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傅耆
傅肇修
傅自修
傅自得
傅若金
傅范淑
傅行簡
傅西齋
傅諴
傅誠
傅謙受
傅起巖
傅錫祺
傅隱蘭
傅雱
傅霖
儲光羲
儲右文
儲嗣宗
儲國鈞
儲大文
儲憲良
儲巏
儲徵甲
儲惇敘
儲慧
儲懋端
儲方慶
儲昌祚
儲欣
精選古詩
村居雜題其一
村居雜題其二
散木和前詩仍用韻答其一
散木和前詩仍用韻答其二
再和散木韻其一
再和散木韻其二
集沈青平齋限韻其一
集沈青平齋限韻其二
古詩名句
清秋別夢魂應(yīng)斷,明月離懷興獨嘉
何日一樽能邂逅,開顏醉倒玉山斜
云暖沙晴花正殷,丹心戀主出鄉(xiāng)關(guān)
今朝別袂此杯酒,明日吟懷何處山
孤客秦淮三島夢,少年魏闕九霄班
長安問看柳園事,依舊東風(fēng)任往還
積善君家慶有馀,林泉靜處樂安居
元回庭下梅先發(fā),春到窗前草不除
查古詩
搜索
侯生行
作者:
嚴復(fù)
朝代:
清
侯生忽欲東渡海,贈我二十六韻五言詩。
高詞淳意雜古語,懸知落筆涕下如綆縻。
自言少小失怙恃,京華旅食隨群兒。
中遭喪亂反鄉(xiāng)井,挾書始解為唔咿。
十七北征遘佳運,鹽山老宿加磨治。
有似西江潤涸轍,發(fā)棠荒歲周寒饑。
學(xué)何常師數(shù)到我,報語鄭重酬無施。
抗顏授徒亦自可,對鏡忽爾慚鬢眉。
男兒作健要如舜,頭上烏兔憂坐馳
。
沮洳有魚豈足膾,拔鯨不見韓退之。
頗聞?wù)軐W(xué)最高峻,愿登巔頂掀其籬。
西深東淺沒次第,求道勤苦遑言疲。
橐駝無角奮兩耳,汗漫預(yù)作廿載期。
詩成書紙持見我,再拜伏請加訓(xùn)辭。
我讀君詩忽大笑,如此作計寧非癡。
即今朝廷議新憲,百度盡變秦以來。
朝植黨魁野政黨,爭立門戶方求才。
盛年如子更拄腹,隨風(fēng)咳唾霏瓊瑰。
但須倚門露骯臟,一蹴可躐九級臺。
雞壅豕零有時帝,吾言至信非類俳。
不然椎埋擊剽作交會,獵取億兆兼京垓。
丈夫蔗境在倒啖,蔡澤年壽須安排。
奈何棄此都不事,而欲清淺觀蓬萊。
哲學(xué)雖成究何用,徒取造化窮根荄。
天演亦何與汝事,吊詭轉(zhuǎn)使人愁猜。
不才鼴飲僅滿腹,詎足為子先路開。
雖然一語可忠告,平實乃以基崔巍。
譬如沿流下蜀楚,欲達東海先江淮。
質(zhì)力名數(shù)各有事,一一皆與清隅隈。
真積力久自通貫,至道呈露無昏埃。
即論近事亦有補,工冶政法咸取材。
吁嗟呼,陰陽帥霅五洲沸,欲曰救國誠難哉。
吾今衰老已無用,偷生發(fā)背旋黃駘。
乞食諸侯豈得已,平生志愿如寒灰。
高歌青眼屬吾子,歸日談笑生風(fēng)雷。
詩句欣賞
MORE+
上壽元平格,遺安乃利貞
出處:
遺庵任丘張君壽七十太史李宗易令岳也懇予作壽詩二十韻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至仁須永命,無事即長生
出處:
遺庵任丘張君壽七十太史李宗易令岳也懇予作壽詩二十韻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縷舞紛仙樂,清謠盡勝名
出處:
遺庵任丘張君壽七十太史李宗易令岳也懇予作壽詩二十韻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舊說山東相,東萊更毓靈
出處:
奉壽毛閣老六十長律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近分洙泗潤,不了岱宗青
出處:
奉壽毛閣老六十長律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維岳生申甫,斯文睹日星
出處:
奉壽毛閣老六十長律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芝生饒秀色,玉立映明庭
出處:
奉壽毛閣老六十長律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弱冠終軍少,三冬曼倩成
出處:
奉壽毛閣老六十長律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汪懷欺漢憲,雅量似遼寧
出處:
奉壽毛閣老六十長律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文彩云中豹,清修海上?
出處:
奉壽毛閣老六十長律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九流兼獵涉,六籍在參訂
出處:
奉壽毛閣老六十長律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世識公侯器,人誇宰相形
出處:
奉壽毛閣老六十長律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色言無疾厲,胸次沒畦町
出處:
奉壽毛閣老六十長律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四世勤供奉,三朝謹侍經(jīng)
出處:
奉壽毛閣老六十長律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紓徐登相府,洞達見靈扃
出處:
奉壽毛閣老六十長律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黽勉艱危際,裁成靖難能
出處:
奉壽毛閣老六十長律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剛?cè)犴毻氯悖瑒┝抠M調(diào)停
出處:
奉壽毛閣老六十長律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定冊終推讓,承恩若戰(zhàn)兢
出處:
奉壽毛閣老六十長律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居成驚寵利,在治念伶俜
出處:
奉壽毛閣老六十長律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壽域開初度,神都錫百齡
出處:
奉壽毛閣老六十長律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高詞淳意雜古語,懸知落筆涕下如綆縻。
自言少小失怙恃,京華旅食隨群兒。
中遭喪亂反鄉(xiāng)井,挾書始解為唔咿。
十七北征遘佳運,鹽山老宿加磨治。
有似西江潤涸轍,發(fā)棠荒歲周寒饑。
學(xué)何常師數(shù)到我,報語鄭重酬無施。
抗顏授徒亦自可,對鏡忽爾慚鬢眉。
男兒作健要如舜,頭上烏兔憂坐馳。
沮洳有魚豈足膾,拔鯨不見韓退之。
頗聞?wù)軐W(xué)最高峻,愿登巔頂掀其籬。
西深東淺沒次第,求道勤苦遑言疲。
橐駝無角奮兩耳,汗漫預(yù)作廿載期。
詩成書紙持見我,再拜伏請加訓(xùn)辭。
我讀君詩忽大笑,如此作計寧非癡。
即今朝廷議新憲,百度盡變秦以來。
朝植黨魁野政黨,爭立門戶方求才。
盛年如子更拄腹,隨風(fēng)咳唾霏瓊瑰。
但須倚門露骯臟,一蹴可躐九級臺。
雞壅豕零有時帝,吾言至信非類俳。
不然椎埋擊剽作交會,獵取億兆兼京垓。
丈夫蔗境在倒啖,蔡澤年壽須安排。
奈何棄此都不事,而欲清淺觀蓬萊。
哲學(xué)雖成究何用,徒取造化窮根荄。
天演亦何與汝事,吊詭轉(zhuǎn)使人愁猜。
不才鼴飲僅滿腹,詎足為子先路開。
雖然一語可忠告,平實乃以基崔巍。
譬如沿流下蜀楚,欲達東海先江淮。
質(zhì)力名數(shù)各有事,一一皆與清隅隈。
真積力久自通貫,至道呈露無昏埃。
即論近事亦有補,工冶政法咸取材。
吁嗟呼,陰陽帥霅五洲沸,欲曰救國誠難哉。
吾今衰老已無用,偷生發(fā)背旋黃駘。
乞食諸侯豈得已,平生志愿如寒灰。
高歌青眼屬吾子,歸日談笑生風(fēng)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