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郟修輔
鄭一初
鄭一岳
鄭一夢
鄭一統(tǒng)
鄭上村
鄭世元
鄭世翼
鄭丙
鄭業(yè)娽
鄭東
鄭嚴
鄭豐
鄭丹
鄭義
鄭義真
鄭之僑
鄭之才
鄭之文
鄭之章
鄭之藩
鄭云娘
鄭云林
鄭云蔭
鄭云表
鄭五錫
鄭亮
鄭人瑞
鄭億年
鄭仁表
精選古詩
游黃華宮
學題武郎中桃溪歸隱圖二首其一
學題武郎中桃溪歸隱圖二首其二
春雪
晚步西溪
偶成
北門觀漲
病臥
古詩名句
天恩初下許辭官,拜別金鑾曉出關(guān)
應到牧羊山下望,青云何似白云閒
都門垂柳綠毿毿,風捲飛花送別驂
歸去光榮照閭里,姓名猶載舊官銜
翰苑同官二十春,況兼同舍更情親
分攜莫學浮云散,時有音書慰故人
一樹葳蕤藹素云,水邊林畔不勝春
周家舊愛蓮花好,添著梅花清十分
查古詩
搜索
孟冬五日偕宮聲舟次頌嘉暨家勝力兄集石林寓齋小飲限鞠字韻
作者:
徐釚
朝代:
清
微霜薄庭除,晴霧籠朝旭。
寒鴉過苑墻,朝罷相休沐。
閤戶秘珠宮,怪鴟嚇鹙鵚。
殘碑臥墻陰,落葉疑邃谷。
索米恒苦饑,誰人解幽獨。
好友急相招,得飲快所欲。
亟命巾車來,入門把叢菊。
棐幾竹榻邊,茶鐺湘簾曲。
圖史架上陳,差強牛背讀。
賦字怕生疏,詩句嫌慣熟。
雅志薄《風》《騷》,高懷洗齷齪。
同時三四人,相對無拘束。
嘉殽薦五簋,家釀傾十斛。
據(jù)案奪梟盧,葛巾不用漉。
錢子發(fā)雄談,慷慨慚離筑
。
曹公氣疏闊,為我豁煩促。
橫槊仍賦詩,哀音比戛玉。
狂態(tài)遜汪倫,蝥弧共爭逐。
論文口詼嘲,白眼笑家督。
主人喬石林,頹然惟捫腹。
新月掛銀鉤,垂簾燒短燭。
街鼓正紞紞,猶覓觥船覆。
潦倒步前楹,歸路嗤僮仆。
萬事等浮云,世情嗟轉(zhuǎn)轂。
不飲竟何為,雙鬢豈終綠。
詩句欣賞
MORE+
生俟山翠濃,青天策疲蹇
出處:
迎春日舟中宴坐限韻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花草與翎蟲,作意為敷演
出處:
迎春日舟中宴坐限韻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夢里題玉泉,枕上百回輾
出處:
迎春日舟中宴坐限韻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寒花如古玉,未出屢遭刑
出處:
入春屢作雪不見梅花仍用雪中韻作古詩悲之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幽魂欣冷石,怨入楚騷經(jīng)
出處:
入春屢作雪不見梅花仍用雪中韻作古詩悲之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置驛報花安,未曉心先聽
出處:
入春屢作雪不見梅花仍用雪中韻作古詩悲之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夢到訊不到,澆炙瘦園丁
出處:
入春屢作雪不見梅花仍用雪中韻作古詩悲之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雪心膠蠟蒂,亂結(jié)如頑硎
出處:
入春屢作雪不見梅花仍用雪中韻作古詩悲之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安得鶴膝枝,一洗龍腦腥
出處:
入春屢作雪不見梅花仍用雪中韻作古詩悲之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掃室待天女,?水貯空瓶
出處:
入春屢作雪不見梅花仍用雪中韻作古詩悲之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枕上見羅浮,諸仙門反扃
出處:
入春屢作雪不見梅花仍用雪中韻作古詩悲之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菊格與蘭韻,于汝猶鹡鸰
出處:
入春屢作雪不見梅花仍用雪中韻作古詩悲之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紛紛縟桃李,奚啻渭與涇
出處:
入春屢作雪不見梅花仍用雪中韻作古詩悲之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姊妹行四五,朝朝行采桑
出處:
采桑度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素絲絡(luò)籠底,光艷大道傍
出處:
采桑度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去年采桑遲,今年采桑早
出處:
采桑度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只愁蠶不熟,誤我嫁時襖
出處:
采桑度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采桑復采芝,照水濕羅衣
出處:
采桑度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歡自不吞華,牽儂百丈絲
出處:
采桑度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士老不曾官,女老不曾媒
出處:
過二酉師舊齋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寒鴉過苑墻,朝罷相休沐。
閤戶秘珠宮,怪鴟嚇鹙鵚。
殘碑臥墻陰,落葉疑邃谷。
索米恒苦饑,誰人解幽獨。
好友急相招,得飲快所欲。
亟命巾車來,入門把叢菊。
棐幾竹榻邊,茶鐺湘簾曲。
圖史架上陳,差強牛背讀。
賦字怕生疏,詩句嫌慣熟。
雅志薄《風》《騷》,高懷洗齷齪。
同時三四人,相對無拘束。
嘉殽薦五簋,家釀傾十斛。
據(jù)案奪梟盧,葛巾不用漉。
錢子發(fā)雄談,慷慨慚離筑。
曹公氣疏闊,為我豁煩促。
橫槊仍賦詩,哀音比戛玉。
狂態(tài)遜汪倫,蝥弧共爭逐。
論文口詼嘲,白眼笑家督。
主人喬石林,頹然惟捫腹。
新月掛銀鉤,垂簾燒短燭。
街鼓正紞紞,猶覓觥船覆。
潦倒步前楹,歸路嗤僮仆。
萬事等浮云,世情嗟轉(zhuǎn)轂。
不飲竟何為,雙鬢豈終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