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柯夢得
柯椽
柯氏
柯汝賢
柯潛
柯煜
柯箖
柯紉秋
柯維楨
柯聳
柯芝
柯茂謙
柯蘅
柯輅
柯逢時(shí)
柯錫珍
柳?
柳中庸
柳亞子
柳交
柳伯達(dá)
柳公權(quán)
柳公綽
柳華淑
柳敘
柳君
柳商賢
柳圭
柳子文
柳存信
精選古詩
曠軒
滄浪亭有感二首其二
滄浪亭有感二首其一
牡丹開已數(shù)日方盛麗未艾也成二絕其一
牡丹開已數(shù)日方盛麗未艾也成二絕其二
良月十二日幼望吉甫季雅起淵游上善明日集保二首其二
良月十二日幼望吉甫季雅起淵游上善明日集保二首其一
花頭巡檢先君紀(jì)之詳矣孝女鄉(xiāng)女子騎虎以救親今汝灘下有孝女石即其處也鄉(xiāng)之得名以此然則汝灘舊名女灘米坑舊名女坑皆當(dāng)仍舊不可改也吾鄉(xiāng)有此二事宜廟而祭之以表勵(lì)風(fēng)俗因成一絕道余所志云
古詩名句
海大尚可填,天漏詎弗補(bǔ)
吁嗟庸碌碌,徒云恩難普
我家有恒產(chǎn),八口飽未能
我家有恒業(yè),利薄賈益騰
我愛讀我書,使我心有恒
澹泊足養(yǎng)性,營求徒取憎
矧此利所在,反覆不足馮
我心祇危懼,省身惕履冰
查古詩
搜索
哭林晚翠
作者:
嚴(yán)復(fù)
朝代:
清
相見及長別,都來幾晝昏。
池荷清逭暑,叢桂遠(yuǎn)招魂。
投分欣傾蓋,湛冤痛覆盆
。
不成扶軟弱,直是構(gòu)恩怨。
憶昨皇臨極,殷憂國命屯。
求側(cè)身求輔弼,痛哭為黎元。
大業(yè)方鴻造,奇才各駿奔。
明堂收杞梓,列辟貢玙璠。
豈謂資群策,翻成罪莠言。
釁誠基近習(xí),禍已及親尊。
惝恍移宮獄,嗚呼養(yǎng)士恩。
人情方翕訾,天意與偏反。
夫子南州彥,當(dāng)時(shí)士論存。
一枝翹國秀,三峽倒詞源。
薦剡能為鶚,雄圖欲化鯤。
楊譚同御席,江鄭盡華軒。
卿月輝東壁,郎星列井垣。
英奇相支柱,契合互攀援。
重譯風(fēng)皆聳,中興勢已吞。
忽驚啼晚鴂,容易刈芳蓀。
古有身臨穴,今無市舉幡。
血應(yīng)漂地軸,精定叫天閽。
猶有深閩婦,來從積德門。
撫弦哀寡鵠,分鏡泣孤鴛。
加劍恩牽犬,爭權(quán)遇僓豚。
空聞矜庶獄,不得見傳爰。
投畀寧無日,群昏自不論。
浮休齊得喪,憂患塞乾坤。
上帝高難問,中情久弗諼。
詩篇同乘杌,異代得根原。
莫更秦頭責(zé),休將朕舌捫。
橫流看處處,祇合老邱樊。
詩句欣賞
MORE+
憶當(dāng)墮馬城東阿,前有深渠后坡陀
出處:
墜馬后柬蕭文明給事長句并呈同游諸君子
作者:
李東陽
朝代:
明
置身隙地不盈丈,或有神鬼相褲訶
出處:
墜馬后柬蕭文明給事長句并呈同游諸君子
作者:
李東陽
朝代:
明
茲行未必不為福,對酒盡醉且復(fù)歌
出處:
墜馬后柬蕭文明給事長句并呈同游諸君子
作者:
李東陽
朝代:
明
詩成臂病不能寫,黃門健筆如操戈
出處:
墜馬后柬蕭文明給事長句并呈同游諸君子
作者:
李東陽
朝代:
明
庭空客散日在戶,夜踏肩輿代徐步
出處:
墜馬后柬蕭文明給事長句并呈同游諸君子
作者:
李東陽
朝代:
明
道逢東曹送我歸,舉袂卻之猶返顧
出處:
墜馬后柬蕭文明給事長句并呈同游諸君子
作者:
李東陽
朝代:
明
入門強(qiáng)作歡笑聲,實(shí)恐衰顏驚老父
出處:
墜馬后柬蕭文明給事長句并呈同游諸君子
作者:
李東陽
朝代:
明
閉門穩(wěn)臥病經(jīng)月,幸是閑官寡書簿
出處:
墜馬后柬蕭文明給事長句并呈同游諸君子
作者:
李東陽
朝代:
明
高吟朗諷猶舌存,欹坐仄書書屢誤
出處:
墜馬后柬蕭文明給事長句并呈同游諸君子
作者:
李東陽
朝代:
明
故人入坐時(shí)起迎,拄杖徐行轉(zhuǎn)愁仆
出處:
墜馬后柬蕭文明給事長句并呈同游諸君子
作者:
李東陽
朝代:
明
黃門父子時(shí)過問,愛我情多豈予助
出處:
墜馬后柬蕭文明給事長句并呈同游諸君子
作者:
李東陽
朝代:
明
平生骨肉欣戚同,世上悠悠幾行路
出處:
墜馬后柬蕭文明給事長句并呈同游諸君子
作者:
李東陽
朝代:
明
宦途夷險(xiǎn)似有數(shù),墮馬為君今兩度
出處:
墜馬后柬蕭文明給事長句并呈同游諸君子
作者:
李東陽
朝代:
明
作詩病起謝黃門,各保千金向遲暮
出處:
墜馬后柬蕭文明給事長句并呈同游諸君子
作者:
李東陽
朝代:
明
我馬西行東客歸,歸心落日爭分飛
出處:
文敬墜馬用予韻見遺再和一首
作者:
李東陽
朝代:
明
長安城中一掌地,顛倒鞭鞚隨裳衣
出處:
文敬墜馬用予韻見遺再和一首
作者:
李東陽
朝代:
明
君時(shí)別向中書宅,兩日吾門斷雙屐
出處:
文敬墜馬用予韻見遺再和一首
作者:
李東陽
朝代:
明
寧知此厄忽相遭,怪事驚從武昌得
出處:
文敬墜馬用予韻見遺再和一首
作者:
李東陽
朝代:
明
東曹舊僦尚書庭,當(dāng)階跛曳止復(fù)行
出處:
文敬墜馬用予韻見遺再和一首
作者:
李東陽
朝代:
明
曲身正自憑幾杖,伸臂強(qiáng)可持杯罌
出處:
文敬墜馬用予韻見遺再和一首
作者:
李東陽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池荷清逭暑,叢桂遠(yuǎn)招魂。
投分欣傾蓋,湛冤痛覆盆。
不成扶軟弱,直是構(gòu)恩怨。
憶昨皇臨極,殷憂國命屯。
求側(cè)身求輔弼,痛哭為黎元。
大業(yè)方鴻造,奇才各駿奔。
明堂收杞梓,列辟貢玙璠。
豈謂資群策,翻成罪莠言。
釁誠基近習(xí),禍已及親尊。
惝恍移宮獄,嗚呼養(yǎng)士恩。
人情方翕訾,天意與偏反。
夫子南州彥,當(dāng)時(shí)士論存。
一枝翹國秀,三峽倒詞源。
薦剡能為鶚,雄圖欲化鯤。
楊譚同御席,江鄭盡華軒。
卿月輝東壁,郎星列井垣。
英奇相支柱,契合互攀援。
重譯風(fēng)皆聳,中興勢已吞。
忽驚啼晚鴂,容易刈芳蓀。
古有身臨穴,今無市舉幡。
血應(yīng)漂地軸,精定叫天閽。
猶有深閩婦,來從積德門。
撫弦哀寡鵠,分鏡泣孤鴛。
加劍恩牽犬,爭權(quán)遇僓豚。
空聞矜庶獄,不得見傳爰。
投畀寧無日,群昏自不論。
浮休齊得喪,憂患塞乾坤。
上帝高難問,中情久弗諼。
詩篇同乘杌,異代得根原。
莫更秦頭責(zé),休將朕舌捫。
橫流看處處,祇合老邱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