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奚商衡
奚球
奚賈
奚錚
奧敦周卿
奧魯赤
奭良
如蘭
如愚
如愚居士
如曉
如松
如滿
如禪師
如阜
妙嚴
妙信
妙復
妙女
妙惠
妙普庵主
妙湛
姑蘇女子
姚?
姚世鑒
姚世鈞
姚世鈺
姚東
姚中
姚云
精選古詩
二月六日偕善先羅照磨游武夷舟中有作其三
送陳進善偕趙憲郎之浙西
題劉子靜叢芳堂詩卷后
寄王達善山長
寄程叔固其一
寄程叔固其二
題橫野樓
寄吳子靜先生
古詩名句
雨過琴聲冷,風回鶴夢長
說來稱自得,搔首問羲皇
休說川南僻,山川亦可探
天炎冬不冷,人語久能諳
路灑車前雨,晴分嶺上嵐
相喧苛政解,竊恐是譏談
辛酸何介意,吾自適吾窩
迎檻花爭發(fā),窺簾鳥作歌
查古詩
搜索
壽雙桂天公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震旦秪林秋近晚,雙桂花開方爛熳。
閻浮變作荊棘叢,雙桂清陰遍洞中。
洞中主人誰氏子,今古蟠根千歲李。
淵源家學五千言,十八破家無一字。
無端闖入雜華林,破顏微笑逢知音。
三登九上渾閒事,一見愚關便息心。
汾陽不肯保福莫,趙州八十猶行腳。
吾師出處邁前賢,流水行云無住著。
廿年寄跡古虞園,十字街頭深閉門。
菩提樹下恣游戲,自稱獦獠真兒孫。
祖父閒田半稂莠,忍俊旁觀甘袖手。
金徽玉局伴奚囊,掃蕩聲聞舊窠臼。
借問春秋今幾何,百歲光陰強半過。
一吸西江乾到底,豈知東海有風波。
風靜波恬孤月現(xiàn),大通煙雨遙相見。
我住鵝潭師住城,一口金針三尺線。
鴛鴦繡出自天然,舉似時人多不薦。
請師繡作優(yōu)曇花,清光一道凌紫霞。
請師繡作無影樹,覿面金風全體露
。
請師繡作五色云,光華復旦咸氤氳。
請師繡作白傘蓋,遍覆大千無內外。
我亦當時學繡人,粗繒大布不知貧。
自笑年年壓金線,袖攜刀尺向東鄰。
何似天孫得天巧,七襄云錦人間少。
天衣裁就奉天親,頂髻花冠長不老。
天師翁,天師翁,心靈手敏誠化工。
更憑繡作日面佛,千古萬古揚宗風。
詩句欣賞
MORE+
飲露身何潔,吟風韻更長
出處:
畫蟬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斜陽千萬樹,無處避螳螂
出處:
畫蟬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拔翠五云中,擎天不計功
出處:
題天柱山圖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誰能凌絕頂,看取日升東
出處:
題天柱山圖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杜宇聲聲喚客愁,故園何處此登樓
出處:
暮春感懷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落花飛絮成春夢,剩水殘山異昔游
出處:
暮春感懷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歌扇多情明月在,舞衣無跡彩云收
出處:
暮春感懷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東皇去后韶華盡,老圃寒香別有秋
出處:
暮春感懷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四十無聞懶慢身,放情丘壑任天真
出處:
暮春感懷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悠悠往事杯中物,赫赫時名扇外塵
出處:
暮春感懷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短策看云松寺晚,疏簾聽雨草堂春
出處:
暮春感懷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山花水鳥皆知己,百遍相過不厭頻
出處:
暮春感懷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畸烏壓營營作聲,紅光紫電圍金鉦
出處:
玩鞭亭
作者:
張憲
朝代:
元末明初
黃須小龍馬上笑,白首饑豺夢里驚
出處:
玩鞭亭
作者:
張憲
朝代:
元末明初
老奴怒擲珊瑚枕,追兵起合琉璃井
出處:
玩鞭亭
作者:
張憲
朝代:
元末明初
巴馬東歸疾似風,道傍遺糞如冰冷
出處:
玩鞭亭
作者:
張憲
朝代:
元末明初
健兒空玩七寶鞭,荊臺老姥功誰傳?
出處:
玩鞭亭
作者:
張憲
朝代:
元末明初
昨夜西湖月色多,照見郎君金叵羅
出處:
和西湖竹枝詞
作者:
曹睿
朝代:
元末明初
明朝江頭放船去,江亭風雨奈君何
出處:
和西湖竹枝詞
作者:
曹睿
朝代:
元末明初
八月桐江曲,青蘋未著花
出處:
舟次嚴灘
作者:
金涓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閻浮變作荊棘叢,雙桂清陰遍洞中。
洞中主人誰氏子,今古蟠根千歲李。
淵源家學五千言,十八破家無一字。
無端闖入雜華林,破顏微笑逢知音。
三登九上渾閒事,一見愚關便息心。
汾陽不肯保福莫,趙州八十猶行腳。
吾師出處邁前賢,流水行云無住著。
廿年寄跡古虞園,十字街頭深閉門。
菩提樹下恣游戲,自稱獦獠真兒孫。
祖父閒田半稂莠,忍俊旁觀甘袖手。
金徽玉局伴奚囊,掃蕩聲聞舊窠臼。
借問春秋今幾何,百歲光陰強半過。
一吸西江乾到底,豈知東海有風波。
風靜波恬孤月現(xiàn),大通煙雨遙相見。
我住鵝潭師住城,一口金針三尺線。
鴛鴦繡出自天然,舉似時人多不薦。
請師繡作優(yōu)曇花,清光一道凌紫霞。
請師繡作無影樹,覿面金風全體露。
請師繡作五色云,光華復旦咸氤氳。
請師繡作白傘蓋,遍覆大千無內外。
我亦當時學繡人,粗繒大布不知貧。
自笑年年壓金線,袖攜刀尺向東鄰。
何似天孫得天巧,七襄云錦人間少。
天衣裁就奉天親,頂髻花冠長不老。
天師翁,天師翁,心靈手敏誠化工。
更憑繡作日面佛,千古萬古揚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