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鄭同玄
鄭名卿
鄭君老
鄭啟
鄭吾民
鄭周
鄭周卿
鄭善夫
鄭善玉
鄭嘉
鄭國藩
鄭國輔
鄭城某
鄭域
鄭士奇
鄭士懿
鄭士洪
鄭壬
鄭大惠
鄭大樞
鄭大謨
鄭天錫
鄭奉天
鄭奎
鄭奎光
鄭奎妻
鄭如蘭
鄭如幾
鄭如恭
鄭如松
精選古詩
題張仲賢贈言卷軸
送李巨源幕賓二十五韻
贈葉璧山十八韻
送鄒山長
和譚茶運浙東行韻兼寄周運判父子
題陸孔昭菊逸齋
代送王鵬舉之茅山
和李景暉上灘歌
古詩名句
縱能躲得春相覓,可能躲得覓春人?
穴處崖居水作鄰,日暮天寒翠竹深
我除君外誰堪覓?更除我外誰覓君
相對猶能兩笑言,渾無一句與情關
此心悵似焚馀燭,火滅煙消淚未乾
人已枯燈樹枯木,當時衰颯兩扶將;搖搖扶入斜陽里,緩緩相扶向北邙
已缺羹湯況藥湯,辭家我更似蓬翔
尚能乞汝扶翁住,那識扶翁去北邙
查古詩
搜索
大觀太清樓二王法帖歌為山陰張爾唯作
作者:
錢謙益
朝代:
明末清初
神霄天子恢皇綱,重鐫閣帖煥寶章。
干戈久忘熙陵績,圖書欲壓淳化藏。
侍書著摹換鉤拓,太師京識新褫裝。
太清危樓切霄漢,乙夜御覽回虹光。
大觀承平過星紀,宣和版蕩垂靖康。
聲明文物歸松漢,翰林子墨炎昆岡。
馳載唐碑失定武,氈裹周鼓殘岐陽。
冊府秘閣俱已矣,長沙戲魚徒相望。
新絳燥筆改東庫,亮字損本來榷場。
二府拜賜傳掌故,三館審定看堵墻。
良常新銘不在世,羽陵舊蠹余幾行。
君從何處購此本,右軍墨跡兼小王。
續(xù)帖真成廿卷羨,萬簽何似二本良。
墨華晶光出匱紙,筆陣折抹生鋒芒。
晴窗臨摹挾飛動,棐幾展玩鋪云肪。
裂紋木直非剝損,檈痕銀錠誰低昂。
從今鑒定歸米薛,不收慰問嗤梁唐。
但看鸞翱與鳳翥,焉用冷金并硬黃。
嗚呼此本不易得,摩挲使我神慘傷。
自從京闕睹戎馬,又使館門淪滄桑。
人間西清熸禁苑,天上東壁埋文昌。
橐駝交跡踐竹素,牛馬漬汗沉縹緗
。
甲衣狼藉剔鈿錦,炮車迸裂窮琳瑯。
游家《蘭亭》填爨下,褚摹禊帖擲道旁。
魯公《孝經(jīng)》《麻姑》字,兒童插標叫市坊。
卷軸遑惜三千富,款書寧數(shù)丈二長。
白麻何處博青縹,碧箋翻喜歸黃腸。
奇哉一本獨完好,豈無六丁下取將。
展卷俄驚褾識改,開奩先嗅古墨香。
印縫無煩辨分剪,破體仍與論偏旁。
何年瓦官閣鴟吻,有客山陰搜屋梁。
玉躞金題閟惜重,褚妍歐怪空煇煌。
已堪唐陵比玉匣,重許漠室開珠囊。
傷心《西升》失至寶,漫眼《東觀》欲發(fā)狂。
吾家圓印銘忠孝,長依《書史》緘篋箱。
作歌無才繼《石鼓》,閣筆再拜朝墨皇。
詩句欣賞
MORE+
秋信誰家先一旬,哀弦欲絕黯傷神
出處:
新雁
作者:
李宗祎
朝代:
清
關山斷夢初黃葉,時節(jié)驚心又白蘋
出處:
新雁
作者:
李宗祎
朝代:
清
湘水淺寒無睡夜,衡陽涼月未歸人
出處:
新雁
作者:
李宗祎
朝代:
清
南來枉訴羈愁苦,我已天涯十載身
出處:
新雁
作者:
李宗祎
朝代:
清
匣鐵淪精銹碧苔,黑陰天遣出塵來
出處:
讀心史
作者:
李宗祎
朝代:
清
毫端蘭氣含秋烈,夢里梅花冒劫開
出處:
讀心史
作者:
李宗祎
朝代:
清
卷土心灰悲北狩,禮魂聲慘接西臺
出處:
讀心史
作者:
李宗祎
朝代:
清
洪荒十點孤臣淚,莫誤遺山野史才
出處:
讀心史
作者:
李宗祎
朝代:
清
蹉跎閒歲月,往事不堪論
出處:
有感
作者:
吳保初
朝代:
清
豈意終天恨,翻因受國恩
出處:
有感
作者:
吳保初
朝代:
清
修名愁未立,先業(yè)必思存
出處:
有感
作者:
吳保初
朝代:
清
讀史懷韓范,忠清遺子孫
出處:
有感
作者:
吳保初
朝代:
清
門前曠幽矚,春風吹裳衣
出處:
春日遣懷
作者:
吳保初
朝代:
清
四顧何蕭條,鳥語相婓婓
出處:
春日遣懷
作者:
吳保初
朝代:
清
原上滋青草,游子殊未歸
出處:
春日遣懷
作者:
吳保初
朝代:
清
俯仰復三嘆,徘徊久瞻睎
出處:
春日遣懷
作者:
吳保初
朝代:
清
相思在長道,之子與我違
出處:
春日遣懷
作者:
吳保初
朝代:
清
蘿徑自岑寂,孤琴為誰揮
出處:
春日遣懷
作者:
吳保初
朝代:
清
余懷局未展,斯世將焉依
出處:
春日遣懷
作者:
吳保初
朝代:
清
朝飲木蘭露,夕采北山薇
出處:
春日遣懷
作者:
吳保初
朝代:
清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干戈久忘熙陵績,圖書欲壓淳化藏。
侍書著摹換鉤拓,太師京識新褫裝。
太清危樓切霄漢,乙夜御覽回虹光。
大觀承平過星紀,宣和版蕩垂靖康。
聲明文物歸松漢,翰林子墨炎昆岡。
馳載唐碑失定武,氈裹周鼓殘岐陽。
冊府秘閣俱已矣,長沙戲魚徒相望。
新絳燥筆改東庫,亮字損本來榷場。
二府拜賜傳掌故,三館審定看堵墻。
良常新銘不在世,羽陵舊蠹余幾行。
君從何處購此本,右軍墨跡兼小王。
續(xù)帖真成廿卷羨,萬簽何似二本良。
墨華晶光出匱紙,筆陣折抹生鋒芒。
晴窗臨摹挾飛動,棐幾展玩鋪云肪。
裂紋木直非剝損,檈痕銀錠誰低昂。
從今鑒定歸米薛,不收慰問嗤梁唐。
但看鸞翱與鳳翥,焉用冷金并硬黃。
嗚呼此本不易得,摩挲使我神慘傷。
自從京闕睹戎馬,又使館門淪滄桑。
人間西清熸禁苑,天上東壁埋文昌。
橐駝交跡踐竹素,牛馬漬汗沉縹緗。
甲衣狼藉剔鈿錦,炮車迸裂窮琳瑯。
游家《蘭亭》填爨下,褚摹禊帖擲道旁。
魯公《孝經(jīng)》《麻姑》字,兒童插標叫市坊。
卷軸遑惜三千富,款書寧數(shù)丈二長。
白麻何處博青縹,碧箋翻喜歸黃腸。
奇哉一本獨完好,豈無六丁下取將。
展卷俄驚褾識改,開奩先嗅古墨香。
印縫無煩辨分剪,破體仍與論偏旁。
何年瓦官閣鴟吻,有客山陰搜屋梁。
玉躞金題閟惜重,褚妍歐怪空煇煌。
已堪唐陵比玉匣,重許漠室開珠囊。
傷心《西升》失至寶,漫眼《東觀》欲發(fā)狂。
吾家圓印銘忠孝,長依《書史》緘篋箱。
作歌無才繼《石鼓》,閣筆再拜朝墨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