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唐樂宇
唐人機軸
唐人鑒
唐介
唐從龍
唐仲冕
唐仲友
唐仲溫
唐伯元
唐佐
唐允甲
唐元
唐元楫
唐元觀
唐元齡
唐光
唐冕
唐勛
唐圭璋
唐培士
唐士恥
唐備
唐天麟
唐奎
唐姬
唐婉
唐子壽
唐子真
唐字
唐孫華
精選古詩
自電白至海安其五
自電白至海安其六
自電白至海安其七
自電白至海安其八
自電白至海安其九
自電白至海安其十
瓊南雜詠其一
瓊南雜詠其二
古詩名句
薄暮方舟集,芙蓉次第尋
臺驚浮水面,亭似壓波心
雅稱苕川釣,偏宜笠澤吟
浮休定何日,一壑暢幽襟
湖上暮云稠,青絲蕩碧油
移舟過巨石,浮筏向中流
擬作張騫泛,真同郭泰游
余將挈佳麗,日醉大堤頭
查古詩
搜索
袁氏族譜詩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生民之初自古先,林林棼棼天壤間。
后來作者有圣賢,制為氏族分姻?。
猶慮后世昧本源,復著譜牒存簡編。
袁氏之先何蟬嫣,宣仲起家初氏轅。
固為博士經(jīng)術(shù)專,盎一名絲或氏爰。
不知何年定為袁,邵公登用遘時艱。
垂紳正笏立朝端,九重倚賴四海安。
魏晉而下亦有年,代不乏人秉貞堅。
石頭忠節(jié)貫九泉,九原不死愧褚淵。
恕巳殉唐尤可憐,功在社稷垂不刊。
滋為唐相有圭田,請立家廟嚴豆籩。
子孫似續(xù)遂綿延,散居四方日以蕃。
鄞邑之族自宋遷,近代復有玉堂仙。
奕葉業(yè)儒操槧鉛,珙究六籍益覃研。
自惟受姓歲二千,譜牒散軼伊誰愆。
乃述所聞手自箋,尚病簡略弗克全。
我言禹功始浚川,放諸四海乃滔天
。
春秋書法得牽聯(lián),如彼瓜瓞方綿綿。
枝牽蔓引相攀援,后人繼承能勉旃。
一傳可至千百傳,我作歌詩知其然,子孫世守如真詮。
詩句欣賞
MORE+
云栽露種元相異,雨驟風狂奈爾何
出處:
孫塘秀才以芍藥二枝見贈走筆奉謝
作者:
邊貢
朝代:
明
長安日日走塵沙,春盡多時不見花
出處:
孫塘秀才以芍藥二枝見贈走筆奉謝
作者:
邊貢
朝代:
明
蒲州公子能相送,醉倒東山處士家
出處:
孫塘秀才以芍藥二枝見贈走筆奉謝
作者:
邊貢
朝代:
明
白馬香風度落花,絳桃秾李避妍華
出處:
贈楊撫軍
作者:
邊貢
朝代:
明
長安陌上歸來晚,笑指龍樓是外家
出處:
贈楊撫軍
作者:
邊貢
朝代:
明
艾家河邊蒲葉長,扁舟昨日過端陽
出處:
五月六日柬孔倅
作者:
邊貢
朝代:
明
荊南客路千馀里,回首銅臺亦故鄉(xiāng)
出處:
五月六日柬孔倅
作者:
邊貢
朝代:
明
燕市分攜十七春,白門相見白頭新
出處:
金陵逢方日升
作者:
邊貢
朝代:
明
鳳凰樓畔含香侶,江海飄零有幾人
出處:
金陵逢方日升
作者:
邊貢
朝代:
明
玉藕根移玉井高,感君分贈謝君勞
出處:
東園徐君送藕栽戲呈短句兼求碧桃
作者:
邊貢
朝代:
明
書生見慣秋江色,且向名園問碧桃
出處:
東園徐君送藕栽戲呈短句兼求碧桃
作者:
邊貢
朝代:
明
睡起看圖氣未降,丹青誰有筆如杠
出處:
題扇寄錢畫士
作者:
邊貢
朝代:
明
欲煩畫我茅亭下,靜數(shù)飛帆涉大江
出處:
題扇寄錢畫士
作者:
邊貢
朝代:
明
兩家兒女對船窗,學語真同乳燕雙
出處:
睡起口號戲呈黎仰止
作者:
邊貢
朝代:
明
日午夢回成一莞,不知身世在清江
出處:
睡起口號戲呈黎仰止
作者:
邊貢
朝代:
明
遠攜尊酒惠山來,夢草情牽對月杯
出處:
題菊贈俞國聲歸無錫次韻
作者:
邊貢
朝代:
明
云際忍聽雙雁別,水邊愁見一帆開
出處:
題菊贈俞國聲歸無錫次韻
作者:
邊貢
朝代:
明
京國論交記往年,城南風景夢依然
出處:
寄呂思泉次韻
作者:
邊貢
朝代:
明
春江未卜看花地,秋水空歌伐木篇
出處:
寄呂思泉次韻
作者:
邊貢
朝代:
明
宋臺梁館暮霜馀,野色蒼茫擁使車
出處:
次韻梧山中丞寄別東塘侍史八首
作者:
邊貢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后來作者有圣賢,制為氏族分姻?。
猶慮后世昧本源,復著譜牒存簡編。
袁氏之先何蟬嫣,宣仲起家初氏轅。
固為博士經(jīng)術(shù)專,盎一名絲或氏爰。
不知何年定為袁,邵公登用遘時艱。
垂紳正笏立朝端,九重倚賴四海安。
魏晉而下亦有年,代不乏人秉貞堅。
石頭忠節(jié)貫九泉,九原不死愧褚淵。
恕巳殉唐尤可憐,功在社稷垂不刊。
滋為唐相有圭田,請立家廟嚴豆籩。
子孫似續(xù)遂綿延,散居四方日以蕃。
鄞邑之族自宋遷,近代復有玉堂仙。
奕葉業(yè)儒操槧鉛,珙究六籍益覃研。
自惟受姓歲二千,譜牒散軼伊誰愆。
乃述所聞手自箋,尚病簡略弗克全。
我言禹功始浚川,放諸四海乃滔天。
春秋書法得牽聯(lián),如彼瓜瓞方綿綿。
枝牽蔓引相攀援,后人繼承能勉旃。
一傳可至千百傳,我作歌詩知其然,子孫世守如真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