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唐禹
唐秩
唐稚松
唐穆
唐籊
唐繼祖
唐績
唐群英
唐耜
唐肅
唐胄
唐致政
唐舟
唐良驥
唐藝孫
唐芑
唐芳第
唐英
唐菆
唐蘊(yùn)貞
唐觀
唐觀復(fù)
唐詩
唐詢
唐贊袞
唐遠(yuǎn)悊
唐遘
唐金
唐鑒
唐錫晉
精選古詩
粟塘雜詩二首其一
粟塘雜詩二首其二
春日偶成
讀項羽本紀(jì)
宿灘頭坪
次蕭湘雁韻
上巳
浪吟
古詩名句
長途足無力,憂來郁忡忡
知音有顏李,跡異心自同
題詩謝不敏,恢量還當(dāng)容
象魏臨丹闕,鉤陳直紫微
蜿蜒扶日上,夭矯挾云飛
望拜千官集,柔懷萬國歸
春班隨仗入,午漏隔花稀
晃朗金銀氣,昭回黼黻衣
查古詩
搜索
南京大司寇周莊懿公挽詩
作者:
倪岳
朝代:
明
蒼姬初肇姓,陽曲始分支。
簪紱家聲遠(yuǎn),松筠骨相奇。
泮宮虬在蟄,鄉(xiāng)榜鳳來儀。
宦跡驚鵬徙,文名憶駿馳。
遂聯(lián)青瑣籍,真授白云司。
被賜逢康伯,無冤付釋之。
平反用輕典,推鞫盡單詞。
執(zhí)法何曾刻,存仁豈但慈。
圣皇更化日,司寇拜官時。
殊擢由公論,孤忠結(jié)主知。
老成符大用,謹(jǐn)厚見優(yōu)為。
懇款惟謀國,辛勤復(fù)賑饑。
柏臺廑簡命,斧扆慰疇咨。
公庾豐新積,留都肅舊規(guī)。
三遷權(quán)益重,八座位偏宜。
總憲平如水,持衡信若蓍。
貫城星采淡,嘉石露華滋。
惠澤人皆洽,雄才世共推。
勛庸端可紀(jì),度量詎能窺。
縱獄追唐史,封山陋漢祠。
乞休雖屢屢,倚注正孜孜。
裕后非他術(shù),承休并美姿。
庭階茁蘭桂,伯仲協(xié)塤篪。
身向清朝健,心于暮景怡。
抗章還自切,解組未為遲。
北覲終吾事,南歸遂所期。
潁中歐相逸,洛下潞公嬉。
大嚼仍加飯,微疴忽問醫(yī)。
謝安才夢酉,傅說竟騎箕。
未滿群生望,徒傷一老遺。
恤隆天府詔,訃動士林悲。
白壁終成瘞,青山不費貲。
孤卿傳顯謚,太史樹穹碑。
夙荷通家愛,長懷共里私。
賓筵三爵又,客路片帆隨。
后進(jìn)深蒙誨,前修素愿師。
幾年嗟遠(yuǎn)別,終夕系遐思。
太息音容隔,無從涕泗垂。
不堪千古恨,聊托五言詩
。
何日經(jīng)佳兆,臨風(fēng)酹一卮。
詩句欣賞
MORE+
投志西來宗,無念以為寶
出處:
壽吳東溟先生七十
作者:
高攀龍
朝代:
明
觀空覺諸妄,薶照澹自保
出處:
壽吳東溟先生七十
作者:
高攀龍
朝代:
明
平生經(jīng)苦辛,未嘗入懷袌
出處:
壽吳東溟先生七十
作者:
高攀龍
朝代:
明
理得身世寬,戰(zhàn)勝顏色好
出處:
壽吳東溟先生七十
作者:
高攀龍
朝代:
明
持此入無窮,長隨天地老
出處:
壽吳東溟先生七十
作者:
高攀龍
朝代:
明
秋至林薄佳,幽人自怡悅
出處:
送辰州守瞿元立
作者:
高攀龍
朝代:
明
閒尋山中侶,偶坐松下石
出處:
送辰州守瞿元立
作者:
高攀龍
朝代:
明
一酌清冷泉,滌茲當(dāng)午熱
出處:
送辰州守瞿元立
作者:
高攀龍
朝代:
明
自馀無一事,于性有至適
出處:
送辰州守瞿元立
作者:
高攀龍
朝代:
明
云胡同心人,簡書迫行役
出處:
送辰州守瞿元立
作者:
高攀龍
朝代:
明
我欲賦招隱,言念斯民厄
出處:
送辰州守瞿元立
作者:
高攀龍
朝代:
明
以君之操持,所至有膏澤
出處:
送辰州守瞿元立
作者:
高攀龍
朝代:
明
囂訟可不聽,兇惡當(dāng)斬絕
出處:
送辰州守瞿元立
作者:
高攀龍
朝代:
明
六言舊王章,勿惜時提挈
出處:
送辰州守瞿元立
作者:
高攀龍
朝代:
明
誠然振五品,何必恃三尺
出處:
送辰州守瞿元立
作者:
高攀龍
朝代:
明
郡齋有馀閒,即是林間客
出處:
送辰州守瞿元立
作者:
高攀龍
朝代:
明
得意且歸來,共泛五湖碧
出處:
送辰州守瞿元立
作者:
高攀龍
朝代:
明
長林寒風(fēng)厚,斗室霜氣侵
出處:
蔡觀察貽余禪衣成夜坐詩寄謝
作者:
高攀龍
朝代:
明
珍重故人惠,有衣亦可衾
出處:
蔡觀察貽余禪衣成夜坐詩寄謝
作者:
高攀龍
朝代:
明
中夜每起坐,春溫解重陰
出處:
蔡觀察貽余禪衣成夜坐詩寄謝
作者:
高攀龍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簪紱家聲遠(yuǎn),松筠骨相奇。
泮宮虬在蟄,鄉(xiāng)榜鳳來儀。
宦跡驚鵬徙,文名憶駿馳。
遂聯(lián)青瑣籍,真授白云司。
被賜逢康伯,無冤付釋之。
平反用輕典,推鞫盡單詞。
執(zhí)法何曾刻,存仁豈但慈。
圣皇更化日,司寇拜官時。
殊擢由公論,孤忠結(jié)主知。
老成符大用,謹(jǐn)厚見優(yōu)為。
懇款惟謀國,辛勤復(fù)賑饑。
柏臺廑簡命,斧扆慰疇咨。
公庾豐新積,留都肅舊規(guī)。
三遷權(quán)益重,八座位偏宜。
總憲平如水,持衡信若蓍。
貫城星采淡,嘉石露華滋。
惠澤人皆洽,雄才世共推。
勛庸端可紀(jì),度量詎能窺。
縱獄追唐史,封山陋漢祠。
乞休雖屢屢,倚注正孜孜。
裕后非他術(shù),承休并美姿。
庭階茁蘭桂,伯仲協(xié)塤篪。
身向清朝健,心于暮景怡。
抗章還自切,解組未為遲。
北覲終吾事,南歸遂所期。
潁中歐相逸,洛下潞公嬉。
大嚼仍加飯,微疴忽問醫(yī)。
謝安才夢酉,傅說竟騎箕。
未滿群生望,徒傷一老遺。
恤隆天府詔,訃動士林悲。
白壁終成瘞,青山不費貲。
孤卿傳顯謚,太史樹穹碑。
夙荷通家愛,長懷共里私。
賓筵三爵又,客路片帆隨。
后進(jìn)深蒙誨,前修素愿師。
幾年嗟遠(yuǎn)別,終夕系遐思。
太息音容隔,無從涕泗垂。
不堪千古恨,聊托五言詩。
何日經(jīng)佳兆,臨風(fēng)酹一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