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李端
李端臨
李端卿
李端民
李端生
李端甫
李竹所
李竺勛
李符
李符清
李筠仙
李簡
李籍
李素
李素(冰心
李綖
李縠
李繁昌
李約
李純甫
李綱
李紓
李紱
李紳
李紹興
李紹宗
李經(jīng)
李經(jīng)垓
李經(jīng)達(dá)
李經(jīng)述
精選古詩
送祖上人
送圓禪人
送巢道士
送皎中庵住廣壽
送照上人歸蜀
送僧
送韶化士干靈云古寺基
送韶鐵鞭住西余
古詩名句
縱步衢沖間,城闉看阘茸
幸余槐榆影,俛仰黌序中
此外遂無他,可以問窊隆
土人為予說,罹變此處同
掩口城破后,云何辱乃公
所賴此荒薄,得以全我躬
予曰見何晚,此說故無庸
先朝戚里舊,一日等飄風(fēng)
查古詩
搜索
蘊(yùn)山以近詩寄惠州舟中點(diǎn)定漫書紙尾
作者:
翁方剛
朝代:
清
此事辟如作畫然,得意乃在筆墨先。
龍晴一點(diǎn)卻飛去,金針欲渡何由緣。
道子之筆項容墨,尚聞洪谷譏其專。
象外雖云得摩詰,設(shè)色何必非龍眠。
吾觀營邱華原輩,胸中本有全山川。
層巒疊嶂架樓閣,野橋細(xì)路分水泉。
天然遠(yuǎn)近與向背,依約脈絡(luò)相蟬聯(lián)。
然后淡濃視意到,變化開闔非言詮。
此須多識多閱歷,目存心鑒日復(fù)年。
位置乃能一一合,孰為粉墨黃朱鉛。
洎乎神來氣來候,但見一片成云煙。
向來所取盡糟粕,或進(jìn)于道通于禪
。
裹糧方能辦遠(yuǎn)適,求魚且莫思忘筌。
不到解衣盤礴裸,敢希神妙秋毫巔。
謝生新詩錄寄我,正值惠州初放船。
短篷晴日為點(diǎn)定,羅浮日日橫幾前。
偶因即自悟妙理,再書紙尾詞牽連。
生如問我何處得,得自遠(yuǎn)麓空江邊。
詩句欣賞
MORE+
莫道酡酥不醉人,頻向津樓系白馬
出處:
幽州歌送客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淮南自善離騷賦,不必諸儒大小山
出處:
淮南王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已作三閭高弟子,絕勝黃屋入秦關(guān)
出處:
淮南王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云舟輕漾采菱蕖,太液池中春雨馀
出處:
歸風(fēng)詞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飛燕隨風(fēng)欲入水,君王頻為結(jié)纓裙
出處:
歸風(fēng)詞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暮煙朝雨莢陵開,環(huán)佩珊珊去不回
出處:
莢陵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終古哀蟬將落葉,君王淚灑集仙臺
出處:
莢陵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新聲樂府推君妙,白燕丁香賦并傳
出處:
贈張于歸西泠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燕女爭歌玉河柳,揚(yáng)州更愛竹枝篇
出處:
贈張于歸西泠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御溝春水玉河通,夾岸花飛隨玉驄
出處:
贈張于歸西泠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欲贈君歸須芍藥,佳人爭買點(diǎn)樁紅
出處:
贈張于歸西泠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歸泛西湖水渺茫,家臨湖墅足蠶桑
出處:
贈張于歸西泠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梅花若向西溪問,曲曲漁舟共陸郎
出處:
贈張于歸西泠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爾祖丹青似輞川,草書團(tuán)扇世爭傳
出處:
文與也為予寫西洞庭圖賦此以贈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今君妙寫滄洲趣,待詔風(fēng)流在目前
出處:
文與也為予寫西洞庭圖賦此以贈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亂后閶門無舊業(yè),玉蘭臺館委烽煙
出處:
文與也為予寫西洞庭圖賦此以贈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移家遠(yuǎn)向天池住,文肅松楸愴墓田
出處:
文與也為予寫西洞庭圖賦此以贈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東望莫釐西縹緲,天池樓閣太湖邊
出處:
文與也為予寫西洞庭圖賦此以贈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經(jīng)營響屧琴臺月,揮灑金庭玉柱煙
出處:
文與也為予寫西洞庭圖賦此以贈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商山四皓多苗裔,遍植梅花林屋間
出處:
文與也為予寫西洞庭圖賦此以贈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龍晴一點(diǎn)卻飛去,金針欲渡何由緣。
道子之筆項容墨,尚聞洪谷譏其專。
象外雖云得摩詰,設(shè)色何必非龍眠。
吾觀營邱華原輩,胸中本有全山川。
層巒疊嶂架樓閣,野橋細(xì)路分水泉。
天然遠(yuǎn)近與向背,依約脈絡(luò)相蟬聯(lián)。
然后淡濃視意到,變化開闔非言詮。
此須多識多閱歷,目存心鑒日復(fù)年。
位置乃能一一合,孰為粉墨黃朱鉛。
洎乎神來氣來候,但見一片成云煙。
向來所取盡糟粕,或進(jìn)于道通于禪。
裹糧方能辦遠(yuǎn)適,求魚且莫思忘筌。
不到解衣盤礴裸,敢希神妙秋毫巔。
謝生新詩錄寄我,正值惠州初放船。
短篷晴日為點(diǎn)定,羅浮日日橫幾前。
偶因即自悟妙理,再書紙尾詞牽連。
生如問我何處得,得自遠(yuǎn)麓空江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