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汪昌
汪春源
汪晉徵
汪晫
汪曰楨
汪曾武
汪本
汪松
汪極
汪樹琪
汪桐
汪梅溪
汪夢川
汪夢斗
汪夢雷
汪棣
汪棨
汪森
汪楚材
汪楫
汪氏
汪永錫
汪汝達
汪沅
汪沆
汪泌
汪澤民
汪洋
汪洋度
汪洙
精選古詩
簡徐宰其二
簡徐宰其一
蒙恩予祠其二
蒙恩予祠其一
赪桐花其二
嘲鷺
題八士圖其一
題八士圖其二
古詩名句
江關(guān)亂后馀殘壘,棠樹春來泣故民
人情閱世從翻覆,直道憐君有屈伸
巳喜拜恩同雨露,可堪回首憶風塵
廷尉當朝彥,榮名晚節(jié)全
棘堂卿月回,天署法星懸
魏闕班頻入,巴山使久旋
邊陲經(jīng)略后,旒冕對揚前
議政過松掖,聽經(jīng)侍翠旃
查古詩
搜索
兒歌行
作者:
胡云飛
朝代:
當代
“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小巷誰家兒女唱,聞之使我清淚滴
。
我亦曾此拍手歌,快語繞舌笑呵呵。
我亦曾此疊銅幣,贏人一分即狂喜,喜即唱歌歌即此。
朝持彈弓唱出門,相逗飛鳥到黃昏。
夜挑燈籠唱下田,捧起泥鰍鰍尚眠。
阿爺聞之久,飲時?;问?。
阿媽聞之久,灶前亦動口。
東家西家皆傳唱,宛然小曲滿村走。
此曲馀音尚在梁,二十四年飛電光。
昔日園田猶爾爾,老大落拓故慚惶。
昨與舊交同冶游,喝雉呼盧夜不休。
千金一擲歌舞場,盈耳喧囂是浪謳。
眾皆不醒我亦醉,二五二六漸不記。
今日忽復聞此曲,仿佛雪炭置胸際!誰家子,誰家女?近我前,聽我語:治世需從人心始,此即洗心冰壺水。
爾宜同唱一百歲,更令親友共傳此。
“八五六、八五七,八八八九九十一”。
但得萬人同聲唱此曲,天下自是堯舜淳風俗。
詩句欣賞
MORE+
太行千載如今日,目斷孤飛淚更多
出處:
白云窩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三月東風大放顛,今年為客倍凄然
出處:
寒食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杏花時節(jié)偏聽雨,寒食人家不禁煙
出處:
寒食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千里故鄉(xiāng)愁共遠,一春白日夢相牽
出處:
寒食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天涯草色青青處,秪憶千山墓下田
出處:
寒食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杖錫西來住此山,道場新構(gòu)未曾閒
出處:
次韻寄洪山海禪師二首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寶鐘鯨吼神功在,金剎翚飛佛運還
出處:
次韻寄洪山海禪師二首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大法固應(yīng)超物外,勝緣初不離人間
出處:
次韻寄洪山海禪師二首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千年香火今重見,只在圓機一轉(zhuǎn)關(guān)
出處:
次韻寄洪山海禪師二首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履跡經(jīng)年不下山,山中清事屬僧閒
出處:
次韻寄洪山海禪師二首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日高香積齋初散,云滿松床定未還
出處:
次韻寄洪山海禪師二首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佛法三乘天廣大,禪心一月水中間
出處:
次韻寄洪山海禪師二首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幾時撥芋灰邊坐,細話無生第一關(guān)
出處:
次韻寄洪山海禪師二首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煙波樓下上行艖,小暑薰風擬到家
出處:
季翔弟惟學自嘉禾來武昌省母及其還也賦詩為別乃翁清江先生有文集行于世惟學婿于沈氏云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二陸弟兄尤俊偉,三蘇父子總才華
出處:
季翔弟惟學自嘉禾來武昌省母及其還也賦詩為別乃翁清江先生有文集行于世惟學婿于沈氏云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親闈正舞衣多綵,甥館應(yīng)占燭有花
出處:
季翔弟惟學自嘉禾來武昌省母及其還也賦詩為別乃翁清江先生有文集行于世惟學婿于沈氏云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愧我蓼莪詩久廢,況堪頭白尚天涯
出處:
季翔弟惟學自嘉禾來武昌省母及其還也賦詩為別乃翁清江先生有文集行于世惟學婿于沈氏云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半年南國不雨落,一夕北風吹雪來
出處:
對雪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城中米價政爾貴,江上梅花空自開
出處:
對雪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騎驢朝士曉未出,射虎將軍夜不回
出處:
對雪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小巷誰家兒女唱,聞之使我清淚滴。
我亦曾此拍手歌,快語繞舌笑呵呵。
我亦曾此疊銅幣,贏人一分即狂喜,喜即唱歌歌即此。
朝持彈弓唱出門,相逗飛鳥到黃昏。
夜挑燈籠唱下田,捧起泥鰍鰍尚眠。
阿爺聞之久,飲時?;问?。
阿媽聞之久,灶前亦動口。
東家西家皆傳唱,宛然小曲滿村走。
此曲馀音尚在梁,二十四年飛電光。
昔日園田猶爾爾,老大落拓故慚惶。
昨與舊交同冶游,喝雉呼盧夜不休。
千金一擲歌舞場,盈耳喧囂是浪謳。
眾皆不醒我亦醉,二五二六漸不記。
今日忽復聞此曲,仿佛雪炭置胸際!誰家子,誰家女?近我前,聽我語:治世需從人心始,此即洗心冰壺水。
爾宜同唱一百歲,更令親友共傳此。
“八五六、八五七,八八八九九十一”。
但得萬人同聲唱此曲,天下自是堯舜淳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