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釋曉瑩
釋曉通
釋晦山
釋晦機
釋普交
釋普信
釋普初
釋普寧
釋普巖
釋普崇
釋普度
釋普洽
釋普濟
釋普紹
釋普融
釋普鑒
釋普聞
釋景云
釋景元
釋景暈
釋景深
釋景淳
釋景祥
釋智
釋智仁
釋智勤
釋智同
釋智圓
釋智孜
釋智堯
精選古詩
次前韻餞張簿其二
次前韻餞張簿其三
丙寅歲春送崇邑判簿劉宗文朝京其一
丙寅歲春送崇邑判簿劉宗文朝京其二
餞張判簿其一
餞張判簿其二
餞張判簿其三
出游
古詩名句
林扉只愛長瀟灑,那知忽爾天書下
何日東還遂隱心,抱琴來訪垂帷者
臨淄城頭風樹悲,東流汶水歸何時
愁看風樹將流水,因思親沒無還期
蘼蕪堂下秋霜色,日夕焄蒿動精魄
三時悽愴想音容,一氣幽明本無隔
佳城遙望郁蒼蒼,春去秋來宿草長
此日豐碑應表墓,他年幽壤定焚黃
查古詩
搜索
黃山歌為吳孝父作
作者:
張萱
朝代:
明
己丑冬十月,客行入新安。
結(jié)束事探討,山水恣盤桓。
新安山水天下無,一丘一壑皆畫圖。
黃山白岳稱最勝,神仙窟宅幽人境。
蠟屐曾登白岳顛,芙蓉萬朵青冥連。
石楠樹下天門月,榔梅庵畔爐峰煙。
高拂爐峰禮白云,一天晴色正氤氳。
薜帷蕙帳遙相待,鶴怨猿愁不忍聞。
玄帝祠邊逢五老,揖余為□黃山好。
軒轅曾此九丹成,白日紅顏羽翼生。
鼎□龍去非幻妄,名山自是饒精靈
。
此中幽勝難具說,三十二峰總奇絕。
時有幽人自往還,金芝瑤草森羅列。
石巉巉,泉洌洌。
萬樹桃花,千峰寒雪。
陰晴朝夕態(tài)倏忽兮,紛變換乎秋春窈窕繚繞,別有天地兮,莽不知漢與秦之日月。
聞此心神覺更開,人間亦自有蓬萊。
安得乘風而蹁躚兮,直上軒轅之高臺。
吁嗟婚嫁苦未畢,悵望名山空嘆息。
道路驅(qū)馳鬢已斑,煙霞夢寐十年間。
幾向吳云思白岳,遙從粵海憶黃山。
黃山主人吳孝父,翩翩詞賦凌千古。
藝苑當家六十年,曳裾恥與歌魚伍。
潦倒江湖一布衣,籍甚詩名動公府。
南浮湘水西入蜀,歷七閩兮遍齊魯。
足跡名山幾欲半,回首黃山繄故土。
已聞白雪滿奚囊,更貌黃山在縑素。
一幅煙霞任卷舒,咫尺溪山千里馀。
交游遍乞瓊瑤句,城市何殊木石居。
憐予始作長安客,逢君尚滯長安陌。
老向風塵可奈何,呼余為作黃山歌。
披圖欲問煙霞主,軒轅丹灶在何許。
紫芝今正腓,白石亦堪煮。
我欲從之游,汝胡為乎不歸去。
今日見汝如見山,他年訪山應訪汝。
詩句欣賞
MORE+
酒須挏馬來光祿,賦到龍旗說太常
出處:
寄鐵厓先生二首
作者:
守仁
朝代:
明
賜老鑒湖猶有待,山陰茅屋未凄涼
出處:
寄鐵厓先生二首
作者:
守仁
朝代:
明
玉笙聲斷泣龍君,撼樹蚍蜉謾作群
出處:
挽鐵崖先生
作者:
盧大雅
朝代:
明
一代春秋尊正統(tǒng),兩朝冠冕在斯文
出處:
挽鐵崖先生
作者:
盧大雅
朝代:
明
他年有約尋圓澤,后世何人識子云
出處:
挽鐵崖先生
作者:
盧大雅
朝代:
明
舊業(yè)門生今幾在,下車空拜馬陵墳
出處:
挽鐵崖先生
作者:
盧大雅
朝代:
明
上念群靈殞劫灰,法筵親向蔣陵開
出處:
正月十五鐘山書事并簡陶禮部
作者:
守仁
朝代:
明
云垂五采金仙降,燈擁千官玉輦來
出處:
正月十五鐘山書事并簡陶禮部
作者:
守仁
朝代:
明
旌旆影寒香旖旎,簫《韶》聲轉(zhuǎn)月徘徊
出處:
正月十五鐘山書事并簡陶禮部
作者:
守仁
朝代:
明
清朝盛典誰能記,白發(fā)詞臣漢史才
出處:
正月十五鐘山書事并簡陶禮部
作者:
守仁
朝代:
明
金殿重重護采霞,天門賜坐擁袈裟
出處:
十七日謝恩奉天門
作者:
守仁
朝代:
明
尚方晨缽分云子,中使春杯獻乳花
出處:
十七日謝恩奉天門
作者:
守仁
朝代:
明
雉尾風清天咫尺,螭頭香煖霧橫斜
出處:
十七日謝恩奉天門
作者:
守仁
朝代:
明
圣恩特許還山蚤,官柳黃時喜到家
出處:
十七日謝恩奉天門
作者:
守仁
朝代:
明
藕花風起晚涼多,高據(jù)柴床聽棹歌
出處:
湘湖謾興一首寄獵微生
作者:
守仁
朝代:
明
芳草不歸支遁馬,白沙唯見右軍鵝
出處:
湘湖謾興一首寄獵微生
作者:
守仁
朝代:
明
人家隱隱連桑柘,僧梵悠悠出薜蘿
出處:
湘湖謾興一首寄獵微生
作者:
守仁
朝代:
明
今夜湘中好明月,相思無奈故人何
出處:
湘湖謾興一首寄獵微生
作者:
守仁
朝代:
明
誰扶砥柱障狂瀾,謾向江亭酹酒看
出處:
吳山觀潮次劉本中韻
作者:
守仁
朝代:
明
風力拔山鼉鼓震,雨聲搖海蜃樓寒
出處:
吳山觀潮次劉本中韻
作者:
守仁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結(jié)束事探討,山水恣盤桓。
新安山水天下無,一丘一壑皆畫圖。
黃山白岳稱最勝,神仙窟宅幽人境。
蠟屐曾登白岳顛,芙蓉萬朵青冥連。
石楠樹下天門月,榔梅庵畔爐峰煙。
高拂爐峰禮白云,一天晴色正氤氳。
薜帷蕙帳遙相待,鶴怨猿愁不忍聞。
玄帝祠邊逢五老,揖余為□黃山好。
軒轅曾此九丹成,白日紅顏羽翼生。
鼎□龍去非幻妄,名山自是饒精靈。
此中幽勝難具說,三十二峰總奇絕。
時有幽人自往還,金芝瑤草森羅列。
石巉巉,泉洌洌。
萬樹桃花,千峰寒雪。
陰晴朝夕態(tài)倏忽兮,紛變換乎秋春窈窕繚繞,別有天地兮,莽不知漢與秦之日月。
聞此心神覺更開,人間亦自有蓬萊。
安得乘風而蹁躚兮,直上軒轅之高臺。
吁嗟婚嫁苦未畢,悵望名山空嘆息。
道路驅(qū)馳鬢已斑,煙霞夢寐十年間。
幾向吳云思白岳,遙從粵海憶黃山。
黃山主人吳孝父,翩翩詞賦凌千古。
藝苑當家六十年,曳裾恥與歌魚伍。
潦倒江湖一布衣,籍甚詩名動公府。
南浮湘水西入蜀,歷七閩兮遍齊魯。
足跡名山幾欲半,回首黃山繄故土。
已聞白雪滿奚囊,更貌黃山在縑素。
一幅煙霞任卷舒,咫尺溪山千里馀。
交游遍乞瓊瑤句,城市何殊木石居。
憐予始作長安客,逢君尚滯長安陌。
老向風塵可奈何,呼余為作黃山歌。
披圖欲問煙霞主,軒轅丹灶在何許。
紫芝今正腓,白石亦堪煮。
我欲從之游,汝胡為乎不歸去。
今日見汝如見山,他年訪山應訪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