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劉應(yīng)子
劉應(yīng)時
劉應(yīng)李
劉應(yīng)炎
劉應(yīng)陛
劉應(yīng)雄
劉應(yīng)龍
劉應(yīng)龜
劉庠
劉度
劉庭信
劉庭式
劉庭琦
劉廉
劉廌
劉廓
劉延世
劉延堅(jiān)
劉廷枚
劉廷楠
劉廷璣
劉廷珊
劉廷鏞
劉建
劉開
劉異
劉弇
劉弗陵
劉彝
劉彤
精選古詩
題清暑觀瀑圖
題倪元鎮(zhèn)云岫溪亭圖
題林子山畫次韻
題荔枝
題曹云西雙松圖
題萬玉圖
題王若水戴勝其一
題王若水戴勝其二
古詩名句
力疲行且休,寒崖不知暑
山花向人開,山禽學(xué)人語
天風(fēng)吹我衣,飄然若仙舉
悠悠巖山云,無心自來去
此云同我心,坦然無鉤距
石徑阻折盤,扶攜喚童豎
須臾歷坦途,一望一延佇
奇哉云外峰,未許誇天柱
查古詩
搜索
綠綺琴歌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羅浮四月春泉決,流出千溪萬溪雪。
豐湖浩渺連空天,鴛鴦鸂鶒紛明滅。
主人漢代執(zhí)金吾,歸筑樓臺半在湖。
桂棹湖南邀宋玉,銀箏湖北奏羅敷。
顧謂雙鬟陳綠綺,一時賓客皆傾耳。
言是中書鄺子琴,珠徽如月寒光起。
梅花千片斷龍鱗,沉香一節(jié)燒鸞尾。
制自唐朝武德年,隱隱金書御璽連。
毅皇親向?qū)m中選,賜與劉卿世世傳。
中書乃自劉家得,似捧烏號淚沾臆。
珍重君王手澤馀,大弦小弦日拂拭。
時飛纖指理南風(fēng),彷佛重華見顏色。
自從朔騎圍三城,中書奉使歸籌兵。
日與元戎親矢石,時將彩筆作戈旌。
雙闕恨屯回紇馬,六龍愁在亞夫營。
城陷中書義不辱,抱琴西向蒼梧哭
。
稽康既絕太平引,伯喈亦斷清溪曲。
一縷腸縈寡女絲,三年血變鐘山玉。
可憐此琴遂流落,龍唇鳳嗉?xì)w沙漠。
蔡女胡笳相慘凄,王昭琵琶共蕭索。
嘆君高義贖茲琴,黃金如山難比心。
我友忠魂今有托,先朝法物不同沉。
我昔山東見翔鳳,念是威皇手所弄。
復(fù)從太嘗見賜琴,一朝開元舊供奉。
背有崇禎玉璽留,五聲亡角悲民流。
太嘗為我一揮手,呼天搶地愁復(fù)愁。
君是當(dāng)年侍從者,出入嘗陪八駿馬。
十三官拜羽林郎,二十戰(zhàn)酣涿鹿野。
一自龍髯不及攀,豐湖一曲遂棲閒。
樂器不同微子抱,淋鈴難見上皇還。
此琴寶惜宜加厚,列朝恩在宮商間。
安得翔鳳入君手,更召太嘗至窗牖。
一奏當(dāng)令白鵠翔,再彈會見神龍吼。
詩句欣賞
MORE+
飲露身何潔,吟風(fēng)韻更長
出處:
畫蟬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斜陽千萬樹,無處避螳螂
出處:
畫蟬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拔翠五云中,擎天不計(jì)功
出處:
題天柱山圖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誰能凌絕頂,看取日升東
出處:
題天柱山圖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杜宇聲聲喚客愁,故園何處此登樓
出處:
暮春感懷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落花飛絮成春夢,剩水殘山異昔游
出處:
暮春感懷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歌扇多情明月在,舞衣無跡彩云收
出處:
暮春感懷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東皇去后韶華盡,老圃寒香別有秋
出處:
暮春感懷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四十無聞懶慢身,放情丘壑任天真
出處:
暮春感懷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悠悠往事杯中物,赫赫時名扇外塵
出處:
暮春感懷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短策看云松寺晚,疏簾聽雨草堂春
出處:
暮春感懷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山花水鳥皆知己,百遍相過不厭頻
出處:
暮春感懷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畸烏壓營營作聲,紅光紫電圍金鉦
出處:
玩鞭亭
作者:
張憲
朝代:
元末明初
黃須小龍馬上笑,白首饑豺夢里驚
出處:
玩鞭亭
作者:
張憲
朝代:
元末明初
老奴怒擲珊瑚枕,追兵起合琉璃井
出處:
玩鞭亭
作者:
張憲
朝代:
元末明初
巴馬東歸疾似風(fēng),道傍遺糞如冰冷
出處:
玩鞭亭
作者:
張憲
朝代:
元末明初
健兒空玩七寶鞭,荊臺老姥功誰傳?
出處:
玩鞭亭
作者:
張憲
朝代:
元末明初
昨夜西湖月色多,照見郎君金叵羅
出處:
和西湖竹枝詞
作者:
曹睿
朝代:
元末明初
明朝江頭放船去,江亭風(fēng)雨奈君何
出處:
和西湖竹枝詞
作者:
曹睿
朝代:
元末明初
八月桐江曲,青蘋未著花
出處:
舟次嚴(yán)灘
作者:
金涓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豐湖浩渺連空天,鴛鴦鸂鶒紛明滅。
主人漢代執(zhí)金吾,歸筑樓臺半在湖。
桂棹湖南邀宋玉,銀箏湖北奏羅敷。
顧謂雙鬟陳綠綺,一時賓客皆傾耳。
言是中書鄺子琴,珠徽如月寒光起。
梅花千片斷龍鱗,沉香一節(jié)燒鸞尾。
制自唐朝武德年,隱隱金書御璽連。
毅皇親向?qū)m中選,賜與劉卿世世傳。
中書乃自劉家得,似捧烏號淚沾臆。
珍重君王手澤馀,大弦小弦日拂拭。
時飛纖指理南風(fēng),彷佛重華見顏色。
自從朔騎圍三城,中書奉使歸籌兵。
日與元戎親矢石,時將彩筆作戈旌。
雙闕恨屯回紇馬,六龍愁在亞夫營。
城陷中書義不辱,抱琴西向蒼梧哭。
稽康既絕太平引,伯喈亦斷清溪曲。
一縷腸縈寡女絲,三年血變鐘山玉。
可憐此琴遂流落,龍唇鳳嗉?xì)w沙漠。
蔡女胡笳相慘凄,王昭琵琶共蕭索。
嘆君高義贖茲琴,黃金如山難比心。
我友忠魂今有托,先朝法物不同沉。
我昔山東見翔鳳,念是威皇手所弄。
復(fù)從太嘗見賜琴,一朝開元舊供奉。
背有崇禎玉璽留,五聲亡角悲民流。
太嘗為我一揮手,呼天搶地愁復(fù)愁。
君是當(dāng)年侍從者,出入嘗陪八駿馬。
十三官拜羽林郎,二十戰(zhàn)酣涿鹿野。
一自龍髯不及攀,豐湖一曲遂棲閒。
樂器不同微子抱,淋鈴難見上皇還。
此琴寶惜宜加厚,列朝恩在宮商間。
安得翔鳳入君手,更召太嘗至窗牖。
一奏當(dāng)令白鵠翔,再彈會見神龍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