩祥
李恭
李恰
李愷
李悌謙
李惟
李惟德
李惠源
李惺
李愿
李慈銘
李慎修
李慎溶
李慎言
李憕
李懋
精選古詩
擬張九齡詠燕
擬李益竹窗聞風寄苗發(fā)司空曙
李廷老祠部寄荊柑子
李廷臣通判蔡州
李審言歸鄭州
李審言將歸河陽值雪遺金波酒
李尚書挽詞二首其二
李尚書挽詞二首其一
古詩名句
陟彼千華巔,坐賞云林幽
九蓮生易象,華表矗崇丘
鶴鳴動于野,客思長悠悠
可以呼朗月,遙目向海陬
潛穎謝塵鞅,開襟對良儔
文事壺中論,清風座上留
如何一念間,吹夢返蜀州
胡不聆高談,關(guān)山成阻修
查古詩
搜索
贖歸引
作者:
劉大紳
朝代:
清
出關(guān)何年無,入關(guān)亦時有。
誰知七品郎官歸,贖自兩縣百姓手。
官視百姓如仇仇,百姓視官豈父母。
云何兩縣風氣殊,謫戍其官引為咎。
或咀于社或祝神,或聚而哭或狂走。
或欲慷慨三公陳,或欲匍匐九閽叩。
其小人曰必歸公,公不即歸我顏厚。
其君子曰必歸公,公之歸也義不茍。
方今天子真圣人,仁孝聰明本天牖。
公有祖母年及耄,公有母氏亦多壽。
若公之子以情聞,公不當歸眾人后。
鍰贖之說古有之,國典公誼兩無負。
龜卜筮卜卜吉同,眾乃唯唯不否否。
青錢早信輸乞兒,白璧不煩待良友。
風霜奔走皮膚皴,道路哀號面目丑。
萬千人心同一心,長安市上嘆未有。
春風策馬居庸還,關(guān)內(nèi)依依曳楊柳。
繪圖題句盈篋笥,其榮乃與使相耦。
回首一官值幾何,天之玉成意非偶。
于今歸來月八九,處處家家進雞酒。
深閨兒女無所知,往事言之尚疾首。
自愧無德何以堪,作此詩焉志永久
。
誰與兩縣新城曹,誰與贖者一窮叟。
詩句欣賞
MORE+
既清貴溪流,復(fù)浚練江曲
出處:
瑞蓮詩贈李子才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勛名在朝堂,暫此淹驥足
出處:
瑞蓮詩贈李子才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誰當獻斯歌,預(yù)擬汗青錄
出處:
瑞蓮詩贈李子才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濛濛煙霧姿,靄靄山嵐影
出處:
題姚智伯仲凝霏軒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氤氳盈太虛,伊誰為收領(lǐng)
出處:
題姚智伯仲凝霏軒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高人搆層軒,斂此微茫景
出處:
題姚智伯仲凝霏軒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霏集琴書潤,氣侵衣裳冷
出處:
題姚智伯仲凝霏軒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花霧融春云,林氣掩秋鏡
出處:
題姚智伯仲凝霏軒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已識軒中人,欲寫軒中勝
出處:
題姚智伯仲凝霏軒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琳瑯詩滿編,撫卷發(fā)深省
出處:
題姚智伯仲凝霏軒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溪行足佳興,草樹煙中稠
出處:
題杜休寧溪行圖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天光蕩林莽,石棱見長洲
出處:
題杜休寧溪行圖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憶昔越中行,逸趣甘林丘
出處:
題杜休寧溪行圖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豈謂靖節(jié)翁,亦有彭澤游
出處:
題杜休寧溪行圖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府帖日夜下,催徵無時休
出處:
題杜休寧溪行圖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邦本既已寧,民瘼誰當求
出處:
題杜休寧溪行圖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感此發(fā)長吟,擊楫臨中流
出處:
題杜休寧溪行圖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何當獻斯圖,一解蒼生憂
出處:
題杜休寧溪行圖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維南有祥鳳,文采華羽翰
出處:
江孟思求題季弟歙教諭季用挽章卷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好音鳴朝陽,來集紫陽泮
出處:
江孟思求題季弟歙教諭季用挽章卷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誰知七品郎官歸,贖自兩縣百姓手。
官視百姓如仇仇,百姓視官豈父母。
云何兩縣風氣殊,謫戍其官引為咎。
或咀于社或祝神,或聚而哭或狂走。
或欲慷慨三公陳,或欲匍匐九閽叩。
其小人曰必歸公,公不即歸我顏厚。
其君子曰必歸公,公之歸也義不茍。
方今天子真圣人,仁孝聰明本天牖。
公有祖母年及耄,公有母氏亦多壽。
若公之子以情聞,公不當歸眾人后。
鍰贖之說古有之,國典公誼兩無負。
龜卜筮卜卜吉同,眾乃唯唯不否否。
青錢早信輸乞兒,白璧不煩待良友。
風霜奔走皮膚皴,道路哀號面目丑。
萬千人心同一心,長安市上嘆未有。
春風策馬居庸還,關(guān)內(nèi)依依曳楊柳。
繪圖題句盈篋笥,其榮乃與使相耦。
回首一官值幾何,天之玉成意非偶。
于今歸來月八九,處處家家進雞酒。
深閨兒女無所知,往事言之尚疾首。
自愧無德何以堪,作此詩焉志永久。
誰與兩縣新城曹,誰與贖者一窮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