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斌椿
斌良
斐公衍
斗娘
斡玉倫都
斯學
新喻宰
新父
新羅僧
新若通
方一元
方一夔
方萬
方萬里
方世泰
方中選
方豐之
方喬
方九功
方九敘
方于魯
方云翼
方京
方仁淵
方從義
方以智
方仲荀
方仲謀
方佺
方俊
精選古詩
槐庵先生挽詩四首其四
槐庵遺詩書后
甲申六月十四日王震宇兄攜先師槐庵夫子大人詩稿索跋
友人屢勸拜佛不勝其煩
江邊與東遨、燕婷、三江、碰壁小酌
寄紫羅蘭
友人寄白話詩見懷試襲其意約為一律
有感
古詩名句
從今三徑熟,攜手數(shù)相尋
鄭生才可憐,白首困江邊
長夏自饒睡,窮途人饋錢
相過夜不厭,與語日堪延
共試山家茗,呼兒行汲泉
漢室馮公偉,為郎歲月饒
一麾煩出守,白首竟誰招
初雨傳觴日,微涼秉燭宵
查古詩
搜索
養(yǎng)鴨老人行
作者:
陳永正
朝代:
當代
獨松嶺之西,溪石適予愜。
有暇挾書往,赤足屢臨蹀。
飄籜聚水坳,游魚時出唼。
林際夕煙明,群鳶墮跕跕
。
蘆邊敗土屋,枯禾亂堆疊。
野老蹲戶坎,紛披發(fā)如鬣。
目眵項脊駝,手腳雞皮摺。
頷之若無睹,趨之則懼怯。
久之熟看面,詰之始嚅囁。
自言嶺東人,五世販禽業(yè)。
驅鴨下廣州,春江理輕楫。
一家十二口,和氣得安燮。
祖田兩畝馀,妻兒耕且獵。
鄉(xiāng)里推為長,名因在公牒。
不作催租吏,亦未書軍帖。
豈意翻覆后,天遽降此劫。
驅我牛欄囚,禁與戚族接。
沿陂牧豬羊,開荒種豆莢。
復恐力不勤,輪番來干涉。
三日一追查,五日一逼脅。
群童或敢侮,跳踉競批頰。
女孫方七齡,雙辮展笑靨。
長繞爺膝行,今不見前躐。
生世七十年,事往渾如魘。
偷活已赧顏,死亦何足懾。
老物不祥身,遂為天所厭。
君更莫常至,妨被鬼魅躡。
語罷忽長唏,無淚但閉睫。
我聞老翁言,心懔汗背浹。
揮手舍之行,我亦夢中蝶。
唯祝養(yǎng)鴨翁,馀生善珍攝。
詩句欣賞
MORE+
剛風吹弱水,不得侍云車
出處:
寄董正則咨議
作者:
陶安
朝代:
明
遠懷羅閤老,爽氣蕩清旻
出處:
寄羅復仁咨議
作者:
陶安
朝代:
明
口伐摧鄰壘,神交厚古人
出處:
寄羅復仁咨議
作者:
陶安
朝代:
明
囊慳道尊貴,筆老意清新
出處:
寄羅復仁咨議
作者:
陶安
朝代:
明
前席咨詢處,遙知鯁論陳
出處:
寄羅復仁咨議
作者:
陶安
朝代:
明
千村新雨過,水滿綠苗生
出處:
述事
作者:
陶安
朝代:
明
蠶麥收成速,兵農賦役輕
出處:
述事
作者:
陶安
朝代:
明
紛紛挈家室,日日到州城
出處:
述事
作者:
陶安
朝代:
明
訟簡有公暇,江山共此清
出處:
述事
作者:
陶安
朝代:
明
津吏臨堤問,湖官隔水來
出處:
夜泊蘭溪
作者:
陶安
朝代:
明
乘桴新竹貢,筑室舊民回
出處:
夜泊蘭溪
作者:
陶安
朝代:
明
暮草蚊飛猛,秋云鳥唳哀
出處:
夜泊蘭溪
作者:
陶安
朝代:
明
長星下天末,風露一襟開
出處:
夜泊蘭溪
作者:
陶安
朝代:
明
石壁銀光爛,當沖似設關
出處:
過五郎磯
作者:
陶安
朝代:
明
云陰拂樹走,山勢隔江環(huán)
出處:
過五郎磯
作者:
陶安
朝代:
明
絕頂人稀上,飛藤鳥自閑
出處:
過五郎磯
作者:
陶安
朝代:
明
富池蒼隴近,百摺枕江灣
出處:
過五郎磯
作者:
陶安
朝代:
明
長峰飛騎突,勢欲斷滄江
出處:
盤塘
作者:
陶安
朝代:
明
路轉仍無際,天高恣倚窗
出處:
盤塘
作者:
陶安
朝代:
明
洑流催捩柂,山港絕徒杠
出處:
盤塘
作者:
陶安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有暇挾書往,赤足屢臨蹀。
飄籜聚水坳,游魚時出唼。
林際夕煙明,群鳶墮跕跕。
蘆邊敗土屋,枯禾亂堆疊。
野老蹲戶坎,紛披發(fā)如鬣。
目眵項脊駝,手腳雞皮摺。
頷之若無睹,趨之則懼怯。
久之熟看面,詰之始嚅囁。
自言嶺東人,五世販禽業(yè)。
驅鴨下廣州,春江理輕楫。
一家十二口,和氣得安燮。
祖田兩畝馀,妻兒耕且獵。
鄉(xiāng)里推為長,名因在公牒。
不作催租吏,亦未書軍帖。
豈意翻覆后,天遽降此劫。
驅我牛欄囚,禁與戚族接。
沿陂牧豬羊,開荒種豆莢。
復恐力不勤,輪番來干涉。
三日一追查,五日一逼脅。
群童或敢侮,跳踉競批頰。
女孫方七齡,雙辮展笑靨。
長繞爺膝行,今不見前躐。
生世七十年,事往渾如魘。
偷活已赧顏,死亦何足懾。
老物不祥身,遂為天所厭。
君更莫常至,妨被鬼魅躡。
語罷忽長唏,無淚但閉睫。
我聞老翁言,心懔汗背浹。
揮手舍之行,我亦夢中蝶。
唯祝養(yǎng)鴨翁,馀生善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