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李渥
李渭
李湘
李湜
李源
李源道
李溟
李溥
李溥光
李滂
李瀅
李濱
李演
李漱芳
李漳
李瀠
李潛
李潛真
李潭
李澄中
李澄之
李澥
李濂
李瀚
李瀚1
李灝
李煒
李炤
李炳
李炳靈
精選古詩
雨后憶龍翔寺
聞蟬
艮止亭阻雨旬日
晚渡東坡
讀近時樂府
遠景圖
嘲欲借予雜稿者
寒溪寺拈香時國喪罷宴錫已三歲二首
古詩名句
貼燕黏雞坊宅遍,又新年
休憶壺瀛舊事,且將詩酒隨緣
家計無多生愿足,五湖船
削竹閒裁菊枕,煮茶自洗椰瓢
一燈搖夢雨蕭蕭
苔院更無人到
世翳已除眼纈,愁塵不上眉梢
布衣來往秀江橋
查古詩
搜索
岣嶁碑
作者:
范咸
朝代:
清
岐陽石鼓文僅存,安置太學真嶙峋。
更復上溯二千載,神禹鳥跡荒丘墳。
退之好奇尋古碣,眼未曾見空傳說。
岣嶁山尖讀舊碑,赤文綠字蛟龍掣。
是誰道士偶得睹,事幽語秘終非實。
朱張重游入杳茫,鸞漂鳳泊悲蒼涼。
搜索南岳竟無有,書之簡策心徬徨。
丹鉛先生生已晚,獨窺墨本神飛揚。
篆奇義密苦未曉,譯以形象詞琳瑯
。
自云祝融峰絕頂,踝書巉刻非虛影。
仙扃靈鑰辟千年,萬古文章傳世永。
我來修志慚直筆,稽古湮沈肝肺熱。
炎帝茶陵尚郁蔥,湘靈帝子啼鵑血。
初訪岳麓得數(shù)紙,拖船坳側(cè)依稀是。
傳聞南渡嘉定年,隱真屏下移來此。
獻之連帥鐫石壁,四絕堂前誰與敵。
更教摹拓薰麝煤,著手摩挲苔蘚剔。
衡陽令君忽致書,惠我古本行次且。
縣北計里五十二,岣嶁有峰藏璠玙。
大禹廟后數(shù)百尺,精鐵面削螭盤紆。
有司置吏勤守護,閉藏風雨雷霆俱。
浴手幡閱少缺畫,非隸非篆非蟲魚。
翚飛翼跂倚短劍,古鼎躍水羅珊瑚。
兩本肥瘦差有別,麓山重刻寧差訛。
云何至寶反后出,永叔夾漈遺摭羅。
新安當時已難覓,紫蓋咫尺迷嵯峨。
問途雁塔初不遠,豈有萬丈遮藤蘿。
是邪非邪正難識,未得辨口如懸河。
《尚書》古文疑偽作,姚興張霸何其多。
謬托蝌斗費量度,孰為發(fā)覆忘偏頗。
多聞闕疑見闕殆,吾服至教脫臼科。
少陵枉自嗟才竭,昌黎力薄終如何。
后生仰止興不淺,金泥玉檢空吟哦。
詩句欣賞
MORE+
壯歲功名須努力,外家兄弟最關(guān)心
出處:
留題表兄林文秀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官河發(fā)棹乘春晚,驛館挑燈語夜深
出處:
留題表兄林文秀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明日又應分去住,天涯相望各沾襟
出處:
留題表兄林文秀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要將忠赤報皇家,手閱兵機鬢未華
出處:
大河衛(wèi)閔恭百戶玩韜軒次卞郎中華伯韻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辨悟公孫非白馬,勇思周處戮長蛇
出處:
大河衛(wèi)閔恭百戶玩韜軒次卞郎中華伯韻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曾從老將窺三略,不數(shù)旁人泥六花
出處:
大河衛(wèi)閔恭百戶玩韜軒次卞郎中華伯韻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當局定知多勝算,曉添營灶夜量沙
出處:
大河衛(wèi)閔恭百戶玩韜軒次卞郎中華伯韻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知是淮東宿將家,剩傳英譽滿京華
出處:
大河衛(wèi)閔恭百戶玩韜軒次卞郎中華伯韻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素書妙指傳黃石,紫綬佳祥見赤蛇
出處:
大河衛(wèi)閔恭百戶玩韜軒次卞郎中華伯韻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武隊曉屯新細柳,戎衣秋展舊團花
出處:
大河衛(wèi)閔恭百戶玩韜軒次卞郎中華伯韻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太平未可全忘戰(zhàn),珍重夔州磧上沙
出處:
大河衛(wèi)閔恭百戶玩韜軒次卞郎中華伯韻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一鷺閒依翠藻行,一禽飛繞絳桃鳴
出處:
題林良畫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轅門晝靜無矰弋,何限春風筆下情
出處:
題林良畫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不須燒燭照幽軒,夜下空階白露繁
出處:
邀月軒為太河衛(wèi)千戶陳鎧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開戶欲分丹桂影,倚闌思共素娥言
出處:
邀月軒為太河衛(wèi)千戶陳鎧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旋收灝氣歸佳釀,莫放清陰過短垣
出處:
邀月軒為太河衛(wèi)千戶陳鎧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何羨庾樓高百尺,此中仙興絕塵煩
出處:
邀月軒為太河衛(wèi)千戶陳鎧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子向皇都來,我向皇都去
出處:
題鄉(xiāng)人畢廷馨金臺別意卷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相見下邳城,各誦離筵句
出處:
題鄉(xiāng)人畢廷馨金臺別意卷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子行入家山,動我游子顏
出處:
題鄉(xiāng)人畢廷馨金臺別意卷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更復上溯二千載,神禹鳥跡荒丘墳。
退之好奇尋古碣,眼未曾見空傳說。
岣嶁山尖讀舊碑,赤文綠字蛟龍掣。
是誰道士偶得睹,事幽語秘終非實。
朱張重游入杳茫,鸞漂鳳泊悲蒼涼。
搜索南岳竟無有,書之簡策心徬徨。
丹鉛先生生已晚,獨窺墨本神飛揚。
篆奇義密苦未曉,譯以形象詞琳瑯。
自云祝融峰絕頂,踝書巉刻非虛影。
仙扃靈鑰辟千年,萬古文章傳世永。
我來修志慚直筆,稽古湮沈肝肺熱。
炎帝茶陵尚郁蔥,湘靈帝子啼鵑血。
初訪岳麓得數(shù)紙,拖船坳側(cè)依稀是。
傳聞南渡嘉定年,隱真屏下移來此。
獻之連帥鐫石壁,四絕堂前誰與敵。
更教摹拓薰麝煤,著手摩挲苔蘚剔。
衡陽令君忽致書,惠我古本行次且。
縣北計里五十二,岣嶁有峰藏璠玙。
大禹廟后數(shù)百尺,精鐵面削螭盤紆。
有司置吏勤守護,閉藏風雨雷霆俱。
浴手幡閱少缺畫,非隸非篆非蟲魚。
翚飛翼跂倚短劍,古鼎躍水羅珊瑚。
兩本肥瘦差有別,麓山重刻寧差訛。
云何至寶反后出,永叔夾漈遺摭羅。
新安當時已難覓,紫蓋咫尺迷嵯峨。
問途雁塔初不遠,豈有萬丈遮藤蘿。
是邪非邪正難識,未得辨口如懸河。
《尚書》古文疑偽作,姚興張霸何其多。
謬托蝌斗費量度,孰為發(fā)覆忘偏頗。
多聞闕疑見闕殆,吾服至教脫臼科。
少陵枉自嗟才竭,昌黎力薄終如何。
后生仰止興不淺,金泥玉檢空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