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朱斗文
朱方增
朱方藹
朱旂
朱無瑕
朱日新
朱時敏
朱曠
朱昂
朱昆田
朱昌祚
朱昌頤
朱明之
朱昱
朱晝
朱顯
朱顯之
朱晉
朱晞顏
朱晦
朱景文
朱景獻
朱景玄
朱景英
朱景行
朱景陽
朱曰藩
朱曾傳
朱曾敬
朱服
精選古詩
悼陳冕
與鄺筠巢求蘭
次韻王樂用僉憲見寄
題李子長畫
外祖父無子以侄孫林廣為后廣之曾大父以一身兼兩戎籍不能辦而一之為子孫世役久之業(yè)盡人亡惟有廣耳有司今又以廣補北京鎮(zhèn)南衛(wèi)伍自是而后林氏子孫在新會者無孑遺矣丘隴之守委之誰耶予力不能振之賦二詩贈廣庶有識而憐之者
贈劉別駕肅庵解官歸永豐
得廷實報定山謝事歸憶東白仲昭諸先生有作
答張梧州書中議李世卿人物莊定山出處熊御史薦剡所及
古詩名句
冠裳猶未忝,刀鋸更何言
尚想紛鉤射,當時下殿奔
不成悲鮑永,詎敢哭陳蕃
士有平陵義,文招屈子魂
黃蒿歌逼仄,白日些煩冤
席帽三山市,輿尸百草根
長時深露,何地剪春幡
密網(wǎng)蠲中葉,新祠起斷原
查古詩
搜索
題王生瞻云圖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王郎家住越水東,讀書養(yǎng)母越山中。
一朝薦書上藩府,捧檄又逐西征鴻。
去年將命來霅水,日日思親春云起。
今年重到霅水頭,看云思親雙淚流。
自言少小失所怙,鞠育恩深賴慈母。
母兮孝養(yǎng)猶有時,父兮一別終天悲。
當年兵塵暗廣路,大母年高發(fā)垂素。
山中一月食無魚,日夕臨流心獨苦。
跰足弗憚百里遙,六月火云天宇高。
鮮鱗深甕貯江水,赪肩赤日行蓬蒿。
中途潦水深莫涉,咫尺蒼茫失舟楫。
解衣抱甕身與俱,甕沉鱗躍身為魚。
天高茫茫誰與訴,此水終年有人渡。
我聞此語心孔悲,天道幽遠諒有知。
君不聞姜孝子,舍側雙魚出江水。
又不聞王休徵,天寒解衣魚出冰。
當時傳信書太史,至今孝感人間稱。
百年幾人稱孝子,九原有知猶不死。
古來上壽無百年,紛紛泯沒誰與傳。
王郎有父亦有母,母今白頭稱節(jié)婦。
一門孝節(jié)世所無,教子復有瞻云圖。
我作歌詩徵不誣,他日太史春秋書
。
詩句欣賞
MORE+
澤應沾草木,光自吐云煙
出處:
太保劉文安公挽詩十詠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已給東園器,仍分少府錢
出處:
太保劉文安公挽詩十詠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南陽有原氏,不得擅新阡
出處:
太保劉文安公挽詩十詠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帝念桓榮逝,沾衣命禮曹
出處:
太保劉文安公挽詩十詠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恩從上冢極,名以授書高
出處:
太保劉文安公挽詩十詠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令子馀三鼎,孤卿自七牢
出處:
太保劉文安公挽詩十詠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君看潞水畔,流澤尚滔滔
出處:
太保劉文安公挽詩十詠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生存公望郁,老去國恩加
出處:
太保劉文安公挽詩十詠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蜜作尚書印,黃頒保相麻
出處:
太保劉文安公挽詩十詠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帝綸昭似日,云錦爛生花
出處:
太保劉文安公挽詩十詠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視草當年地,題名醉墨斜
出處:
太保劉文安公挽詩十詠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甲第饒清宛,荒墳自北邙
出處:
太保劉文安公挽詩十詠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幾人喬太尉,能托蔡中郎
出處:
太保劉文安公挽詩十詠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云擁螭頭石,星回?尾章
出處:
太保劉文安公挽詩十詠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臥觀三日者,祇有一歐陽
出處:
太保劉文安公挽詩十詠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誰道衡門后,文章滿漢廷
出處:
太保劉文安公挽詩十詠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禪辭中使問,汾曲帝王聽
出處:
太保劉文安公挽詩十詠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一代尊遺墨,千秋讓汗青
出處:
太保劉文安公挽詩十詠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絕憐揚子易,只擬覆人瓶
出處:
太保劉文安公挽詩十詠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八座今何限,千秋幾盛名
出處:
太保劉文安公挽詩十詠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一朝薦書上藩府,捧檄又逐西征鴻。
去年將命來霅水,日日思親春云起。
今年重到霅水頭,看云思親雙淚流。
自言少小失所怙,鞠育恩深賴慈母。
母兮孝養(yǎng)猶有時,父兮一別終天悲。
當年兵塵暗廣路,大母年高發(fā)垂素。
山中一月食無魚,日夕臨流心獨苦。
跰足弗憚百里遙,六月火云天宇高。
鮮鱗深甕貯江水,赪肩赤日行蓬蒿。
中途潦水深莫涉,咫尺蒼茫失舟楫。
解衣抱甕身與俱,甕沉鱗躍身為魚。
天高茫茫誰與訴,此水終年有人渡。
我聞此語心孔悲,天道幽遠諒有知。
君不聞姜孝子,舍側雙魚出江水。
又不聞王休徵,天寒解衣魚出冰。
當時傳信書太史,至今孝感人間稱。
百年幾人稱孝子,九原有知猶不死。
古來上壽無百年,紛紛泯沒誰與傳。
王郎有父亦有母,母今白頭稱節(jié)婦。
一門孝節(jié)世所無,教子復有瞻云圖。
我作歌詩徵不誣,他日太史春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