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李伯敏
李伯玉
李伯祥
李伯良
李伯虎
李伯魚
李伸
李似權(quán)
李佐賢
李體仁
李何
李作乂
李作霖
李佩金
李佳
李佸
李侍御
李侗
李俊民
李信
李儔
李倜
李倜漁
李健
李僖
李僖魯
李儒用
李元亮
李元凱
李元卓
精選古詩
題海棠白頭公十二紅
太乙蓮舟
題芙蓉圖
洛妃圖
羅浮美人圖
桃花雙鳧
紅梅
日觀葡萄
古詩名句
月滿空山號虎豹,日穿林樾漲藤蘿
青蓮結(jié)社朝乘犢,白水漁竿晚浴鵝
多半蟠根是仙李,向陽枝葉更婆娑
燈簇上元夕,花明仙苑春
星毬懸碧落,云幄護(hù)朱闉
歲律時(shí)當(dāng)午,斗杓昏建寅
六龍御丹極,萬象入洪鈞
淑氣東浮野,群星北拱辰
查古詩
搜索
戴氏鼎
作者:
王士禛
朝代:
清
昔在京師賦《方鼎》,年少筆力回千鈞。
焦山鼎圖歲在已,江海起立魚龍奔。
邇來衰謝二十載,雖有意氣無由振。
戴氏此鼎何處得,勢如怪獸獰以蹲。
平頭負(fù)戴到蓬戶,四座動色誰敢捫。
云雷盤旋間饕餮,斑斑古色疑周秦
。
凹中尾鬣狀天馬,緣居鼯鼠拱且馴。
或云子午紀(jì)年月,或如癸甲兼庚申。
或云乾上艮在下,天山為遁理則均。
著馬履鼠古所訓(xùn),義云陰屈而陽伸。
制器尚象有深戒,寡聞鮮見徒紛紜。
大巧坐令倕龁指,流俗豈辨飼與饙。
丹楓閣中盡奇古,此鼎屹立何雄尊。
市丘鼎齲任嘲笑,烹雞何以羞明神。
不煩更問柳下季,歷千萬世存吾真。
詩句欣賞
MORE+
扶桑西南丹桂林,初日照耀群峰青
出處:
秋曉南薰亭望隔江群峰初日宛然如畫不知興之所至斐然成章
作者:
藍(lán)智
朝代:
元末明初
瑯玕墜落天杳杳,芙蓉隔水秋冥冥
出處:
秋曉南薰亭望隔江群峰初日宛然如畫不知興之所至斐然成章
作者:
藍(lán)智
朝代:
元末明初
我騎瘦馬踏殘雨,乘涼晏坐南薰亭
出處:
秋曉南薰亭望隔江群峰初日宛然如畫不知興之所至斐然成章
作者:
藍(lán)智
朝代:
元末明初
是時(shí)燭龍吐光晶,倒景正掛雙玉屏
出處:
秋曉南薰亭望隔江群峰初日宛然如畫不知興之所至斐然成章
作者:
藍(lán)智
朝代:
元末明初
祥煙慶云忽飛動,翠旌羽蓋摶紫清
出處:
秋曉南薰亭望隔江群峰初日宛然如畫不知興之所至斐然成章
作者:
藍(lán)智
朝代:
元末明初
恍如仙人下云軿,金銀宮闕羅蓬瀛
出處:
秋曉南薰亭望隔江群峰初日宛然如畫不知興之所至斐然成章
作者:
藍(lán)智
朝代:
元末明初
丹青疑對李郭畫,詭怪莫測山海經(jīng)
出處:
秋曉南薰亭望隔江群峰初日宛然如畫不知興之所至斐然成章
作者:
藍(lán)智
朝代:
元末明初
江波蕩漾洲渚橫,時(shí)有鳥雀啁啾鳴
出處:
秋曉南薰亭望隔江群峰初日宛然如畫不知興之所至斐然成章
作者:
藍(lán)智
朝代:
元末明初
西山爽氣生檐楹,毛發(fā)颯颯通神靈
出處:
秋曉南薰亭望隔江群峰初日宛然如畫不知興之所至斐然成章
作者:
藍(lán)智
朝代:
元末明初
重華一去呼不返,疑山九點(diǎn)浮青萍
出處:
秋曉南薰亭望隔江群峰初日宛然如畫不知興之所至斐然成章
作者:
藍(lán)智
朝代:
元末明初
黃帝垂衣靜四溟,杲杲白日中天行
出處:
秋曉南薰亭望隔江群峰初日宛然如畫不知興之所至斐然成章
作者:
藍(lán)智
朝代:
元末明初
湘江之竹鸞鳳聲,吹作簫韶詠太平
出處:
秋曉南薰亭望隔江群峰初日宛然如畫不知興之所至斐然成章
作者:
藍(lán)智
朝代:
元末明初
何年七星降人間,罡風(fēng)吹作山頭頑
出處:
七星巖
作者:
藍(lán)智
朝代:
元末明初
九疑云晴兩峰失,五老天清雙劍攢
出處:
七星巖
作者:
藍(lán)智
朝代:
元末明初
桂林茫茫石如簇,散漫崩騰走平陸
出處:
七星巖
作者:
藍(lán)智
朝代:
元末明初
雁行斜落大江濆,屏嶂橫開疊蒼玉
出處:
七星巖
作者:
藍(lán)智
朝代:
元末明初
初疑女媧補(bǔ)天馀,又如禹鑿龍門孤
出處:
七星巖
作者:
藍(lán)智
朝代:
元末明初
神光傍射軫翼上,斗柄正指西南隅
出處:
七星巖
作者:
藍(lán)智
朝代:
元末明初
下有洞穴不可測,虎龍晝伏龜蛇蟄
出處:
七星巖
作者:
藍(lán)智
朝代:
元末明初
云根近接勾漏深,海氣常帶蓬萊濕
出處:
七星巖
作者:
藍(lán)智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焦山鼎圖歲在已,江海起立魚龍奔。
邇來衰謝二十載,雖有意氣無由振。
戴氏此鼎何處得,勢如怪獸獰以蹲。
平頭負(fù)戴到蓬戶,四座動色誰敢捫。
云雷盤旋間饕餮,斑斑古色疑周秦。
凹中尾鬣狀天馬,緣居鼯鼠拱且馴。
或云子午紀(jì)年月,或如癸甲兼庚申。
或云乾上艮在下,天山為遁理則均。
著馬履鼠古所訓(xùn),義云陰屈而陽伸。
制器尚象有深戒,寡聞鮮見徒紛紜。
大巧坐令倕龁指,流俗豈辨飼與饙。
丹楓閣中盡奇古,此鼎屹立何雄尊。
市丘鼎齲任嘲笑,烹雞何以羞明神。
不煩更問柳下季,歷千萬世存吾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