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徐三畏
徐世佐
徐世勛
徐世昌
徐世鋼
徐世階
徐世隆
徐中行
徐豐之
徐之垣
徐之才
徐九思
徐九皋
徐書受
徐乾學
徐于
徐亞長
徐亮樞
徐億
徐仁友
徐仁嗣
徐仁鑄
徐介
徐介軒
徐仙
徐以升
徐以誠
徐儀
徐仲山
徐仲謀
精選古詩
尋芳草別恨
江城子·病起春盡
兩同心有夢
婆羅門引春盡夜
中秋月
偶見
王元章倒枝梅畫
蘭
古詩名句
寒楸極目空南北,春草關情共古今
竇業(yè)有傳真自慰,韓疏無援豈終沉
感來幾欲馳長句,綠淺芭蕉尚未禁
棹弭湘江曲,杯傳楚夜深
激昂千古意,繾綣兩鄉(xiāng)心
接坐波光逼,揚舲曙靄侵
未須論別緒,還續(xù)短長吟
灘急回流淺,山高宿霧深
查古詩
搜索
元日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歲序潛潛轉(zhuǎn)老夫,男子須眉胡為乎。
生世只教世用我,平生慷慨漸含糊
。
吾騶生,汝何厭厭逐風塵。
吾騶生,汝何懵懵失古人。
古人功業(yè)文章俱陳跡,惟有明心如燈照萬億。
生前鼓舞盡英雄,千古還從心里覓。
身后空名知若何,英雄還自長太息。
吾騶生,汝當知,汝形為浮漚。
汝當知,汝身為不朽。
世人顛倒復沉迷,萬事倏忽成老丑。
日暮屈指計當年,白頭忽忽虛簡篇。
乃始咨嗟少壯事,病如老嫗誰相憐。
吾騶生,汝聞此言當起舞,莫使湮沉悲末路。
丈夫何事不可為,只手揮來看注措。
卞和之玉本非狂,卞和何事哭相于。
青天大地久且長,一時不信萬古看。
莘耕渭釣誰相知,丈夫功名會有期。
李斯黃犬自悲哀,南陽高臥自希夷。
魯連一紙重千金,荊軻拔劍易水流。
豪俠還須鬼神泣,況有尼山誦孔丘。
名亦不易立,功亦不易成,功名只須依本性。
城市未必喧,山林未必深。
山林城市在人心,吾騶生。
詩句欣賞
MORE+
如對耆舊人,齒衰風趣足
出處:
憶嶺南草木詩十四選二
作者:
張之洞
朝代:
清
疏浚發(fā)清瑩,僵干吐柔綠
出處:
憶嶺南草木詩十四選二
作者:
張之洞
朝代:
清
晨引翡翠下,暮來子鵝浴
出處:
憶嶺南草木詩十四選二
作者:
張之洞
朝代:
清
翼翼抗風軒,后生薦泉菊
出處:
憶嶺南草木詩十四選二
作者:
張之洞
朝代:
清
喜見大雅材,文獻有嗣績
出處:
憶嶺南草木詩十四選二
作者:
張之洞
朝代:
清
乘興來搴楚畹芳,海天旌旆遠飛揚
出處:
希臘世子俄太子之戚,來同游者,年甚少
作者:
張之洞
朝代:
清
偶吟鸚鵡臨春水,同泛蒲桃對夜光
出處:
希臘世子俄太子之戚,來同游者,年甚少
作者:
張之洞
朝代:
清
玉樹兩邦聯(lián)肺腑,瑤華十部富縑緗
出處:
希臘世子俄太子之戚,來同游者,年甚少
作者:
張之洞
朝代:
清
漢南司馬慚衰老,多感停車問七襄
出處:
希臘世子俄太子之戚,來同游者,年甚少
作者:
張之洞
朝代:
清
磯上嚴城晚吹涼,淩風壯觀補重陽
出處:
九月十九日八旗館露臺登高賦呈節(jié)庵孝通伯嚴斗垣叔嶠諸君子
作者:
張之洞
朝代:
清
柳仍婀娜秋生色,荷已離披水吐光
出處:
九月十九日八旗館露臺登高賦呈節(jié)庵孝通伯嚴斗垣叔嶠諸君子
作者:
張之洞
朝代:
清
風動白波寒楚佩,夢回青瑣在江鄉(xiāng)
出處:
九月十九日八旗館露臺登高賦呈節(jié)庵孝通伯嚴斗垣叔嶠諸君子
作者:
張之洞
朝代:
清
寒煙去雁窮懷抱,強為群賢一舉觴
出處:
九月十九日八旗館露臺登高賦呈節(jié)庵孝通伯嚴斗垣叔嶠諸君子
作者:
張之洞
朝代:
清
自丑銀幡白發(fā)人,晴光喜見照城闉
出處:
正月初二日同楊叔嬌登樓望馀雪
作者:
張之洞
朝代:
清
山通佳氣猶明雪,江泛柔波已漾春
出處:
正月初二日同楊叔嬌登樓望馀雪
作者:
張之洞
朝代:
清
冠佩漸勞知老至,羽書方急愧年新
出處:
正月初二日同楊叔嬌登樓望馀雪
作者:
張之洞
朝代:
清
憫牛誰誦河東賦,清嘯南樓恐不倫
出處:
正月初二日同楊叔嬌登樓望馀雪
作者:
張之洞
朝代:
清
介甫書顛狂,子瞻書豪縱
出處:
易實甫以司馬溫公殘?zhí)幰娰浤藴毓c其侄九承議手劄后半段其眉亦缺數(shù)字就殘石作硯葉東卿故物翁覃溪刻字題為斷碑硯誤上有元吾子行印及昌齡印昌齡滿洲人乾隆時官學士多藏舊槧本書馀每見之印朱文曰長白敷槎氏李南澗日記載其人疑此為昌齡所刻諸家真跡法帖不詳帖何名又不知真跡在何所此其半石也
作者:
張之洞
朝代:
清
穆穆司馬公,落墨必謹重
出處:
易實甫以司馬溫公殘?zhí)幰娰浤藴毓c其侄九承議手劄后半段其眉亦缺數(shù)字就殘石作硯葉東卿故物翁覃溪刻字題為斷碑硯誤上有元吾子行印及昌齡印昌齡滿洲人乾隆時官學士多藏舊槧本書馀每見之印朱文曰長白敷槎氏李南澗日記載其人疑此為昌齡所刻諸家真跡法帖不詳帖何名又不知真跡在何所此其半石也
作者:
張之洞
朝代:
清
邪異賢亦殊,朝局成一閧
出處:
易實甫以司馬溫公殘?zhí)幰娰浤藴毓c其侄九承議手劄后半段其眉亦缺數(shù)字就殘石作硯葉東卿故物翁覃溪刻字題為斷碑硯誤上有元吾子行印及昌齡印昌齡滿洲人乾隆時官學士多藏舊槧本書馀每見之印朱文曰長白敷槎氏李南澗日記載其人疑此為昌齡所刻諸家真跡法帖不詳帖何名又不知真跡在何所此其半石也
作者:
張之洞
朝代:
清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生世只教世用我,平生慷慨漸含糊。
吾騶生,汝何厭厭逐風塵。
吾騶生,汝何懵懵失古人。
古人功業(yè)文章俱陳跡,惟有明心如燈照萬億。
生前鼓舞盡英雄,千古還從心里覓。
身后空名知若何,英雄還自長太息。
吾騶生,汝當知,汝形為浮漚。
汝當知,汝身為不朽。
世人顛倒復沉迷,萬事倏忽成老丑。
日暮屈指計當年,白頭忽忽虛簡篇。
乃始咨嗟少壯事,病如老嫗誰相憐。
吾騶生,汝聞此言當起舞,莫使湮沉悲末路。
丈夫何事不可為,只手揮來看注措。
卞和之玉本非狂,卞和何事哭相于。
青天大地久且長,一時不信萬古看。
莘耕渭釣誰相知,丈夫功名會有期。
李斯黃犬自悲哀,南陽高臥自希夷。
魯連一紙重千金,荊軻拔劍易水流。
豪俠還須鬼神泣,況有尼山誦孔丘。
名亦不易立,功亦不易成,功名只須依本性。
城市未必喧,山林未必深。
山林城市在人心,吾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