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儲憲良
儲巏
儲徵甲
儲惇敘
儲慧
儲懋端
儲方慶
儲昌祚
儲欣
儲氏
儲氏(成學(xué)室
儲泳
儲潤書
儲瓘
儲福宗
儲福觀
儲秘書
儲罐
儲貞慶
儲雄文
儲麟趾
儲龍光
僖同格
僖宗宮人
僖宗朝北省官
僧義翔
僧兒
僧鳳
僧喝能
僧大
精選古詩
慶春宮二首其一
慶春宮二首其二
綠意
綺羅香
滿庭芳
鶯啼序
戚氏
霓裳中序第一
古詩名句
草堂空有農(nóng)書在,桑柘如今盡已凋
紅兒家近古青溪,作意相尋路已迷
渡口桃花新燕語,門前楊柳舊烏啼
畫船人過簾波動,翠幔歌輕扇影低
明月欲隨流水去,簫聲只在板橋西
南轅西向濁河邊,嘆息時違境屢遷
半綻桃花全待雨,平飛柳絮欲為煙
敝車羸馬吹新火,古道荒林拜杜鵑
查古詩
搜索
傷王司徒褒詩
作者:
庾信
朝代:
南北朝
昔聞王子晉,輕舉逐神仙。
謂言君積善,還得嗣前賢。
四海皆流寓,非為獨(dú)播遷。
豈意中臺坼,君當(dāng)風(fēng)燭前
。
自君鐘鼎族,江東三百年。
寶刀仍世載,雕戈本舊傳。
綠紱紆槐綬,黃金飾侍蟬。
地建忠臣國,家開孝子泉。
自能枯木潤,足得流水圓。
以君承祖武,諸侯無間然。
青衿已對日,童子即論天。
潁陰珠玉麗,河陽脂粉妍。
名高六國共,價重十城連。
辯足觀秋水,文堪題馬鞭。
回鸞抱書字,別鶴繞琴弦。
擁旄裁甸服,垂帷非被邊。
靜亭空系馬,閑烽直起煙。
不廢披書案,無妨坐釣船。
茂陵忽多病,淮陽實(shí)未痊。
侍醫(yī)逾默默,神理遂綿綿。
永別張平子,長埋王仲宣。
柏谷移松樹,陽陵買墓田。
狹路秋風(fēng)起,寒堂已颯焉。
丘楊一搖落,山火即時燃。
昔為人所羨,今為人所憐。
世途旦復(fù)旦,人情玄又玄。
故人傷此別,留恨滿秦川。
定名于此定,全德以斯全。
唯有山陽笛,凄余思舊篇。
詩句欣賞
MORE+
天寒旗彩壞,地暗鼓聲低
出處:
雨雪曲
作者:
江總
朝代:
南北朝
漫漫愁云起,蒼蒼別路迷
出處:
雨雪曲
作者:
江總
朝代:
南北朝
紅顏辭鞏洛,白首入轘轅
出處:
南還尋草市宅詩
作者:
江總
朝代:
南北朝
乘春行故里,徐步采芳蓀
出處:
南還尋草市宅詩
作者:
江總
朝代:
南北朝
徑毀悲求仲,林殘憶巨源
出處:
南還尋草市宅詩
作者:
江總
朝代:
南北朝
見桐猶識井,看柳尚知門
出處:
南還尋草市宅詩
作者:
江總
朝代:
南北朝
花落空難遍,鶯啼靜易諠
出處:
南還尋草市宅詩
作者:
江總
朝代:
南北朝
無人訪語默,何處敘寒溫
出處:
南還尋草市宅詩
作者:
江總
朝代:
南北朝
百年獨(dú)如此,傷心豈復(fù)論
出處:
南還尋草市宅詩
作者:
江總
朝代:
南北朝
新梅嫩柳未障羞,情去恩移那可留
出處:
怨詩二首
作者:
江總
朝代:
南北朝
團(tuán)扇篋中言不分,纖腰掌上詎勝愁
出處:
怨詩二首
作者:
江總
朝代:
南北朝
采桑歸路河流深,憶昔相期柏樹林
出處:
怨詩二首
作者:
江總
朝代:
南北朝
奈許新縑傷妾意,無由故劍動君心
出處:
怨詩二首
作者:
江總
朝代:
南北朝
水苔宜溜色,山櫻助落暉
出處:
春日詩
作者:
江總
朝代:
南北朝
浴鳥沈還戲,飄花度不歸
出處:
春日詩
作者:
江總
朝代:
南北朝
春夜芳時晚,幽庭野氣深
出處:
春夜山庭詩
作者:
江總
朝代:
南北朝
山疑刻削意,樹接縱橫陰
出處:
春夜山庭詩
作者:
江總
朝代:
南北朝
戶對忘憂草,池驚旅浴禽
出處:
春夜山庭詩
作者:
江總
朝代:
南北朝
樽中良得性,物外知余心
出處:
春夜山庭詩
作者:
江總
朝代:
南北朝
德陽穿洛水,伊闕邇河橋
出處:
洛陽道二首
作者:
江總
朝代:
南北朝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謂言君積善,還得嗣前賢。
四海皆流寓,非為獨(dú)播遷。
豈意中臺坼,君當(dāng)風(fēng)燭前。
自君鐘鼎族,江東三百年。
寶刀仍世載,雕戈本舊傳。
綠紱紆槐綬,黃金飾侍蟬。
地建忠臣國,家開孝子泉。
自能枯木潤,足得流水圓。
以君承祖武,諸侯無間然。
青衿已對日,童子即論天。
潁陰珠玉麗,河陽脂粉妍。
名高六國共,價重十城連。
辯足觀秋水,文堪題馬鞭。
回鸞抱書字,別鶴繞琴弦。
擁旄裁甸服,垂帷非被邊。
靜亭空系馬,閑烽直起煙。
不廢披書案,無妨坐釣船。
茂陵忽多病,淮陽實(shí)未痊。
侍醫(yī)逾默默,神理遂綿綿。
永別張平子,長埋王仲宣。
柏谷移松樹,陽陵買墓田。
狹路秋風(fēng)起,寒堂已颯焉。
丘楊一搖落,山火即時燃。
昔為人所羨,今為人所憐。
世途旦復(fù)旦,人情玄又玄。
故人傷此別,留恨滿秦川。
定名于此定,全德以斯全。
唯有山陽笛,凄余思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