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劉乙
劉云
劉云瓊
劉云甫
劉云震
劉云鵠
劉人熙
劉仁本
劉仁父
劉介齡
劉從益
劉仔肩
劉仕亨
劉仕龍
劉仙倫
劉令右
劉令嫻
劉以化
劉儀鳳
劉儀恕
劉仲堪
劉仲尹
劉仲玫
劉仲行
劉仲訥
劉仲達
劉傳任
劉伯堅
劉伯塤
劉伯琛
精選古詩
秋日園居
初冬即事
沙湖晚歸
歲暮即事
冬夜苦寒
憶己卯重游武林
莘兒調(diào)澄示之
重陽郊游見杏花
古詩名句
時事鄉(xiāng)心兩無賴,夜深獨坐一沾衣
文成倚馬幾人看,老作中山學(xué)校官
但繼弓裘三世業(yè),寧辭風(fēng)雨一氈寒
西堂可遂聯(lián)床約,縮地應(yīng)追益友歡
莫向塵埃羨炎熱,折腰為吏古來難
嗟君萬里謁楓宸,又向江湖老此身
補傳抱來空泣玉,新詩賦罷浪驚人
愁中南國干戈在,雪里長淮道路貧
查古詩
搜索
君山歌
作者:
盧青山
朝代:
當(dāng)代
天耶地耶兩空濛,洞庭水與東海通。
海上三山仙人宮,仙人寂寞愁顏容;駕山為舟游四極,一座溯長江而上落此洞庭中。
洞庭此時何所有,狂鼉怪蛟跋浪走。
彌天惡瘴隨濤飛,人民卉畜凋而朽。
食象之蛇吐腥膻,三千里外聞欲嘔。
自山之來萬物來,羅漢方竹生山懷。
銀魚點睛黑一漆,金龜腹甲雙扉開。
上帝飄飄群姬舞,張樂廣野如風(fēng)雷。
湘妃纖指切斑竹,相和水底聲清哀。
羿拔長劍青天灰,斫蛇壘骨成丘堆,吾民始桑麻于阡陌之隈。
仙人仙人久亦死,遁身為石為蘭芷。
不見長髯飄蕭蕭,但見春秋花紅紫。
從此君山頗寂寥,漁舟偶宿來青蒿。
潮聲夜拍荒崖睡,山猿澤鳥時驚騷。
明月出光照天水,林中恍惚移幽簫。
先生長養(yǎng)洞庭邊,日望君山不可前;同學(xué)相攜笑相擁,雀躍來游正少年。
七十二峰爭相識,推擠映帶相后先
。
歸來遠(yuǎn)蟄云溪下,鳥巢為椽虎為馬。
臥息不出松柏蔭,出游但訪狐鼠廈。
十五年間石為軀,想像君山神欲灺。
故人溫溫猶我惜,萬里來尋崖穴隙。
相見不語拽我裳,翩然徑向君山立。
遠(yuǎn)古之君山不可追,少年之昔我不可及,縱得重游亦何益。
幸有故人相扶持,不然獨向流波泣。
此時與子相彷徨,明日相別天一方;此時君山嘗見相攜樂,明日君山亦相隔而相忘。
聊作此歌擲之水,流向東海蒼復(fù)蒼。
詩句欣賞
MORE+
昨日甫從異縣至,至今不得辭韁轡
出處:
驛馬行
作者:
林則徐
朝代:
清
曾被朝廷豢養(yǎng)恩,筋力雖憊奚敢言
出處:
驛馬行
作者:
林則徐
朝代:
清
所嗟饑腸轆轤轉(zhuǎn),只有血淚相和吞
出處:
驛馬行
作者:
林則徐
朝代:
清
側(cè)聞駕曹重考牧,帑給芻錢廩供菽
出處:
驛馬行
作者:
林則徐
朝代:
清
可憐虛耗大官糧,盡飽閑人圉人腹
出處:
驛馬行
作者:
林則徐
朝代:
清
況復(fù)馬草民所輸,征草不已草價俱
出處:
驛馬行
作者:
林則徐
朝代:
清
廄間槽空食有無,徒以微畜勤縣符
出處:
驛馬行
作者:
林則徐
朝代:
清
吁嗟乎,官道天寒嚙霜雪,昔日蘭筋今日裂
出處:
驛馬行
作者:
林則徐
朝代:
清
臨風(fēng)也擬一悲嘶,生命不齊向誰說?君不見,太行神驥鹽車驅(qū),立仗無聲三品芻
出處:
驛馬行
作者:
林則徐
朝代:
清
生駒不合烙宮印,服皂乘黃氣先盡
出處:
病馬行
作者:
林則徐
朝代:
清
千金一骨死乃知,生前誰解憐神駿
出處:
病馬行
作者:
林則徐
朝代:
清
不令鏖戰(zhàn)臨沙場,長年驛路疲風(fēng)霜
出處:
病馬行
作者:
林則徐
朝代:
清
早知局促顛連有一死,恨不突陣沖鋒裹血創(chuàng)
出處:
病馬行
作者:
林則徐
朝代:
清
夜寒廄空月色黑,強起哀鳴苦無力
出處:
病馬行
作者:
林則徐
朝代:
清
昔饑求芻恐不得,今縱得芻那能食
出處:
病馬行
作者:
林則徐
朝代:
清
圉人怒睨目猶側(cè),欲賣死皮儻酒直
出處:
病馬行
作者:
林則徐
朝代:
清
馬今垂死告圉人,爾之今日吾前身
出處:
病馬行
作者:
林則徐
朝代:
清
沅州官長多宿儒,就中雙絕天下無
出處:
沅兩君歌
作者:
林則徐
朝代:
清
巋然藍(lán)翁賢大夫,起家禁近官中書
出處:
沅兩君歌
作者:
林則徐
朝代:
清
二十六科誰與俱,省郎今盡前輩呼
出處:
沅兩君歌
作者:
林則徐
朝代:
清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海上三山仙人宮,仙人寂寞愁顏容;駕山為舟游四極,一座溯長江而上落此洞庭中。
洞庭此時何所有,狂鼉怪蛟跋浪走。
彌天惡瘴隨濤飛,人民卉畜凋而朽。
食象之蛇吐腥膻,三千里外聞欲嘔。
自山之來萬物來,羅漢方竹生山懷。
銀魚點睛黑一漆,金龜腹甲雙扉開。
上帝飄飄群姬舞,張樂廣野如風(fēng)雷。
湘妃纖指切斑竹,相和水底聲清哀。
羿拔長劍青天灰,斫蛇壘骨成丘堆,吾民始桑麻于阡陌之隈。
仙人仙人久亦死,遁身為石為蘭芷。
不見長髯飄蕭蕭,但見春秋花紅紫。
從此君山頗寂寥,漁舟偶宿來青蒿。
潮聲夜拍荒崖睡,山猿澤鳥時驚騷。
明月出光照天水,林中恍惚移幽簫。
先生長養(yǎng)洞庭邊,日望君山不可前;同學(xué)相攜笑相擁,雀躍來游正少年。
七十二峰爭相識,推擠映帶相后先。
歸來遠(yuǎn)蟄云溪下,鳥巢為椽虎為馬。
臥息不出松柏蔭,出游但訪狐鼠廈。
十五年間石為軀,想像君山神欲灺。
故人溫溫猶我惜,萬里來尋崖穴隙。
相見不語拽我裳,翩然徑向君山立。
遠(yuǎn)古之君山不可追,少年之昔我不可及,縱得重游亦何益。
幸有故人相扶持,不然獨向流波泣。
此時與子相彷徨,明日相別天一方;此時君山嘗見相攜樂,明日君山亦相隔而相忘。
聊作此歌擲之水,流向東海蒼復(fù)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