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司空圖
司空曙
司馬九皋
司馬亨
司馬伋
司馬儼
司馬允中
司馬光
司馬康
司馬彪
司馬懿
司馬扎
司馬承禎
司馬曜
司馬樸
司馬棫
司馬槐
司馬槱
司馬池
司馬相如
司馬述
司馬退之
司馬逸客
司馬道
司馬都
司馬錫朋
司馬龍藻
吉中孚
吉師老
吉年
精選古詩
文筆峰
金雞嶺
馬鞍岡
歸燕
兗州道中有懷南劍諸友
水簾洞
越王臺
虞美人草
古詩名句
赤松仙子依丹室,黃石山精護素書
歲晚圮橋風物改,泥中履跡近何如
瘦馬嘶春北郭門,郡城茅屋似山村
荒墳肸子雄風在,野曲綿駒舊譜存
霏霧出林銷殺氣,行云駐彩閣朝昏
千年往事今塵土,寥落幽花酒一尊
天官曾記共論詩,綠幕茅檐晝景移
花近鬢絲晴冉冉,日明宮錦暖霏霏
查古詩
搜索
春家皇士齋遇顧茂倫吳赤溟沈云樵徐松之施又玉瞻拜先帝王遺像已而皇士出袁介人送家孝則詩暨茂倫又玉和作漫賦一章紀事并示介人孝則
作者:
陳瑚
朝代:
清
葑門橋頭春水曲,葑門道上晴煙綠。
兄弟相思歲月深,一朝相遇驚相矚。
斗酒金尊話正長,疏簾日影移清光。
插架圖書照毫發(fā),卬須吾友來登堂。
登堂傾蓋吐肝膈,跡寄緇塵心白石。
茶灶書床夜雨舟,莼羹鱸鲙秋風客。
吾儕不必恨長貧,投老天涯學避秦。
讖兆食人當甲子,運逢薄命降庚寅。
世情翻覆如蒼狗,得喪窮通無不有。
天寶余生我尚存,永嘉流禍君知否。
誰將朋黨誤朝廷,誰為身家欺我后。
誰使干戈滿地生,北都煨燼南都走。
龍起空聞三百年,土崩瓦解言之丑。
嗚呼志士多苦辛,丹青一卷傳真人。
真人颯颯悲風壯,前列王侯后將相。
隆準重瞳氣像殊,豹頭燕頷精靈王。
采石磯頭奪槊容,鄱陽湖畔張弓狀
。
拜舞瞻依喜不勝,淚痕早濕青衫上。
西田日暮各歸家,神出新詩尺幅斜。
自是河梁離別曲,珠為咳唾筆為花。
九峰峨峨三泖急,不歌乘車歌戴笠。
調(diào)高和者較偏多,堪嗣《玉山草堂集》。
何時載枉峭帆輕,同岸紗帩望月明。
石鼎聯(lián)成彌道士,江關(guān)吟遍謝宣城。
詩句欣賞
MORE+
松篁改色蔭樓臺,桃李回春耀羅綺
出處:
重恩堂
作者:
張弼
朝代:
明
?庭老鶴亦疑猜,漁汀狎鷗忽驚起
出處:
重恩堂
作者:
張弼
朝代:
明
雕盤珍饌山聳空,金尊玉醪海無底
出處:
重恩堂
作者:
張弼
朝代:
明
座中有客蓬瀛仙,會道天恩不勝紀
出處:
重恩堂
作者:
張弼
朝代:
明
□郎接武步青云,指日峨冠侍丹陛
出處:
重恩堂
作者:
張弼
朝代:
明
五花鸞誥更推封,重恩之來殊未已
出處:
重恩堂
作者:
張弼
朝代:
明
況增遐壽等松喬,旭日方升月方朏
出處:
重恩堂
作者:
張弼
朝代:
明
時瞻北極祝鴻圖,舞蹈嵩呼首頻稽
出處:
重恩堂
作者:
張弼
朝代:
明
制作雅頌歌皇風,文武貽謀堯舜理
出處:
重恩堂
作者:
張弼
朝代:
明
我乃東西南北人,何時一造鳴珂里
出處:
重恩堂
作者:
張弼
朝代:
明
大書堂上重恩銘,萬丈虹光照山水
出處:
重恩堂
作者:
張弼
朝代:
明
南?;顺苍S侶,分甘老作南山主
出處:
南山主人為崔某賦
作者:
張弼
朝代:
明
南山兀立當賓墀,終日相看若相語
出處:
南山主人為崔某賦
作者:
張弼
朝代:
明
有時倒臥酒中尊,吞入吟腸不枝柱
出處:
南山主人為崔某賦
作者:
張弼
朝代:
明
分將清澗循階除吐出白,云隨杖履松風摵
出處:
南山主人為崔某賦
作者:
張弼
朝代:
明
摵鬢絲寒洗盡耳,根塵幾許四時饋
出處:
南山主人為崔某賦
作者:
張弼
朝代:
明
問更慇勤筍籟椰,漿石鐘乳幽林啼
出處:
南山主人為崔某賦
作者:
張弼
朝代:
明
鳥奏仙音回風吹,花舞天女南山之
出處:
南山主人為崔某賦
作者:
張弼
朝代:
明
樂樂無央俛仰,悠然小天宇
出處:
南山主人為崔某賦
作者:
張弼
朝代:
明
歲寒心事鎮(zhèn)不移,何許形骸分爾汝
出處:
南山主人為崔某賦
作者:
張弼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兄弟相思歲月深,一朝相遇驚相矚。
斗酒金尊話正長,疏簾日影移清光。
插架圖書照毫發(fā),卬須吾友來登堂。
登堂傾蓋吐肝膈,跡寄緇塵心白石。
茶灶書床夜雨舟,莼羹鱸鲙秋風客。
吾儕不必恨長貧,投老天涯學避秦。
讖兆食人當甲子,運逢薄命降庚寅。
世情翻覆如蒼狗,得喪窮通無不有。
天寶余生我尚存,永嘉流禍君知否。
誰將朋黨誤朝廷,誰為身家欺我后。
誰使干戈滿地生,北都煨燼南都走。
龍起空聞三百年,土崩瓦解言之丑。
嗚呼志士多苦辛,丹青一卷傳真人。
真人颯颯悲風壯,前列王侯后將相。
隆準重瞳氣像殊,豹頭燕頷精靈王。
采石磯頭奪槊容,鄱陽湖畔張弓狀。
拜舞瞻依喜不勝,淚痕早濕青衫上。
西田日暮各歸家,神出新詩尺幅斜。
自是河梁離別曲,珠為咳唾筆為花。
九峰峨峨三泖急,不歌乘車歌戴笠。
調(diào)高和者較偏多,堪嗣《玉山草堂集》。
何時載枉峭帆輕,同岸紗帩望月明。
石鼎聯(lián)成彌道士,江關(guān)吟遍謝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