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李詒珩
李詢
李詳
李詡
李誨言
李誦
李調(diào)元
李諒
李誼
李誼伯
李諧
李諤
李諭
李謨
李謙
李謐
李謹思
李象鵠
李貞
李貢
李賢
李賢(原德
李質(zhì)
李貫
李貫道
李貺
李費
李賀
李貽德
李贄
精選古詩
空印以新茶見餉
空印見招住庵時未能往作此寄之
空印見和用韻答之
龍興禪師大陽的孫居枯木堂新植楚竹余愛其家風為賦之
題德明都護熏堂
題季長冰壺軒
明應仲出季長近詩二首次韻寄之其一
明應仲出季長近詩二首次韻寄之其二
古詩名句
俠義精神,豪雄氣概,有恒無茍
女將男作友
曲巷相攜手
逢人一笑兩分開,茍茍茍
嬌媚神情,溫存體態(tài),不堪昂首
閒尋街上柳
忘卻池中藕
倘輕漏泄幾分春,丑丑丑
查古詩
搜索
何澹公草堂留題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紅塵市上紛相逐,揮汗霪霪如新沐。
陡覺門開景色幽,中有天然圖一幅。
乍疑摩詰輞川居,致態(tài)不殊景差縮
。
拈墨和煙粗點綴,脫盡蹊畦與甜俗。
閒齋窄窄澹生姿,虛牖蘢蘢映脩竹。
石片縈階龜殼文,瓦塊疊屋魚鱗簇。
墻如端木不遮肩,巷似柴桑詎容轂。
仄徑才穿枝礙眉,荒畦移步莎霾足。
階前貯月兼釀流,鑿渠磬折盤三曲。
潮筋海眼何曾透,潴得天泉清可掬。
石床不斲亦不磨,移來尚帶苔紋綠。
斷處憑將一線通,波心石罅如蠹木。
墨沈時翻絮絮煙,鏡光凈抹澄澄谷。
平頭童子置芳餌,躍出錦鱗鬐鬣禿。
擎來掌上不驚人,宛如荷葉龜兒宿。
須臾擲放撇波去,又似排風縱巨瀆。
山間移藥不知名,花底來禽不辨族。
綺石養(yǎng)蒲滴滴滋,陶鎗剪蕙旎旎郁。
疏姿疏韻大宜人,柔綠柔香飽心目。
嘗恨山家籬落幽,好景不入村人腹。
城中半是富人居,拚金買埒猶嫌促。
石室藏身患不牢,鐵關(guān)拄戶囚如梏。
誰知澹遠饒古趣,坳土芥舟隨意覆。
睫里焦明隱置巢,頭上蝸牛行戴屋。
閒誦南華齊物篇,更披叔夜養(yǎng)生牘。
笑我勞勞塵鞅人,問君有鄰卜一卜。
詩句欣賞
MORE+
文酒勛華一代尊,石碑零落姓名存
出處:
謁黃興墓
作者:
田翠竹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英雄地下長無語,古寺空山日色昏
出處:
謁黃興墓
作者:
田翠竹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白水至今盟白骨,黃花終古壯黃魂
出處:
謁黃興墓
作者:
田翠竹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試看墓上芊芊草,猶長當年碧血痕
出處:
謁黃興墓
作者:
田翠竹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登壇一喝氣如虹,百二關(guān)河掌握中
出處:
謁蔡鍔墓
作者:
田翠竹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聲色豈能消志士,風云畢竟屬英雄
出處:
謁蔡鍔墓
作者:
田翠竹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冬青瑟瑟悲啼鳥,翁仲荒荒臥短蓬
出處:
謁蔡鍔墓
作者:
田翠竹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一瓣心香三尺劍,我來墓上拜遺風
出處:
謁蔡鍔墓
作者:
田翠竹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一曲重歌易水寒,裂眥指發(fā)淚潸潸
出處:
抗戰(zhàn)百詠
作者:
田翠竹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蘆溝橋上如霜月,愁見胡兒入漢關(guān)
出處:
抗戰(zhàn)百詠
作者:
田翠竹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才喜言和議未終,忽聞胡騎入城東
出處:
抗戰(zhàn)百詠
作者:
田翠竹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寒鴉不解河山異,猶背斜陽戀故宮
出處:
抗戰(zhàn)百詠
作者:
田翠竹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楊柳枝頭楊柳青,楊花和淚點離亭
出處:
抗戰(zhàn)百詠
作者:
田翠竹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行人莫折楊枝去,枝上啼鵑不忍聽
出處:
抗戰(zhàn)百詠
作者:
田翠竹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臨危生死見分明,千古爭傳大令名
出處:
抗戰(zhàn)百詠
作者:
田翠竹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莫把英雄比兒女,墜城身重墜樓輕
出處:
抗戰(zhàn)百詠
作者:
田翠竹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揚州今古極歡娛,小杜風流孰與俱
出處:
抗戰(zhàn)百詠
作者:
田翠竹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銷盡繁華遭盡劫,可憐明月一分無
出處:
抗戰(zhàn)百詠
作者:
田翠竹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鐵鎖千尋亙大江,將軍不戰(zhàn)走倉皇
出處:
抗戰(zhàn)百詠
作者:
田翠竹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霜天剩有孤飛雁,明月蘆花過馬當
出處:
抗戰(zhàn)百詠
作者:
田翠竹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陡覺門開景色幽,中有天然圖一幅。
乍疑摩詰輞川居,致態(tài)不殊景差縮。
拈墨和煙粗點綴,脫盡蹊畦與甜俗。
閒齋窄窄澹生姿,虛牖蘢蘢映脩竹。
石片縈階龜殼文,瓦塊疊屋魚鱗簇。
墻如端木不遮肩,巷似柴桑詎容轂。
仄徑才穿枝礙眉,荒畦移步莎霾足。
階前貯月兼釀流,鑿渠磬折盤三曲。
潮筋海眼何曾透,潴得天泉清可掬。
石床不斲亦不磨,移來尚帶苔紋綠。
斷處憑將一線通,波心石罅如蠹木。
墨沈時翻絮絮煙,鏡光凈抹澄澄谷。
平頭童子置芳餌,躍出錦鱗鬐鬣禿。
擎來掌上不驚人,宛如荷葉龜兒宿。
須臾擲放撇波去,又似排風縱巨瀆。
山間移藥不知名,花底來禽不辨族。
綺石養(yǎng)蒲滴滴滋,陶鎗剪蕙旎旎郁。
疏姿疏韻大宜人,柔綠柔香飽心目。
嘗恨山家籬落幽,好景不入村人腹。
城中半是富人居,拚金買埒猶嫌促。
石室藏身患不牢,鐵關(guān)拄戶囚如梏。
誰知澹遠饒古趣,坳土芥舟隨意覆。
睫里焦明隱置巢,頭上蝸牛行戴屋。
閒誦南華齊物篇,更披叔夜養(yǎng)生牘。
笑我勞勞塵鞅人,問君有鄰卜一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