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釋遇安
釋遇昌
釋遇臻
釋遇賢
釋道?
釋道丘
釋道東
釋道舉
釋道乾
釋道光
釋道全
釋道沖
釋道初
釋道印
釋道和
釋道圓
釋道寧
釋道安
釋道完
釋道寶
釋道川
釋道常
釋道平
釋道昌
釋道樞
釋道楷
釋道濟
釋道淵
釋道潛
釋道猷
精選古詩
暮春同鄧君肅陳垣卿黃幼章陳士鵠梁仲登集黎惟仁山樓
餞叔寶約游羅浮答詩促之
梅花賦別贈黎惟仁之京
同楊祠部懋功游摩訶庵
除夕過黎惟敬宅守歲
集梁思伯宅送黎惟敬得空字
盧允傳同過舍弟肇恩野人廬
重陽前一日過歐崙山館中談西樵之勝分韻得風(fēng)字
古詩名句
霜風(fēng)蕭颯催寒早,籬菊開殘渚蓮老
京華有客歸故鄉(xiāng),弟兄愴別長安道
天倫氣義最相親,官舍優(yōu)游過十春
只耽風(fēng)雨連床好,其柰湖山入夢頻
囊中拂拭雙龍劍,耿耿晴虹吐光焰
當(dāng)年俱自延津來,臨別殷勤看不厭
太阿精采如龍泉,暫時分去無深憐
由來神物易變化,會合還思到九天
查古詩
搜索
雪蓬為盛行之作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雪蓬老人瘦且清,前身想只梅花精。
墨梅一寫幾千萬,雞林交趾知其名。
南京小兒不曉事,相逢盡喚梅先生
。
一蓬有屋鳳城里,土脊茅檐竹椽子。
蝸牛半角祗藏頭,我為量之剛丈許。
不題偃月晝錦堂,扁作雪蓬聊爾耳。
北風(fēng)大雪五尺深,無限傍人愁壓死。
老人高坐方掀髯,大叫狂歌對兒女。
大兒捧筆婦捧觴,一醉梅花三百紙。
籬邊竹樹往往佳,萬個弓弰千鼠尾。
忽然幾處鼎石根,便是懸崖活梅樹。
此時天趣不可當(dāng),誰人肯許同清狂。
花光補之己非敵,當(dāng)時空有王元章。
定山先生無一好,雪蓬老人當(dāng)笑倒。
只有區(qū)區(qū)觀物亭,半庭茂叔窗前草。
詩句欣賞
MORE+
彩筆乾坤誰大雅,青衫吳越盡名流
出處:
中秋夜司馬汪公招同吳越諸名士湖上玩月得秋字
作者:
胡應(yīng)麟
朝代:
明
何當(dāng)醉逐群公去,十二瑤臺次第游
出處:
中秋夜司馬汪公招同吳越諸名士湖上玩月得秋字
作者:
胡應(yīng)麟
朝代:
明
滿坐青山照習(xí)池,上公攜客共含卮
出處:
十六夜喻別駕邀同汪公重集俞園得池字
作者:
胡應(yīng)麟
朝代:
明
中天月色重圓夜,大海潮痕乍落時
出處:
十六夜喻別駕邀同汪公重集俞園得池字
作者:
胡應(yīng)麟
朝代:
明
杖擲廣寒銀闕近,杯傾河漢玉輪遲
出處:
十六夜喻別駕邀同汪公重集俞園得池字
作者:
胡應(yīng)麟
朝代:
明
當(dāng)筵觸目俱名勝,爛醉高陽白接?
出處:
十六夜喻別駕邀同汪公重集俞園得池字
作者:
胡應(yīng)麟
朝代:
明
十里長橋跨水涯,狂呼明月醉流霞
出處:
是夕邦相以公事先行余同司馬移舟六橋布王昆山人席堤上澄湖月色萬頃如晝簫管間作諸君劇歡丙夜乃返
作者:
胡應(yīng)麟
朝代:
明
平湖影落虹千丈,遠岫光飛雪萬家
出處:
是夕邦相以公事先行余同司馬移舟六橋布王昆山人席堤上澄湖月色萬頃如晝簫管間作諸君劇歡丙夜乃返
作者:
胡應(yīng)麟
朝代:
明
映席楓杉俱錦樹,回船葭菼半瑤華
出處:
是夕邦相以公事先行余同司馬移舟六橋布王昆山人席堤上澄湖月色萬頃如晝簫管間作諸君劇歡丙夜乃返
作者:
胡應(yīng)麟
朝代:
明
洞庭秋色饒相似,莫把云門異代誇
出處:
是夕邦相以公事先行余同司馬移舟六橋布王昆山人席堤上澄湖月色萬頃如晝簫管間作諸君劇歡丙夜乃返
作者:
胡應(yīng)麟
朝代:
明
豪氣曾聞百尺樓,重看下榻自南州
出處:
陳觀察留飲賦贈
作者:
胡應(yīng)麟
朝代:
明
雙懸斧鉞名山色,獨坐樓船大海流
出處:
陳觀察留飲賦贈
作者:
胡應(yīng)麟
朝代:
明
絕頂云霞藏雁宕,中天雷電掛龍湫
出處:
陳觀察留飲賦贈
作者:
胡應(yīng)麟
朝代:
明
探奇不淺王郎興,瓢笠能容次第游
出處:
陳觀察留飲賦贈
作者:
胡應(yīng)麟
朝代:
明
華星明月遍西園,皂蓋追隨識大藩
出處:
七月望抵武林陸履素使君招集湖上樂人周生瑾者年少善歌酒酣持扇索題即席涂抹四韻
作者:
胡應(yīng)麟
朝代:
明
南國風(fēng)流周小史,東吳才望陸平原
出處:
七月望抵武林陸履素使君招集湖上樂人周生瑾者年少善歌酒酣持扇索題即席涂抹四韻
作者:
胡應(yīng)麟
朝代:
明
朱弦度曲飛霜麗,玉局觀棋墜露繁
出處:
七月望抵武林陸履素使君招集湖上樂人周生瑾者年少善歌酒酣持扇索題即席涂抹四韻
作者:
胡應(yīng)麟
朝代:
明
夾岸芙蕖千萬朵,歸來何異宿桃源
出處:
七月望抵武林陸履素使君招集湖上樂人周生瑾者年少善歌酒酣持扇索題即席涂抹四韻
作者:
胡應(yīng)麟
朝代:
明
珠簾十二鎖蘭苕,一樹亭亭碎月?lián)u
出處:
秋夜集程仲凱玉樹亭同梅太符羅高君作
作者:
胡應(yīng)麟
朝代:
明
貝葉恍疑天竺寺,瓊花如睹廣陵橋
出處:
秋夜集程仲凱玉樹亭同梅太符羅高君作
作者:
胡應(yīng)麟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墨梅一寫幾千萬,雞林交趾知其名。
南京小兒不曉事,相逢盡喚梅先生。
一蓬有屋鳳城里,土脊茅檐竹椽子。
蝸牛半角祗藏頭,我為量之剛丈許。
不題偃月晝錦堂,扁作雪蓬聊爾耳。
北風(fēng)大雪五尺深,無限傍人愁壓死。
老人高坐方掀髯,大叫狂歌對兒女。
大兒捧筆婦捧觴,一醉梅花三百紙。
籬邊竹樹往往佳,萬個弓弰千鼠尾。
忽然幾處鼎石根,便是懸崖活梅樹。
此時天趣不可當(dāng),誰人肯許同清狂。
花光補之己非敵,當(dāng)時空有王元章。
定山先生無一好,雪蓬老人當(dāng)笑倒。
只有區(qū)區(qū)觀物亭,半庭茂叔窗前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