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張思濟
張思齊
張怡然
張恒潤
張恨水
張恩準
張恩泳
張恪
張恭
張惇
張惟中
張惟赤
張惠卿
張惠言
張慎儀
張慥
張憬
張懋勛
張戒
張所學
張扆
張才翁
張擴
張擴廷
張承
張抃
張抑
張掄
張拙
張拭
精選古詩
方逢原借示方干先生詩以集句詩贈之其二
方逢原借示方干先生詩以集句詩贈之其三
方逢原借示方干先生詩以集句詩贈之其四
方逢原借示方干先生詩以集句詩贈之其五
戲張?zhí)煊X其一
戲張?zhí)煊X其二
八音詩呈諸公
再賦
古詩名句
難記取,當年心事,而今都化仙洲
驀地江南人老,笑青衫鏡里,意氣全收
墻頭銹侵鮫鞘,悔叫吳鉤
燈昏夜帳,聽床陰,蟲語幽幽
耽睡穩(wěn)、誰家啼鳥,醒時人若虛舟
伏城暗雨飛來,柔條競向風前折
輕煙漾瓦,江船拋浪,星萍執(zhí)別
銹染危欄,孤燈罩我,冷愁如鐵
查古詩
搜索
為孫宗禮題畫
作者:
張寧
朝代:
明
巍峨泰岳當空起,齊魯蒼茫青未已。
東連奎壁下平林,白石神雞鳴濼水。
近峰砥柱高插天,遠山如礪含蒼煙。
就中絕壁千萬仞,青蘿紫蔓垂飛泉。
上方樓閣凌霄漢,疊榭回廊環(huán)赤岸。
檜柏陰森灝氣深,杉松半映嵐光見。
依微下界入芳蹊,蹊上人家四望迷。
樹影匝檐晴亦雨,鳥聲當戶歇還啼。
野橋鳴瀨通幽谷,小徑荒涼閉茆屋。
屋底幽人不出門,十年心事書千束。
清風明月澹悠悠,野鶴林猿寂寞秋。
英華不與世同泯,意氣直欲窮冥搜。
云雷一旦生林壑,鳳翼騰霄虬奮角。
石田花野跡蕭疏,青瑣黃門事軒豁。
自從恩譴賦西行,萬里關河百感生。
落日咸陽一回首,盡是鄉(xiāng)山離別情。
今年天上陽春布,賜歸卻踏來時路。
舊游松菊未全蕪,去日門墻尚如故。
北山何必誚移文,南畝還應臥白云。
曉雨移舟鷗近渚,晚涼開圃鹿成群。
從來宦達憐長往,得失榮枯共蕭爽。
白璧終藏志已非,赤松相候真成妄。
君不見鄭子真,平生散逸無懷民
。
又不見賀季真,鑒湖一曲辭朝紳。
窮通出處只如此,高尚豈必雙朱輪。
古人風致何殊絕,昭代求賢甚如渴。
彥博衰微尚入朝,仲舒老去猶持節(jié)。
重來事業(yè)不須期,招隱詩成欲寄遲。
亂峰殘雪梅花夜,好憶咸陽西去時。
詩句欣賞
MORE+
牽裾盼我早歸來
出處:
浣溪紗
作者:
吳昌綬
朝代:
近現(xiàn)代
自愛折花休倚檻,好教拜月試當階
出處:
浣溪紗
作者:
吳昌綬
朝代:
近現(xiàn)代
羅衣戲蝶替親裁
出處:
浣溪紗
作者:
吳昌綬
朝代:
近現(xiàn)代
翠袖嬌扶,紅闌暖熨,新詞慣唱疏影
出處:
東風第一枝·次半唐老人味梨集壬辰二月與況夔生劉伯崇聯(lián)句韻
作者:
吳昌綬
朝代:
近現(xiàn)代
東風未放春酣,南枝又添香冷
出處:
東風第一枝·次半唐老人味梨集壬辰二月與況夔生劉伯崇聯(lián)句韻
作者:
吳昌綬
朝代:
近現(xiàn)代
珠妍玉瘦,羨花底、并禽棲暝
出處:
東風第一枝·次半唐老人味梨集壬辰二月與況夔生劉伯崇聯(lián)句韻
作者:
吳昌綬
朝代:
近現(xiàn)代
奈別來、江國蕭疏,喚起羅浮人醒
出處:
東風第一枝·次半唐老人味梨集壬辰二月與況夔生劉伯崇聯(lián)句韻
作者:
吳昌綬
朝代:
近現(xiàn)代
釵索卸、夜窗初靜
出處:
東風第一枝·次半唐老人味梨集壬辰二月與況夔生劉伯崇聯(lián)句韻
作者:
吳昌綬
朝代:
近現(xiàn)代
車轂轉、歸裝勸整
出處:
東風第一枝·次半唐老人味梨集壬辰二月與況夔生劉伯崇聯(lián)句韻
作者:
吳昌綬
朝代:
近現(xiàn)代
輸他畫里真真,消受盛名鼎鼎
出處:
東風第一枝·次半唐老人味梨集壬辰二月與況夔生劉伯崇聯(lián)句韻
作者:
吳昌綬
朝代:
近現(xiàn)代
一枝折寄,應念我、天涯愁并
出處:
東風第一枝·次半唐老人味梨集壬辰二月與況夔生劉伯崇聯(lián)句韻
作者:
吳昌綬
朝代:
近現(xiàn)代
問甚時、染卻鉛華,去泛五湖艇
出處:
東風第一枝·次半唐老人味梨集壬辰二月與況夔生劉伯崇聯(lián)句韻
作者:
吳昌綬
朝代:
近現(xiàn)代
玉押金泥字字珍
出處:
鷓鴣天·滬上見管仲姬書心經冊,高僅二寸,廣寸許,細楷如黍米精絕。后題云:長生禪院比丘尼覺因募裝觀音圣像圓滿,屬書心經,納諸藏中,因為焚香沐手書此,至正二年八月朔日。管道升敬識。與閨人各臨一本,賦此代跋
作者:
吳昌綬
朝代:
近現(xiàn)代
鷗波仙耦艷題名
出處:
鷓鴣天·滬上見管仲姬書心經冊,高僅二寸,廣寸許,細楷如黍米精絕。后題云:長生禪院比丘尼覺因募裝觀音圣像圓滿,屬書心經,納諸藏中,因為焚香沐手書此,至正二年八月朔日。管道升敬識。與閨人各臨一本,賦此代跋
作者:
吳昌綬
朝代:
近現(xiàn)代
茂漪自擅簪花格,笑倒靈飛倩紹京
出處:
鷓鴣天·滬上見管仲姬書心經冊,高僅二寸,廣寸許,細楷如黍米精絕。后題云:長生禪院比丘尼覺因募裝觀音圣像圓滿,屬書心經,納諸藏中,因為焚香沐手書此,至正二年八月朔日。管道升敬識。與閨人各臨一本,賦此代跋
作者:
吳昌綬
朝代:
近現(xiàn)代
新月滿,妙香清
出處:
鷓鴣天·滬上見管仲姬書心經冊,高僅二寸,廣寸許,細楷如黍米精絕。后題云:長生禪院比丘尼覺因募裝觀音圣像圓滿,屬書心經,納諸藏中,因為焚香沐手書此,至正二年八月朔日。管道升敬識。與閨人各臨一本,賦此代跋
作者:
吳昌綬
朝代:
近現(xiàn)代
一龕供養(yǎng)祝長生
出處:
鷓鴣天·滬上見管仲姬書心經冊,高僅二寸,廣寸許,細楷如黍米精絕。后題云:長生禪院比丘尼覺因募裝觀音圣像圓滿,屬書心經,納諸藏中,因為焚香沐手書此,至正二年八月朔日。管道升敬識。與閨人各臨一本,賦此代跋
作者:
吳昌綬
朝代:
近現(xiàn)代
蓮花莊里扁舟去,繡佛鈔經好結鄰
出處:
鷓鴣天·滬上見管仲姬書心經冊,高僅二寸,廣寸許,細楷如黍米精絕。后題云:長生禪院比丘尼覺因募裝觀音圣像圓滿,屬書心經,納諸藏中,因為焚香沐手書此,至正二年八月朔日。管道升敬識。與閨人各臨一本,賦此代跋
作者:
吳昌綬
朝代:
近現(xiàn)代
院本雙鉤翻畫稿
出處:
蝶戀花·舊藏林天素絹本畫幅,作鉤勒設色花鳥,題云:景麗春華,一枝穩(wěn)寄,物猶如此,而況于人乎。蘭窗無事,作此寫意。知我者諒之。林雪凡。三十二字一行。下鈐林雪天素二印。夙好蒐集勝朝以來文人才媛諸名跡。流風余韻,多可憙者。此幀尤所愛玩。壬辰忽失之,極意蹤跡不可得。荏苒數(shù)載,時時往來于懷,追省舊事,因成此詞,以存一段因緣。劍返延津,或非無日,聊自慰其惓惓而已
作者:
吳昌綬
朝代:
近現(xiàn)代
搦管沈吟,獨自含愁袌
出處:
蝶戀花·舊藏林天素絹本畫幅,作鉤勒設色花鳥,題云:景麗春華,一枝穩(wěn)寄,物猶如此,而況于人乎。蘭窗無事,作此寫意。知我者諒之。林雪凡。三十二字一行。下鈐林雪天素二印。夙好蒐集勝朝以來文人才媛諸名跡。流風余韻,多可憙者。此幀尤所愛玩。壬辰忽失之,極意蹤跡不可得。荏苒數(shù)載,時時往來于懷,追省舊事,因成此詞,以存一段因緣。劍返延津,或非無日,聊自慰其惓惓而已
作者:
吳昌綬
朝代:
近現(xiàn)代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東連奎壁下平林,白石神雞鳴濼水。
近峰砥柱高插天,遠山如礪含蒼煙。
就中絕壁千萬仞,青蘿紫蔓垂飛泉。
上方樓閣凌霄漢,疊榭回廊環(huán)赤岸。
檜柏陰森灝氣深,杉松半映嵐光見。
依微下界入芳蹊,蹊上人家四望迷。
樹影匝檐晴亦雨,鳥聲當戶歇還啼。
野橋鳴瀨通幽谷,小徑荒涼閉茆屋。
屋底幽人不出門,十年心事書千束。
清風明月澹悠悠,野鶴林猿寂寞秋。
英華不與世同泯,意氣直欲窮冥搜。
云雷一旦生林壑,鳳翼騰霄虬奮角。
石田花野跡蕭疏,青瑣黃門事軒豁。
自從恩譴賦西行,萬里關河百感生。
落日咸陽一回首,盡是鄉(xiāng)山離別情。
今年天上陽春布,賜歸卻踏來時路。
舊游松菊未全蕪,去日門墻尚如故。
北山何必誚移文,南畝還應臥白云。
曉雨移舟鷗近渚,晚涼開圃鹿成群。
從來宦達憐長往,得失榮枯共蕭爽。
白璧終藏志已非,赤松相候真成妄。
君不見鄭子真,平生散逸無懷民。
又不見賀季真,鑒湖一曲辭朝紳。
窮通出處只如此,高尚豈必雙朱輪。
古人風致何殊絕,昭代求賢甚如渴。
彥博衰微尚入朝,仲舒老去猶持節(jié)。
重來事業(yè)不須期,招隱詩成欲寄遲。
亂峰殘雪梅花夜,好憶咸陽西去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