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蔣易
蔣春霖
蔣晉
蔣晞顏
蔣景祁
蔣晱
蔣智由
蔣曰綸
蔣曰豫
蔣本璋
蔣本生
蔣梅邊
蔣夢蘭
蔣夢炎
蔣楛
蔣概
蔣氏
蔣氏(元葵女
蔣永修
蔣沄
蔣泩
蔣浩
蔣渙
蔣深
蔣湘南
蔣湘垣
蔣湘城
蔣湘培
蔣湘墉
蔣溥
精選古詩
談經次韻夏編修
送楊志行赴閩海照磨效其體
送涂君歸浙
贈人求賻
江西秋闈分韻
雪谷早行為張允中作
次韻楊司業(yè)
湖口阻風登江磯山觀濤
古詩名句
交酬以言,爰獲所好
昔在宣圣,揭訓垂則
綱宏目詳,昭在簡冊
厥中恪如,貫乎顯微
厥應晰如,燭時之幾
幾審于精,以臧其用
用利德崇,罔間動靜
顏氏博約,圣蘊以傳
查古詩
搜索
后割肉詩為汪孝婦作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新婦前割肉,割肉為翁痡。
翁苦膈食人,腹中粒米無。
門前十萬寇,殺人肝腦涂。
無從乞針藥,鬼伯方嗚嗚。
救死何所有,所有惟肌膚。
翁命系新婦,氣絕只須臾
。
抽刀向左臂,雖羸猶膏腴。
一臠大逾寸,重可二十銖。
非方亦非圓,圭璧良不殊。
血裹若絳雪,猩猩紅不如。
聶切作和羹,翁食能無馀。
胸膈忽蕩開,病瘳不待晡。
賊眾聞卻走,毋犯孝婦閭。
鄰里競來視,各請翁所需。
饋食悉精美,饜飫翁不臞。
夫時在邗溝,親友皆來趨。
夫名以婦知,稱婦因稱夫。
不知夫視婦,芬芳長與俱。
無何先朝露,夫溘歸黃壚。
訃聞不欲生,欲殉憂諸孤。
呱呱尚可棄,堂上有舅姑。
舅姑豈盤石,身衰同秋蒲。
匍匐靈柩前,奠饌無蒸雛。
抽刀再割肉,右臂白如瓠。
左臂創(chuàng)末平,刀口成癰疽。
療翁未死前,割肉猶不辜。
夫既已奄逝,割肉何所圖。
肉豈驚精丸,刀圭魂昭蘇。
三日茍不生,神即幽酆都。
割之等泥土,祗自戕羅敷。
念己活君舅,天理庶不誣。
為夫惜一臠,恩義何次且。
報生復報死,所捐非全軀。
腥臊不足食,差勝充庖廚。
皇天令不死,五十猶勤劬。
二男已成立,干祿知讀書。
母肉尚馀幾,一身半菀枯。
在母如鴻毛,寧如慘自屠。
在舅如泰山,返魂因彼姝。
在夫即牲牷,肥腯逾羊酥。
吁嗟夫在外,不得親口珠。
尊章與藁砧,骨肉何親疏。
九泉歆此羹,味淡同瓜菹。
十年不同食,所嗜忘其初。
忍死更幾時,同穴寧踟躕。
為壽詎忍言,兒女徒歡娛。
未忘至百歲,蜉蝣歸其居。
詩句欣賞
MORE+
俯仰懷舊京,徘徊望北闕
出處:
登石頭城同李伯襄宮詹
作者:
李云龍
朝代:
明
天上逢故人,濟我巨川楫
出處:
登石頭城同李伯襄宮詹
作者:
李云龍
朝代:
明
江山申獨往,風水成利涉
出處:
登石頭城同李伯襄宮詹
作者:
李云龍
朝代:
明
共此云濤壯,各吐中懷烈
出處:
登石頭城同李伯襄宮詹
作者:
李云龍
朝代:
明
背棹指石城,登艫盼燕月
出處:
登石頭城同李伯襄宮詹
作者:
李云龍
朝代:
明
感念平生親,遙遙在天末
出處:
登石頭城同李伯襄宮詹
作者:
李云龍
朝代:
明
多謝關山云,早晚遲于發(fā)
出處:
登石頭城同李伯襄宮詹
作者:
李云龍
朝代:
明
玉帳迎春發(fā),翩翩向海東
出處:
楊元孺都督移鎮(zhèn)狼山招集海珠寺即席贈別
作者:
李云龍
朝代:
明
桃花初躍馬,楊葉待彎弓
出處:
楊元孺都督移鎮(zhèn)狼山招集海珠寺即席贈別
作者:
李云龍
朝代:
明
兩岸牙旗影,中流畫角風
出處:
楊元孺都督移鎮(zhèn)狼山招集海珠寺即席贈別
作者:
李云龍
朝代:
明
息徒雙樹下,揖客一尊同
出處:
楊元孺都督移鎮(zhèn)狼山招集海珠寺即席贈別
作者:
李云龍
朝代:
明
劍喜雌雄合,詩誇競病工
出處:
楊元孺都督移鎮(zhèn)狼山招集海珠寺即席贈別
作者:
李云龍
朝代:
明
停箏佇素月,把酒送歸鴻
出處:
楊元孺都督移鎮(zhèn)狼山招集海珠寺即席贈別
作者:
李云龍
朝代:
明
淮海長天外,滄溟一望通
出處:
楊元孺都督移鎮(zhèn)狼山招集海珠寺即席贈別
作者:
李云龍
朝代:
明
先聲播狼島,清嘯徹蛟宮
出處:
楊元孺都督移鎮(zhèn)狼山招集海珠寺即席贈別
作者:
李云龍
朝代:
明
鵝鸛呼天外,黿鼉拜浪中
出處:
楊元孺都督移鎮(zhèn)狼山招集海珠寺即席贈別
作者:
李云龍
朝代:
明
滄溟從此去,鵬路正無窮
出處:
楊元孺都督移鎮(zhèn)狼山招集海珠寺即席贈別
作者:
李云龍
朝代:
明
長堤帶清流,迤邐未肯畢
出處:
汪士衡中秘招同阮光祿黃符卿諸公集寤園
作者:
李云龍
朝代:
明
悠然縱遠目,已覺幽意溢
出處:
汪士衡中秘招同阮光祿黃符卿諸公集寤園
作者:
李云龍
朝代:
明
木末涌菌閣,琪林隱蘭室
出處:
汪士衡中秘招同阮光祿黃符卿諸公集寤園
作者:
李云龍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翁苦膈食人,腹中粒米無。
門前十萬寇,殺人肝腦涂。
無從乞針藥,鬼伯方嗚嗚。
救死何所有,所有惟肌膚。
翁命系新婦,氣絕只須臾。
抽刀向左臂,雖羸猶膏腴。
一臠大逾寸,重可二十銖。
非方亦非圓,圭璧良不殊。
血裹若絳雪,猩猩紅不如。
聶切作和羹,翁食能無馀。
胸膈忽蕩開,病瘳不待晡。
賊眾聞卻走,毋犯孝婦閭。
鄰里競來視,各請翁所需。
饋食悉精美,饜飫翁不臞。
夫時在邗溝,親友皆來趨。
夫名以婦知,稱婦因稱夫。
不知夫視婦,芬芳長與俱。
無何先朝露,夫溘歸黃壚。
訃聞不欲生,欲殉憂諸孤。
呱呱尚可棄,堂上有舅姑。
舅姑豈盤石,身衰同秋蒲。
匍匐靈柩前,奠饌無蒸雛。
抽刀再割肉,右臂白如瓠。
左臂創(chuàng)末平,刀口成癰疽。
療翁未死前,割肉猶不辜。
夫既已奄逝,割肉何所圖。
肉豈驚精丸,刀圭魂昭蘇。
三日茍不生,神即幽酆都。
割之等泥土,祗自戕羅敷。
念己活君舅,天理庶不誣。
為夫惜一臠,恩義何次且。
報生復報死,所捐非全軀。
腥臊不足食,差勝充庖廚。
皇天令不死,五十猶勤劬。
二男已成立,干祿知讀書。
母肉尚馀幾,一身半菀枯。
在母如鴻毛,寧如慘自屠。
在舅如泰山,返魂因彼姝。
在夫即牲牷,肥腯逾羊酥。
吁嗟夫在外,不得親口珠。
尊章與藁砧,骨肉何親疏。
九泉歆此羹,味淡同瓜菹。
十年不同食,所嗜忘其初。
忍死更幾時,同穴寧踟躕。
為壽詎忍言,兒女徒歡娛。
未忘至百歲,蜉蝣歸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