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于太夫人劉氏
于始瞻
于季子
于學(xué)謐
于宗瑛
于定國
于尹躬
于巽
于式敷
于式枚
于志寧
于慎行
于懿
于成龍
于房
于振
于敏中
于敖
于昌壽
于曉霞
于未
于本大
于本大妻
于格
于武陵
于氏(滄州
于潔
于漣
于源
于演
精選古詩
題畫竹
廣西義寧令倪懋公盡難詩
題觀海圖為張同年蔚千作
寄年家子毛秋岑兼廣其意
為蔚千張同年壽
題喬兆三觀荷小照
題蔚千荷庭其二
浩歌
古詩名句
江山修以邈,寸心詎能違
南山亦有蕨,北山亦有薇
不見夷齊子,嘆息將安歸
滄海何年落南浦,芳草碧盡綠苔古
俄攜春色帝城來,共駕長虹擊鼉鼓
青山拂袖玄猿呼,白波搖空怪龍舞
黑云一片落吾杯,馬上行人怨風(fēng)雨
烱烱晨星稀復(fù)稀,明月滿天垂紫薇
查古詩
搜索
題東華侄詩文集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生子不愿為腐儒,尋行數(shù)墨成蠹魚。
教子莫教治生產(chǎn),求田問宅徒守株。
君不見渥洼龍種千里足,高視闊步陵天衢。
安能俛首隨款段,血汗伏櫪悲鹽車。
憶我伯兄九谷子,先世分室城東居。
一朝落地為兄弟,先后雁行如貫珠。
七歲同師授章句,八歲九歲能操觚。
十歲為文學(xué)聲律,弟兄唱和無時無。
大庭廣眾弄柔翰,滿堂賓客爭稱譽(yù)。
伯翁我翁莞爾笑,私心相慶陽謙虛。
我年十三舉博士,自誇逸足能先驅(qū)。
須臾陽九天改步,儒冠高掛歸田廬。
伯兄十五始入學(xué),一舉再舉登賢書。
兄年十九我十八,從此出處天淵殊。
兄方及弟兩出宰,廿年不調(diào)思?xì)w與。
我年四十入山去,終老不材如大樗。
殊涂同轍各有以,蓋棺事定當(dāng)何如。
伯兄不死賴有子,快哉一馬生三駒。
中間神駿不可測,少不相從東郡趨。
有時繞膝聞詩禮,有時出郭隨蹇驢。
有時承歡郯子國,有時定省來姑蘇。
孺子可教更可畏,制義帖括寧區(qū)區(qū)。
吟詩直欲祖風(fēng)雅,初盛為主中晚奴。
文章寢食飽秦漢,三唐兩宋皆皮膚。
而翁所學(xué)有真訣,心傳口授無精粗。
小子狂簡志高遠(yuǎn),良玉未及分瑕瑜。
秋風(fēng)颯颯樹不靜,廢書讀禮日月徂。
太初堂上見手澤,白門城外聞啼烏。
故園歸去問封樹,總角今來成丈夫。
我時臥病一百日,朝來起坐須持扶。
歸人解裝席未煖,聞我老病深嗟吁。
自攜詩卷過橋去,行吟直到南山隅。
吟聲未歇履聲近,病夫下榻開繩樞。
入門再拜誰家子,諦視方知封與胡。
去日垂垂髫夾囟,歸時鬑鬑微有須。
去日斑衣事兒戲,歸時博帶飄長裾。
人生少壯會如此,使我日暮悲窮涂。
問子來意胡為乎,袖中有物能卷舒。
瑯玕出手光照席,索我落筆為點污。
我身既隱文何有,汝言可采良不誣
。
開卷一唱復(fù)三嘆,掩卷大聲還疾呼。
九谷子,九谷子,有子如此道不孤,有子如此道不孤。
詩句欣賞
MORE+
交儗生前定,情緣死后真
出處:
答王百谷見訊十韻
作者:
歐必元
朝代:
明
斯人不可作,吾道豈沉淪
出處:
答王百谷見訊十韻
作者:
歐必元
朝代:
明
碑有中郎想,文非到溉嗔
出處:
答王百谷見訊十韻
作者:
歐必元
朝代:
明
三年墳草宿,七字錦囊新
出處:
答王百谷見訊十韻
作者:
歐必元
朝代:
明
高誼應(yīng)酬劍,卑棲厭負(fù)薪
出處:
答王百谷見訊十韻
作者:
歐必元
朝代:
明
竹林風(fēng)度在,莫笑阮家貧
出處:
答王百谷見訊十韻
作者:
歐必元
朝代:
明
君不見中宿峽前飛來寺,十九之峰稱福地
出處:
中宿篇送朱少襄入燕
作者:
歐必元
朝代:
明
湞水徐看兩岸流,禺山夾對雙屏峙
出處:
中宿篇送朱少襄入燕
作者:
歐必元
朝代:
明
古來怪跡此地多,門深樹密垂藤蘿
出處:
中宿篇送朱少襄入燕
作者:
歐必元
朝代:
明
洞中秪合尋孫恪,石上猶聞想達(dá)磨
出處:
中宿篇送朱少襄入燕
作者:
歐必元
朝代:
明
五色榴花香復(fù)歇,千尋金鎖沉還絕
出處:
中宿篇送朱少襄入燕
作者:
歐必元
朝代:
明
天巧寧能奪物工,地靈應(yīng)預(yù)開人杰
出處:
中宿篇送朱少襄入燕
作者:
歐必元
朝代:
明
近日朱生頗好奇,十年飛夢應(yīng)幽期
出處:
中宿篇送朱少襄入燕
作者:
歐必元
朝代:
明
尋山不憚登陟遠(yuǎn),開鑿能窮造化私
出處:
中宿篇送朱少襄入燕
作者:
歐必元
朝代:
明
竹里邀僧堪結(jié)夏,池邊留客頻傳斝
出處:
中宿篇送朱少襄入燕
作者:
歐必元
朝代:
明
讀書幾載不出門,作賦寧推揚(yáng)與賈
出處:
中宿篇送朱少襄入燕
作者:
歐必元
朝代:
明
一朝天子下詔書,雄心直慕承明廬
出處:
中宿篇送朱少襄入燕
作者:
歐必元
朝代:
明
出山不必作小草,侯門不必曳長裾
出處:
中宿篇送朱少襄入燕
作者:
歐必元
朝代:
明
此去長安千萬里,功名富貴徒為爾
出處:
中宿篇送朱少襄入燕
作者:
歐必元
朝代:
明
白首談經(jīng)未釋褐,高名虛掛人間齒
出處:
中宿篇送朱少襄入燕
作者:
歐必元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教子莫教治生產(chǎn),求田問宅徒守株。
君不見渥洼龍種千里足,高視闊步陵天衢。
安能俛首隨款段,血汗伏櫪悲鹽車。
憶我伯兄九谷子,先世分室城東居。
一朝落地為兄弟,先后雁行如貫珠。
七歲同師授章句,八歲九歲能操觚。
十歲為文學(xué)聲律,弟兄唱和無時無。
大庭廣眾弄柔翰,滿堂賓客爭稱譽(yù)。
伯翁我翁莞爾笑,私心相慶陽謙虛。
我年十三舉博士,自誇逸足能先驅(qū)。
須臾陽九天改步,儒冠高掛歸田廬。
伯兄十五始入學(xué),一舉再舉登賢書。
兄年十九我十八,從此出處天淵殊。
兄方及弟兩出宰,廿年不調(diào)思?xì)w與。
我年四十入山去,終老不材如大樗。
殊涂同轍各有以,蓋棺事定當(dāng)何如。
伯兄不死賴有子,快哉一馬生三駒。
中間神駿不可測,少不相從東郡趨。
有時繞膝聞詩禮,有時出郭隨蹇驢。
有時承歡郯子國,有時定省來姑蘇。
孺子可教更可畏,制義帖括寧區(qū)區(qū)。
吟詩直欲祖風(fēng)雅,初盛為主中晚奴。
文章寢食飽秦漢,三唐兩宋皆皮膚。
而翁所學(xué)有真訣,心傳口授無精粗。
小子狂簡志高遠(yuǎn),良玉未及分瑕瑜。
秋風(fēng)颯颯樹不靜,廢書讀禮日月徂。
太初堂上見手澤,白門城外聞啼烏。
故園歸去問封樹,總角今來成丈夫。
我時臥病一百日,朝來起坐須持扶。
歸人解裝席未煖,聞我老病深嗟吁。
自攜詩卷過橋去,行吟直到南山隅。
吟聲未歇履聲近,病夫下榻開繩樞。
入門再拜誰家子,諦視方知封與胡。
去日垂垂髫夾囟,歸時鬑鬑微有須。
去日斑衣事兒戲,歸時博帶飄長裾。
人生少壯會如此,使我日暮悲窮涂。
問子來意胡為乎,袖中有物能卷舒。
瑯玕出手光照席,索我落筆為點污。
我身既隱文何有,汝言可采良不誣。
開卷一唱復(fù)三嘆,掩卷大聲還疾呼。
九谷子,九谷子,有子如此道不孤,有子如此道不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