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林披
林拱中
林拱辰(瑞龍
林振芳
林挺
林挺華
林掞
林放
林敏
林敏修
林敏功
林散之
林文俊
林斗南
林方
林無隱
林旦
林旭
林時嘉
林時濟(jì)
林昉
林昌彝
林明倫
林星垣
林春和
林春澤
林暈
林晨
林景怡
林景清
精選古詩
題倦圃其一
題倦圃其二
題倦圃其三
送查韜荒還西湖
山中送故人子之朱厓
碧玉洞觀瀑
送離公開叢林石洞
聞羅澹峰先生登羅浮不獲相從詩以致懷其一
古詩名句
靡容翳鮫綃,膩理覆蟬紗
耳珰垂明月,臉暈?zāi)?/a>
黃金飾釵纛,碧珠綴鬢鴉
褰帷當(dāng)戶坐,皎皎燦天葩
麝火博山然,云母屏風(fēng)遮
女師勤針?biāo)n,侍婢理箏琶
母兄命良媒,交口稱柔嘉
自緣根本好,那復(fù)委泥沙
查古詩
搜索
出門辭為蘇鵬賦
作者:
宋濂
朝代:
元末明初
憶昔出門時,營魂不相依。
亂行忘戶庭,欲東卻從西。
升堂拜嚴(yán)父,鶴發(fā)七十馀。
欲語不成語,涕下如綆縻。
老妻哭中閨,半世嘆分違。
孰意垂白后,亦復(fù)不同棲。
妾病入骨髓,一命僅若絲。
不知君還日,能有相見期。
爭如床下舄,反得隨君之。
不忍出門別,難禁君去時。
言已咽就榻,見者皆歔欷
。
流云雖無情,慘澹亦如悲。
瘦女候庭前,含淚整衿裾:“東風(fēng)尚苦寒,凜凜中人肌。
愿耶善自愛,以慰兒女思。
”三孫拜馬前,頭角何累累。
大者始十齡,小者猶孩提。
伯仲似解事,飲泣貌慘凄。
季也最可憐,頓足放聲啼:“我欲同翁去,明日同翁歸。
”石人縱無腸,對此能自持?二兒相逐行,直至雙溪涯。
淚眼似井水,源源流弗襜。
舟師催棹發(fā),丁寧且遲遲:“我父去終去,幸得緩斯須。
”于時天漸暗,密雪學(xué)花飛。
山林盡變幻,白玉為樹枝。
櫓聲伊軋動,兄弟爭牽衣。
但得到睦州,不敢再相隨。
強(qiáng)顏麾斥去,掩泣立沙坻。
盤回過前灣,跂立猶不移。
我時情懷惡,有目何能窺。
急入篷底臥,冥然付無知。
同行堅慰解,沽酒買紅魚。
酒飲未終觴,酩酊已如泥。
至重在天倫,誰寧不念茲。
無淚灑離別,此語非人為。
況我志丘壑,豈欲阨路歧。
但愿身強(qiáng)健,定得返故廬。
長幼聚一筵,春篘薦塒雞。
重賡《考槃》詠,勿倡《出門辭》。
詩句欣賞
MORE+
窮荒開郡國,次第入郊坰
出處:
由馮公嶺抵括蒼作
作者:
周綸
朝代:
清
六載與君別,翩然過我廬
出處:
徐立齋太史枉過
作者:
周綸
朝代:
清
每憎西向笑,多愧北來書
出處:
徐立齋太史枉過
作者:
周綸
朝代:
清
貧賤論交外,風(fēng)塵歷世余
出處:
徐立齋太史枉過
作者:
周綸
朝代:
清
不才甘自廢,且莫問鹽車
出處:
徐立齋太史枉過
作者:
周綸
朝代:
清
春秋郯子國,瓦礫尚孤城
出處:
郯城
作者:
周綸
朝代:
清
吏事昏鴉集,人煙返照橫
出處:
郯城
作者:
周綸
朝代:
清
亂流豗地脈,遺戍護(hù)農(nóng)耕
出處:
郯城
作者:
周綸
朝代:
清
袞袞看前席,憑誰一寄聲
出處:
郯城
作者:
周綸
朝代:
清
榆柳清陰覆井床,南風(fēng)五月叫蜩螗
出處:
祁州道上
作者:
陳奕禧
朝代:
清
我行真為村農(nóng)喜,綠樹中間麥盡黃
出處:
祁州道上
作者:
陳奕禧
朝代:
清
兩載川衡轉(zhuǎn)運(yùn)功,今朝又掛布帆東
出處:
往通州途中漫成
作者:
陳奕禧
朝代:
清
鹥鳧野岸瀰瀰水,禾黍秋原淅淅風(fēng)
出處:
往通州途中漫成
作者:
陳奕禧
朝代:
清
高鳥獨歸殘照外,晚山半入亂云中
出處:
往通州途中漫成
作者:
陳奕禧
朝代:
清
淡然心事憑誰識,一笑吟成意未窮
出處:
往通州途中漫成
作者:
陳奕禧
朝代:
清
誰信黔西去,相隨泛海云
出處:
盧舜徒太守送余至天津留別
作者:
陳奕禧
朝代:
清
明知終欲別,只為惜難分
出處:
盧舜徒太守送余至天津留別
作者:
陳奕禧
朝代:
清
老淚不空灑,此情傾向君
出處:
盧舜徒太守送余至天津留別
作者:
陳奕禧
朝代:
清
桃花潭水意,豈獨古人聞
出處:
盧舜徒太守送余至天津留別
作者:
陳奕禧
朝代:
清
暖日晴風(fēng)弄遠(yuǎn)暉,好山嘉樹綠成圍
出處:
平山道上
作者:
陳奕禧
朝代:
清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亂行忘戶庭,欲東卻從西。
升堂拜嚴(yán)父,鶴發(fā)七十馀。
欲語不成語,涕下如綆縻。
老妻哭中閨,半世嘆分違。
孰意垂白后,亦復(fù)不同棲。
妾病入骨髓,一命僅若絲。
不知君還日,能有相見期。
爭如床下舄,反得隨君之。
不忍出門別,難禁君去時。
言已咽就榻,見者皆歔欷。
流云雖無情,慘澹亦如悲。
瘦女候庭前,含淚整衿裾:“東風(fēng)尚苦寒,凜凜中人肌。
愿耶善自愛,以慰兒女思。
”三孫拜馬前,頭角何累累。
大者始十齡,小者猶孩提。
伯仲似解事,飲泣貌慘凄。
季也最可憐,頓足放聲啼:“我欲同翁去,明日同翁歸。
”石人縱無腸,對此能自持?二兒相逐行,直至雙溪涯。
淚眼似井水,源源流弗襜。
舟師催棹發(fā),丁寧且遲遲:“我父去終去,幸得緩斯須。
”于時天漸暗,密雪學(xué)花飛。
山林盡變幻,白玉為樹枝。
櫓聲伊軋動,兄弟爭牽衣。
但得到睦州,不敢再相隨。
強(qiáng)顏麾斥去,掩泣立沙坻。
盤回過前灣,跂立猶不移。
我時情懷惡,有目何能窺。
急入篷底臥,冥然付無知。
同行堅慰解,沽酒買紅魚。
酒飲未終觴,酩酊已如泥。
至重在天倫,誰寧不念茲。
無淚灑離別,此語非人為。
況我志丘壑,豈欲阨路歧。
但愿身強(qiáng)健,定得返故廬。
長幼聚一筵,春篘薦塒雞。
重賡《考槃》詠,勿倡《出門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