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邵緝
邵自華
邵自昌
邵自鎮(zhèn)
邵蕓
邵瑩
邵葆祺
邵葆醇
邵謁
邵輶
邵辰煥
邵迎
邵遠平
邵錫榮
邵錦潮
邵長蘅
邵陵
邵雍
邵齊燾
鄒一桂
鄒之麟
鄒乾樞
鄒云城
鄒亮
鄒佩蘭
鄒儒
鄒元標
鄒兌金
鄒升
鄒升恒
精選古詩
防寇
盜起
花當
內(nèi)直遇雪
入朝遇雨
將雪有懷
冬月
秋雨
古詩名句
我是荔枝仙,何人解漫得
朝看亦南山,暮看亦南山
南山長不老,聊以永君年
萬株松上花,千日杯中酒
兒孫戲膝前,一舞一回壽
水白端陽色,梅紅嶺上花
春風迎度馬,秋月候歸槎
御史鐵為肝,張秦掛舌端
查古詩
搜索
崇禎皇帝御琴歌
作者:
陳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夏后嶧陽桐不貢,周王岐山久無鳳。
鳳去桐枯未足愁,哀弦萬古堪悲慟。
悲慟兮如何,先皇琴兮小臣歌。
小臣生在南邊鄙,身比爨桐心不死。
莫提長劍定三關(guān),聊抱孤琴游萬里。
瞻孝陵兮聆高廟之景鐘,望煤山兮泣烈皇之遺弓。
吊金戈于漠北,翻碧簡于山東。
山東濟南李家名,家藏百琴傾百城。
百琴一一囊且匣,出匣開囊一琴使人驚。
鐘山玉暉九寡珥,古來稀有此光晶。
腹中?文翔鳳名,龍唇鳳沼文相生。
曾經(jīng)烈皇親手撫,真龍手中翔鳳舞。
甲申三月便殿中,七弦自斷琴心苦。
八音遏密兆此時,四海傷心惜明主。
嗚呼烈皇御極十七載,祖宗全盛金甌在。
外圖政教務嚴明,內(nèi)覽詩書備文采
。
上有君兮下無臣,宮弦張兮商弦改。
聞有能琴楊太常,烈皇禮之如師襄。
承恩別有一琴賜,得與翔鳳相回翔。
一自烈皇登遐去,太常抱琴山澤藏。
終身感恩成樂章,恭貯賜琴居草堂。
虞帝薰風寂蒲阪,皇英瑤瑟怨瀟湘。
天下臣民如寡鵠,長卿莫奏鳳求凰。
神京既不守,寶器將何依。
弦歌鄒魯近,毋乃鳳凰飛。
將軍披鐵鎧,文士拂金徽。
共苦兵戈際,誰知律呂微。
烈皇安兮琴肅肅,臣不及鈞天侍宴調(diào)絲竹。
烈皇怒兮琴轟轟,臣愿得揮云撥霧揚天聲。
但愿見舞階格苗之干羽,不羨彼登樓下鳳之瑤笙。
臣拜御琴長加額,歸告當年碎琴客。
安得普天知此音,中和樂奏無兵革。
詩句欣賞
MORE+
一區(qū)金地萬山中,丹梯鎖斷紅塵路
出處:
初入鼎湖賦事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鐘磬出林天籟空,松杉匝地秋聲聚
出處:
初入鼎湖賦事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磴轉(zhuǎn)羊腸過九回,石橫虹影凡三度
出處:
初入鼎湖賦事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芒鞋踏破嶺頭云,鐵缽饒?zhí)绞腥?/a>
出處:
初入鼎湖賦事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隔山隱隱有人聲,舉頭乍與孤僧遇
出處:
初入鼎湖賦事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手攜杖笠摘茶回,相呼相喚同歸去
出處:
初入鼎湖賦事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白犬林間不吠人,玄豹山中方澤霧
出處:
初入鼎湖賦事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三堂寂歷四門開,百萬人天擁調(diào)御
出處:
初入鼎湖賦事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孤峰頂上鐵浮屠,多寶莊嚴萬德具
出處:
初入鼎湖賦事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七層六面面一燈,燈燈相映交回互
出處:
初入鼎湖賦事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天花天樂下香臺,設利流輝遍贍部
出處:
初入鼎湖賦事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夜來寶鏡出匣光,高掛東山無影樹
出處:
初入鼎湖賦事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一時龍象斫額看,爭向指中尋顧兔
出處:
初入鼎湖賦事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無端笑倒老瞿曇,直下金輪行七步
出處:
初入鼎湖賦事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大家稽首大法王,不辨龍蛇與緇素
出處:
初入鼎湖賦事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歸堂坐愛月孤明,板響鐘鳴天又曙
出處:
初入鼎湖賦事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起來卻與老僧期,策杖前峰觀瀑布
出處:
初入鼎湖賦事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水簾朝捲風雨生,石發(fā)晴梳魚蛤露
出處:
初入鼎湖賦事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坐久不知云出門,百衲驚寒毛發(fā)豎
出處:
初入鼎湖賦事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山窮水盡悄無人,側(cè)耳如聞隔溪語
出處:
初入鼎湖賦事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鳳去桐枯未足愁,哀弦萬古堪悲慟。
悲慟兮如何,先皇琴兮小臣歌。
小臣生在南邊鄙,身比爨桐心不死。
莫提長劍定三關(guān),聊抱孤琴游萬里。
瞻孝陵兮聆高廟之景鐘,望煤山兮泣烈皇之遺弓。
吊金戈于漠北,翻碧簡于山東。
山東濟南李家名,家藏百琴傾百城。
百琴一一囊且匣,出匣開囊一琴使人驚。
鐘山玉暉九寡珥,古來稀有此光晶。
腹中?文翔鳳名,龍唇鳳沼文相生。
曾經(jīng)烈皇親手撫,真龍手中翔鳳舞。
甲申三月便殿中,七弦自斷琴心苦。
八音遏密兆此時,四海傷心惜明主。
嗚呼烈皇御極十七載,祖宗全盛金甌在。
外圖政教務嚴明,內(nèi)覽詩書備文采。
上有君兮下無臣,宮弦張兮商弦改。
聞有能琴楊太常,烈皇禮之如師襄。
承恩別有一琴賜,得與翔鳳相回翔。
一自烈皇登遐去,太常抱琴山澤藏。
終身感恩成樂章,恭貯賜琴居草堂。
虞帝薰風寂蒲阪,皇英瑤瑟怨瀟湘。
天下臣民如寡鵠,長卿莫奏鳳求凰。
神京既不守,寶器將何依。
弦歌鄒魯近,毋乃鳳凰飛。
將軍披鐵鎧,文士拂金徽。
共苦兵戈際,誰知律呂微。
烈皇安兮琴肅肅,臣不及鈞天侍宴調(diào)絲竹。
烈皇怒兮琴轟轟,臣愿得揮云撥霧揚天聲。
但愿見舞階格苗之干羽,不羨彼登樓下鳳之瑤笙。
臣拜御琴長加額,歸告當年碎琴客。
安得普天知此音,中和樂奏無兵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