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曾槱
曾永和
曾汪
曾治鳳
曾浚成
曾淵子
曾漸
曾源昌
曾澈
曾燦
曾燦垣
曾煒
曾煥
曾燠
曾爟
曾王孫
曾班
曾璉
曾琦
曾瑤
曾用孫
曾由基
曾畹
曾秀
曾紆
曾紀元
曾紀澤
曾純
曾纻
曾繹
精選古詩
朝臺
夢中吟四首
中秋漫筆
病里
重陽
清明哭母
示內(nèi)絕句二首
寄秀蘭二首
古詩名句
負爾數(shù)聲血,千載徒悲辛
宗室殺欲盡,污穢蒸宸扆
太宗托孤心,是誰亂唐紀
智哉浴血兒,火燒不能死
火燒兒不死,于以見天理
狄梁回兇牝,房州還東宮
敬業(yè)伸大義,揮戈振群蒙
烈烈賓王檄,如日當天中
查古詩
搜索
銅鼓歌
作者:
方國驊
朝代:
明
辛丑二年駕黃龍,撫摩河伯鞭驅風。
朝發(fā)夕至見銅鼓,銅鼓簴縣神上宮。
初見殊形膽若怯,跂翼古異心推崇。
傳自馬援伐蠻方,得此交趾夷甸中。
刻列星辰及牛女,魑魅魍魎無能逢。
丹翠金石雜其狀,恍惚太上鬼斧工。
更鑿龜螭踞其背,一陰一陽立雌雄。
父老相傳國初時,擊之聲震千里洪。
水旱災祲告海若,伐鼓鼓響神來宗。
至此正統(tǒng)北狩年,蕭養(yǎng)作逆據(jù)大東。
僭王改號侮諸夏,欲取兩鼓歸賊中。
百神奮怒不肯與,賊竊其一歸艨艟。
風雨雷電海水黑,此鼓躍入溟濛空。
以后擊雌雄輒應,離別凄慘難為容。
邇來好事鑄其匹,鉅細新故豈等同。
近聞儋耳之間山崩裂,流沙激出銅鼓公。
體制尺寸恰相類,民欲歸神貪天功。
相君有力奪異貝,襲諸記室深房櫳。
俗人耳食未盡信,懷古感慨思其蹤。
昌黎石鼓子瞻和,前后兩歌歌鏦鏦。
方生歌此分鼎足,不負神天魂夢通
。
詩句欣賞
MORE+
共上峨眉望宮闕,祥云五色繞三層
出處:
入山后覽定水仰山二上人并吳講師次予發(fā)成都絕句韻因復次韻述事言懷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奉詔名山作勝游,壯懷如水不停流
出處:
入山后覽定水仰山二上人并吳講師次予發(fā)成都絕句韻因復次韻述事言懷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今朝獨坐峨眉頂,一覽端能隘九州
出處:
入山后覽定水仰山二上人并吳講師次予發(fā)成都絕句韻因復次韻述事言懷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榻借禪那豈夙緣,坐來渾似舊家氈
出處:
入山后覽定水仰山二上人并吳講師次予發(fā)成都絕句韻因復次韻述事言懷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祗應心事慚蘇晉,不解長齋繡佛前
出處:
入山后覽定水仰山二上人并吳講師次予發(fā)成都絕句韻因復次韻述事言懷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道濟群生心尚歉,知周萬物禮逾勤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能為世上難行事,始是人中寡過人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盛世豈無謀國者,漢家長憶富民侯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榮名史策尋常事,公論江河萬古流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漢高嫚士千馀載,不見師臣與友臣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解使時君謙德重,孔明而下兩三人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下士立身涇渭渾,胸中耿耿是非存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子云美新最可賤,著作猶尊李仲元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密葉叢篁噪晚鴉,荒村百里兩三家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疲民采拾供租稅,猶恐傍人議榷茶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多才久要錢文學,長日詩筒袞袞來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俊思雪消三峽長,好懷春到百花開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伯尚庭前傾竹葉,用中宅畔看梅花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天教二子相為樂,來往風流也足誇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每懷樗散鄭司戶,喜看?梓作孫枝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朝發(fā)夕至見銅鼓,銅鼓簴縣神上宮。
初見殊形膽若怯,跂翼古異心推崇。
傳自馬援伐蠻方,得此交趾夷甸中。
刻列星辰及牛女,魑魅魍魎無能逢。
丹翠金石雜其狀,恍惚太上鬼斧工。
更鑿龜螭踞其背,一陰一陽立雌雄。
父老相傳國初時,擊之聲震千里洪。
水旱災祲告海若,伐鼓鼓響神來宗。
至此正統(tǒng)北狩年,蕭養(yǎng)作逆據(jù)大東。
僭王改號侮諸夏,欲取兩鼓歸賊中。
百神奮怒不肯與,賊竊其一歸艨艟。
風雨雷電海水黑,此鼓躍入溟濛空。
以后擊雌雄輒應,離別凄慘難為容。
邇來好事鑄其匹,鉅細新故豈等同。
近聞儋耳之間山崩裂,流沙激出銅鼓公。
體制尺寸恰相類,民欲歸神貪天功。
相君有力奪異貝,襲諸記室深房櫳。
俗人耳食未盡信,懷古感慨思其蹤。
昌黎石鼓子瞻和,前后兩歌歌鏦鏦。
方生歌此分鼎足,不負神天魂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