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李章武
李竦
李端
李端臨
李端卿
李端民
李端生
李端甫
李竹所
李竺勛
李符
李符清
李筠仙
李簡
李籍
李素
李素(冰心
李綖
李縠
李繁昌
李約
李純甫
李綱
李紓
李紱
李紳
李紹興
李紹宗
李經(jīng)
李經(jīng)垓
精選古詩
詩挽史魏公
詩挽陳提刑
謝殿撰挽詞二首
吳知府挽詩三首
王大卿挽詞三首
為王師宣子壽
次韻李太博書羽扇亭二首
再韻謝晁郎中二首
古詩名句
北郭月初上,江橋策杖還
天空秋影澹,風定市聲閑
隱隱漁家火,遙遙湖上山
沿緣獨歸去,門巷未曾關
急箭光陰逼歲除,大江消息近何如
四方多難頻憂國,百事難為且讀書
種柳未成元亮宅,入山曾挽鮑宣車
陽和欲轉(zhuǎn)梅花放,悵望春風到草廬
查古詩
搜索
綠綺琴歌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羅浮四月春泉決,流出千溪萬溪雪。
豐湖浩渺連空天,鴛鴦鸂鶒紛明滅。
主人漢代執(zhí)金吾,歸筑樓臺半在湖。
桂棹湖南邀宋玉,銀箏湖北奏羅敷。
顧謂雙鬟陳綠綺,一時賓客皆傾耳。
言是中書鄺子琴,珠徽如月寒光起。
梅花千片斷龍鱗,沉香一節(jié)燒鸞尾。
制自唐朝武德年,隱隱金書御璽連。
毅皇親向?qū)m中選,賜與劉卿世世傳。
中書乃自劉家得,似捧烏號淚沾臆。
珍重君王手澤馀,大弦小弦日拂拭
。
時飛纖指理南風,彷佛重華見顏色。
自從朔騎圍三城,中書奉使歸籌兵。
日與元戎親矢石,時將彩筆作戈旌。
雙闕恨屯回紇馬,六龍愁在亞夫營。
城陷中書義不辱,抱琴西向蒼梧哭。
稽康既絕太平引,伯喈亦斷清溪曲。
一縷腸縈寡女絲,三年血變鐘山玉。
可憐此琴遂流落,龍唇鳳嗉歸沙漠。
蔡女胡笳相慘凄,王昭琵琶共蕭索。
嘆君高義贖茲琴,黃金如山難比心。
我友忠魂今有托,先朝法物不同沉。
我昔山東見翔鳳,念是威皇手所弄。
復從太嘗見賜琴,一朝開元舊供奉。
背有崇禎玉璽留,五聲亡角悲民流。
太嘗為我一揮手,呼天搶地愁復愁。
君是當年侍從者,出入嘗陪八駿馬。
十三官拜羽林郎,二十戰(zhàn)酣涿鹿野。
一自龍髯不及攀,豐湖一曲遂棲閒。
樂器不同微子抱,淋鈴難見上皇還。
此琴寶惜宜加厚,列朝恩在宮商間。
安得翔鳳入君手,更召太嘗至窗牖。
一奏當令白鵠翔,再彈會見神龍吼。
詩句欣賞
MORE+
彤云極目忘歸路,野菊離離無數(shù)花
出處:
重陽與諸友游圭峰二首時聞邊報
作者:
陶益
朝代:
明
船上三更后,天邊一雁過
出處:
聞雁
作者:
陶益
朝代:
明
遠聲聞浦口,清影落漁蓑
出處:
聞雁
作者:
陶益
朝代:
明
故國猶憐汝,他鄉(xiāng)更奈何
出處:
聞雁
作者:
陶益
朝代:
明
因之感同氣,惆悵向煙波
出處:
聞雁
作者:
陶益
朝代:
明
秋風掀野寺,秋雨暝山城
出處:
小金山風雨阻舟越二日喜晴
作者:
陶益
朝代:
明
信宿舟仍滯,羈危夢亦驚
出處:
小金山風雨阻舟越二日喜晴
作者:
陶益
朝代:
明
花魁紅葉定,羽客縞衣明
出處:
小金山風雨阻舟越二日喜晴
作者:
陶益
朝代:
明
天色今將好,江潮莫待平
出處:
小金山風雨阻舟越二日喜晴
作者:
陶益
朝代:
明
路入商山幾度春,棋聲隱隱隔紅塵
出處:
題四誥圖
作者:
陶益
朝代:
明
科頭箕踞者誰子,恐惹儲皇人問津
出處:
題四誥圖
作者:
陶益
朝代:
明
滿徑秋風動藥欄,菊花何事故開難
出處:
重陽雅集次韻答黃臞?譚天池二先生
作者:
陶益
朝代:
明
不緣九日頻催句,那得詩人會掃壇
出處:
重陽雅集次韻答黃臞?譚天池二先生
作者:
陶益
朝代:
明
睡鴨吐煙浮小篆,飛鴻排陣破輕寒
出處:
重陽雅集次韻答黃臞?譚天池二先生
作者:
陶益
朝代:
明
山齋酒熟長宜醉,莫把茱萸著意看
出處:
重陽雅集次韻答黃臞?譚天池二先生
作者:
陶益
朝代:
明
悠悠江上水,軋軋江心櫓
出處:
念行客
作者:
陶益
朝代:
明
櫓去遠不聞,水青長自睹
出處:
念行客
作者:
陶益
朝代:
明
感此傷離別,凄凄對南浦
出處:
念行客
作者:
陶益
朝代:
明
行客將焉如,官河楊柳舞
出處:
念行客
作者:
陶益
朝代:
明
雪消遙望五云深,萬里尋春到棗林
出處:
棗林閘除夕
作者:
陶益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豐湖浩渺連空天,鴛鴦鸂鶒紛明滅。
主人漢代執(zhí)金吾,歸筑樓臺半在湖。
桂棹湖南邀宋玉,銀箏湖北奏羅敷。
顧謂雙鬟陳綠綺,一時賓客皆傾耳。
言是中書鄺子琴,珠徽如月寒光起。
梅花千片斷龍鱗,沉香一節(jié)燒鸞尾。
制自唐朝武德年,隱隱金書御璽連。
毅皇親向?qū)m中選,賜與劉卿世世傳。
中書乃自劉家得,似捧烏號淚沾臆。
珍重君王手澤馀,大弦小弦日拂拭。
時飛纖指理南風,彷佛重華見顏色。
自從朔騎圍三城,中書奉使歸籌兵。
日與元戎親矢石,時將彩筆作戈旌。
雙闕恨屯回紇馬,六龍愁在亞夫營。
城陷中書義不辱,抱琴西向蒼梧哭。
稽康既絕太平引,伯喈亦斷清溪曲。
一縷腸縈寡女絲,三年血變鐘山玉。
可憐此琴遂流落,龍唇鳳嗉歸沙漠。
蔡女胡笳相慘凄,王昭琵琶共蕭索。
嘆君高義贖茲琴,黃金如山難比心。
我友忠魂今有托,先朝法物不同沉。
我昔山東見翔鳳,念是威皇手所弄。
復從太嘗見賜琴,一朝開元舊供奉。
背有崇禎玉璽留,五聲亡角悲民流。
太嘗為我一揮手,呼天搶地愁復愁。
君是當年侍從者,出入嘗陪八駿馬。
十三官拜羽林郎,二十戰(zhàn)酣涿鹿野。
一自龍髯不及攀,豐湖一曲遂棲閒。
樂器不同微子抱,淋鈴難見上皇還。
此琴寶惜宜加厚,列朝恩在宮商間。
安得翔鳳入君手,更召太嘗至窗牖。
一奏當令白鵠翔,再彈會見神龍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