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余旭
余晉祺
余晦
余有丁
余本
余本愚
余樞
余某
余桂英
余楚材
余榀
余正酉
余氏
余洪道
余深
余淳禮
余湜
余溥
余瀚
余爽
余玉馨
余玠
余甸
余睦
余知閣
余端禮
余紹祉
余經(jīng)
余統(tǒng)
余繼先
精選古詩
燈夕與管內(nèi)史諸公宴集
正月十七夜莊太史兄宅燈宴
送崔司馬之許州其一
送崔司馬之許州其二
仲春
二月十五日陪家兄傅遜之高正甫汪公干出郊得聞字
送沈仁甫逸人游薊門
連朝聞太液池鳧雁之聲
古詩名句
安得清光照衰晚,布衣容易到林泉
幾年客里中秋月,不似今宵分外明
出海得無行路苦,照人偏有故鄉(xiāng)情
瓊樓玉宇高千尺,翠杓金尊下五更
來歲倚闌歡賞處,柳村回首憶諸生
金陵城里逢元夕,始信蓬萊不外求
山涌六鰲仙子殿,星垂萬象帝王州
吹笙已遂豐年樂,秉燭何辭永夜游
查古詩
搜索
春日同成靖之馬時良林仕濟集徐山人水亭驟雪得浮字
作者:
韓日纘
朝代:
明
與君日踏紅塵陌,幾得相攜綠水頭。
合汩巒氛何處堞,空濛樹色誰家樓。
隔簾細片娟娟凈,近酒飛霙故故浮
。
歸騎漫催山日暮,亭前景色若為幽。
詩句欣賞
MORE+
帶礪山河安在哉?五侯空綰龜文紐!自昔英雄多妙年,隆中、圯上相先后
出處:
歲在戊戌,余行年已三十九矣。撫時感事,遂以名篇
作者:
張煌言
朝代:
明
如彼南陽鄧仲華,丹青獨畫云臺右;其人須眉尚宛然,咄咄微軀真敝帚
出處:
歲在戊戌,余行年已三十九矣。撫時感事,遂以名篇
作者:
張煌言
朝代:
明
古來何代無廢興,雌伏雄飛更某某;上不為富春澤畔羊裘翁,下即為山中宰相天子友
出處:
歲在戊戌,余行年已三十九矣。撫時感事,遂以名篇
作者:
張煌言
朝代:
明
不見故侯原上瓜,請看徵士門前柳;誰能出處兩無憑,躑躅千秋笑雞口
出處:
歲在戊戌,余行年已三十九矣。撫時感事,遂以名篇
作者:
張煌言
朝代:
明
莫論兵,且飲酒;今人爭羨古人賢,后人亦羨今人否?
出處:
歲在戊戌,余行年已三十九矣。撫時感事,遂以名篇
作者:
張煌言
朝代:
明
名山繄慧業(yè),遐覽情亦怡
出處:
吳佩遠游雁宕山歸,備述名勝;因為詩紀略,亦志余企望之懷也
作者:
張煌言
朝代:
明
恭聞永嘉勝,拱揖乃失之!吳子骨森秀,獨往良所私;白袷被蒼煙,短筇橫指揮
出處:
吳佩遠游雁宕山歸,備述名勝;因為詩紀略,亦志余企望之懷也
作者:
張煌言
朝代:
明
歸來氣色驕,嵐光生須眉;磬折前問訊,抵掌登眺奇
出處:
吳佩遠游雁宕山歸,備述名勝;因為詩紀略,亦志余企望之懷也
作者:
張煌言
朝代:
明
云根插萬笏,一一攀青霓;梯霞轉(zhuǎn)磴道,眾妙來參差
出處:
吳佩遠游雁宕山歸,備述名勝;因為詩紀略,亦志余企望之懷也
作者:
張煌言
朝代:
明
靈巖割元氣,陰洞礙朝曦;巖中何所妙?萬象迸崴蕤:林立丈人峰,高冠肅羽儀;危岑古形容,箕踞各隨宜
出處:
吳佩遠游雁宕山歸,備述名勝;因為詩紀略,亦志余企望之懷也
作者:
張煌言
朝代:
明
洞中何所妙?復(fù)道夾軒墀;宛轉(zhuǎn)石竇間,仿佛陰風(fēng)吹
出處:
吳佩遠游雁宕山歸,備述名勝;因為詩紀略,亦志余企望之懷也
作者:
張煌言
朝代:
明
居然天地房,日月安敢窺!更復(fù)捫浮屠,寂觀豁天機;老僧相候門,為告山靈疑
出處:
吳佩遠游雁宕山歸,備述名勝;因為詩紀略,亦志余企望之懷也
作者:
張煌言
朝代:
明
飛柯攢石棧,叢棘悶天池;所以回雙屐,恒懼鬼神詒
出處:
吳佩遠游雁宕山歸,備述名勝;因為詩紀略,亦志余企望之懷也
作者:
張煌言
朝代:
明
但見飲長虹,蜿蜒掛翠微;時或展湘簾,散作千珠璣
出處:
吳佩遠游雁宕山歸,備述名勝;因為詩紀略,亦志余企望之懷也
作者:
張煌言
朝代:
明
聞言殊嚄唶,兩腋出寒飔;豈無濟勝具,而為塵鞅羈!拍手問愚公,茲山詎可移!
出處:
吳佩遠游雁宕山歸,備述名勝;因為詩紀略,亦志余企望之懷也
作者:
張煌言
朝代:
明
平生重意氣,定交在班荊;忽忽經(jīng)亂離,風(fēng)雨晦雞鳴
出處:
贈別陳文生還三山
作者:
張煌言
朝代:
明
得友剡洲上,傾蓋襟已橫;一奏蘭薰曲,相辭戒北征
出處:
贈別陳文生還三山
作者:
張煌言
朝代:
明
青峰千萬仞,家枕古榕城;將歸省松菊,寧為猿鶴驚!瓊琚鮮雜佩,何以贈君行?屋梁一片月,三山兩處明
出處:
贈別陳文生還三山
作者:
張煌言
朝代:
明
珍重陳孺子,善刀俟?jié)h興!
出處:
贈別陳文生還三山
作者:
張煌言
朝代:
明
似聞天地悔瘡痍,片羽居然十萬師
出處:
王師北發(fā),草檄有感二首
作者:
張煌言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合汩巒氛何處堞,空濛樹色誰家樓。
隔簾細片娟娟凈,近酒飛霙故故浮。
歸騎漫催山日暮,亭前景色若為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