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走路上學》讓觀眾淚流滿面
《走路上學》-簡介
《走路上學》講述了生活在云南怒江邊上的小姐弟倆,為了到江對面上學,而不得不每天滑溜索的故事。該片大膽啟用非專業(yè)演員,真實呈現(xiàn)了導演想要追求的現(xiàn)實主義風格。
《走路上學》-基本資料
片名: 《走路上學》
制片國:中國
制作年:2008
導演:彭家煌
放映時間:90分鐘
影片簡介:
瓦娃是一個7歲的傈僳族孩子,他對于姐姐娜香每天能和小伙伴一起溜索過江讀書好生羨慕。媽媽堅持要娃娃等爸爸回來帶著才可以溜索??墒窃谕獯蚬さ陌职挚傄膊换?。終于,沒能抵抗住來自對岸的誘惑,瓦娃獨自偷偷溜索過江了,看到了心儀已久的學校!沒想到,瓦娃溜索過江的秘密居然被第一次來家訪的聶老師戳破了!是聶老師送來的那雙紅雨鞋把瓦娃留在了家里。他答應媽媽和姐姐:有了這雙鞋,他就不再偷著溜索。 第二天一早,懂事的瓦娃又把這雙漂亮雨鞋還給了姐姐。日子就這樣平靜地過著。誰也想不到,因為趕著給弟弟送一雙新鞋回來,姐姐娜香失手從溜索上墜落江中……
《走路上學》-電影介紹
《走路上學》主創(chuàng)
《走路上學》講述了生活在云南怒江邊上的小姐弟倆,為了到對面去上學,而不得不每天滑溜索的故事。該片大膽啟用非專業(yè)演員,真實呈現(xiàn)了導演想要追求的現(xiàn)實主義風格。令人驚喜的是,小演員們的表演鎮(zhèn)定而質樸,自然利落卻也不乏溫情。娜香的扮演者木齡在長時間吊鐵鎖拍攝時,雖然又怕又累卻依舊堅持了下來,敬業(yè)精神絲毫不輸職業(yè)演員。弟弟瓦娃的扮演者丁嘉力還要求自己親身拍攝溜索飛躍怒江的鏡頭,成為了片中年紀最小膽量最大的孩子。這部由彭家煌、彭臣兄弟投資1000萬元,并同時擔綱導演和編劇的影片,也吸引了國際影星于榮光、成龍的加盟,在該片中分別擔綱監(jiān)制和主題曲的演唱。
《走路上學》-演員特色
《走路上學》大膽采用非職業(yè)演員進行拍攝,整部影片中只有曹曦文一位職業(yè)演員,其余都是云南當?shù)氐臉I(yè)余演員。但他們質樸而靈動的表演,令影片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尤其是扮演姐弟的兩個小演員丁嘉力和阿娜木齡,丁嘉力扮演弟弟瓦娃,阿娜木齡扮演姐姐娜香,片中姐弟倆真情流露的感人細節(jié)充斥在整部電影之中,溫暖而雋永。
《走路上學》-獲得獎項
以云南怒江貧困山區(qū)兒童溜索求學為主題,由彭家煌、彭臣執(zhí)導,于榮光擔任監(jiān)制的勵志兒童影片《走路上學》一舉獲得了優(yōu)秀少兒影片獎、新人編劇獎、優(yōu)秀少兒男演員、女演員4項提名,成為此屆華表獎的最大熱門。
2010年9月24日,在平壤人民文化宮舉辦的第12屆平壤國際電影節(jié)上,中國故事片《走路上學》獲最佳影片獎。
《走路上學》-影片看點
《走路上學》劇照
走路上學,在常人眼中看起來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對于馬吉鄉(xiāng)的小學生而言,卻是難以實現(xiàn)的夢想,電影《走路上學》以原汁原味的構思、獨特的兒童視角,譜寫了一曲人性最純美的愛。據(jù)了解,該片之所以能夠在一眾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高明之處即在于能在簡單之處見繁復,繁復之中見統(tǒng)一,作為彭家煌、彭臣兄弟的處女作該片能有這般至純至真的情感與力度,實屬不易。而彭家兄弟此次憑借導演處女作首都入圍,并一舉獲得四項大獎提名,也將成為本屆華表獎的一大奇觀。
劇情:溫暖傷感
《走路上學》中的瓦娃是一個7歲的傈僳族孩子,他對于姐姐娜香每天能和小伙伴一起溜索過江讀書好生羨慕。終于,沒能抵抗住來自對岸的誘惑,瓦娃獨自偷偷溜索過江了,看到了心儀已久的學校!沒想到,瓦娃溜索過江的秘密居然被第一次來家訪的聶老師戳破了!是聶老師送來的那雙紅雨鞋把瓦娃留在了家里。他答應媽媽和姐姐:有了這雙鞋,他就不再偷著溜索。第二天一早,懂事的瓦娃又把這雙漂亮雨鞋還給了姐姐。 日子就這樣平靜地過著。誰也想不到,因為趕著給弟弟送一雙新鞋回來,姐姐娜香失手從溜索上墜落江中……
風格:現(xiàn)實主義
該片大膽啟用非專業(yè)演員,真實呈現(xiàn)了導演想要追求的現(xiàn)實主義風格。令人驚喜的是,小演員們的表演鎮(zhèn)定而質樸,自然利落卻也不乏溫情。娜香的扮演者木齡在長時間吊鐵鎖拍攝時,雖然又怕又累卻依舊堅持了下來,敬業(yè)精神絲毫不輸職業(yè)演員。弟弟瓦娃的扮演者丁嘉力還要求自己親身拍攝溜索飛躍怒江的鏡頭,成為了片中年紀最小膽量最大的孩子。據(jù)悉,這部由彭家煌、彭臣兄弟投資1000多萬元,并同時擔綱導演和編劇的影片,也吸引了國際影星于榮光、成龍的加盟,在該片中分別擔綱監(jiān)制和主題曲的演唱。
《走路上學》-影片評價
“全片的基調陽光而溫暖。貧窮、教育、希望、夢想。如此宏大的主題,借助一對傈僳族姐弟的故事緩緩鋪陳,不動聲色——就像那個平實的片名一樣,《走路上學》幾乎找不到太多‘做戲’的痕跡,人物感情大都自然呈現(xiàn),矛盾沖突也設計得水到渠成。一切剛剛好:煽情適可而止,憂傷慢慢浮現(xiàn),感動如斯悠長?!?/p>
青少年的“心靈雞湯”
該片由彭家兄弟(彭家煌、彭臣)親執(zhí)導筒,彭臣編劇,“巖女郎”曹曦文、華表“小影帝”丁嘉力領銜主演,講述了生活在云南怒江邊上的小姐弟倆,為了到對面去上學,而不得不每天滑溜索的故事。影片從主人公的日常生活經歷與心靈體驗出發(fā),用真實卻不乏靈性的鏡頭語言,為我們這個理想情懷普遍缺失的物質化時代,構建了一個溫情、珍貴的精神家園。據(jù)了解,這部影片在小范圍試映會上,催淚效果驚人,更被觀眾譽為青少年的“心靈雞湯”。對此,導演彭家兄弟透露:“當初創(chuàng)作這部電影時,就是希望這部電影能夠鼓舞和提升青少年的心靈,使他們愛得博大深沉,活得充滿激情,使他們有信心有勇氣去追求夢想、憧憬未來”。
讓迷途的童心從網夢中醒來
作為一部溫情勵志電影,該片不僅備受年輕人和學生的青睞,也契合了當今的教育問題,成為教育界人士極力推薦的勵志故事片,亦被稱為最人性的讓網癮孩子擺脫網癮的方法。對此,導演彭家兄弟表示:網癮是需要疏導溝通的,相信這部影片所傳達的溫情,能夠讓迷途的童心從網夢中醒來。據(jù)了解,在影片小范圍試映會上,不少校長看完影片后當即表示,影片上映后將會組織和安排學生觀看。而一些商家看后,也激動地對主創(chuàng)人員表示,這是一部公益性的電影,日后將考慮包場給學校的學生們。
催淚”之外不忘“勵志”
盡管該片催淚效果驚人,全國上映后勢必賺取觀眾不少眼淚,然而導演彭家兄弟卻表示:“感人并不是影片的唯一目的,勵志才是最終目標”。正如導演所言,該片并非純粹為了感人而感人,而是別有寓意的傳遞了一種勵志信息,這是諸多同類型電影中所欠缺并遜色的,那些關于青春、叛逆、倔強、無畏,以及為夢想爭取和拼搏的精神,無不令人振奮鼓舞。據(jù)了解,該片在表現(xiàn)手法上注入了濃厚的人文關懷與理性光輝,賦予了這一離奇故事更多的勵志與溫情氣息,并結合生動的故事、平實的手法,再現(xiàn)了一個有關求學、困難、關愛和夢想的故事,堪稱今年最強勵志影片。
成龍演唱片尾曲感人
除了感動,影片里,孩子們在洶涌湍急的怒江上溜索上學的視覺效果,也給觀眾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強烈的畫面頗具悲情之美。片中840個鏡頭,都是由中國第一剪輯師周影精心剪輯出來并細心修復的,中國臺灣攝影師李以須擔任攝影,有了兩位大腕的參與,影片可謂情節(jié)流暢緊湊,畫面優(yōu)美。成龍演唱的片尾曲《一路》也十分感人。
立志闖出中國新浪潮之路
導演彭臣始終銘記著這樣一句話:“與今天發(fā)生的新聞保持距離的電影是最好的。偉大的電影很少把報紙的頭條撕下來,而是更朦朧地、下意識地折射它們的時代。”《走路上學》致力于走出中國的新浪潮之路,因為新浪潮是一個社會現(xiàn)象,而不僅僅是一個文化現(xiàn)象,新浪潮是一種精神,而不僅僅是一種藝術風格。 《走路上學》傳達出的不僅是面向希望的“陽光下的苦難”,還有更為深刻的蘊含在民族精神內部的力量。
人性的堅忍壯闊打動曹曦文
曹曦文表示,這部電影是為紀念希望工程20周年的而創(chuàng)作的一份虔誠的獻禮:“《走路上學》不是一部商業(yè)片,它不具備常規(guī)意義上的商業(yè)元素。但它一定是真誠的,不獵奇,不矯情,向一個經濟高速增長的時代呈現(xiàn)一種原始的生活方式的存在。它的價值或許在于,它可以提醒身處二十一世紀的我們,高科技固然可以幫助我們實現(xiàn)類似‘嫦娥一號 ’的飛天夢想,但在面對與生俱來的苦難時,真正能幫到自己的,或許只有一樣:人的精神?!?/p>
《走路上學》-幕后制作
在創(chuàng)作初期,《走路上學》本來也可以有另一種走向,然而在聽取了電影節(jié)副局長張宏森“中國人生活中的苦難已經夠多,沒錢上學,沒錢看病……所以電影反而要更加陽光一些”的意見之后,彭臣最終采取的角度還是“陽光下的苦難”。彭臣說,這樣做是想讓觀眾感受到一種更為博大的力量,苦難永遠不會是生活的全部主題。 《走路上學》著力渲染的是一種在艱難生存環(huán)境下人們仍然保有樂觀、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以及貧苦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向往。
以往中國電影中很少能見到勵志類型的影片,苦難總是容易使影片的風格偏向悲情與沉重,而《走路上學》卻出人意料地清新自然,一如甘冽清泉。不見過分煽情的情節(jié)與鏡頭,不見過分說教的對白,不見呼天搶地的悲慟。一開始只以一個7歲孩童的視角,對姐弟倆生活化的細節(jié)徐徐展開,予人以唯美感人的觸動。隨著劇情的推進,觀影者卻處處感受得到彌漫全片的不動聲色的悲傷。沒有悲情、苦難的噱頭,《走路上學》以平實而真實的故事、動人的情感及精美的畫面打動觀眾,令人們透過鏡頭,洞見幕后兩位導演悲天憫人的情懷以及誠懇而不失驚喜的創(chuàng)作智慧。
和影片的整體風格一脈相承的是,主演曹曦文恰好是以清新純凈的特點而著稱。她的形象時尚清新,演技自然,氣質清純,自出道以來,塑造的一系列善良動人的熒屏形象給她帶來了大批粉絲。有觀眾甚至表示,曹曦文身上具有中國女子溫婉如水的純美氣質,演起戲來楚楚動人,比韓劇中一些以清純著稱的女主角更有內涵和魅力。
《走路上學》-題材來源
《走路上學》題材來自《南方周末》的一篇封面文章“飛索求學”。作者采寫了家住云南怒江邊上的孩子們每天命懸一線、溜索過江上學的真實故事。深圳的彭家煌和彭臣兄弟倆看過報道后深受震撼,“就像一聲春雷把我深埋已久的電影夢激發(fā)出來了?!钡艿芘沓颊f。于是彭氏兄弟到怒江福貢縣馬吉鄉(xiāng)實地考察后,決定將孩子們的故事拍成電影。事實上,這個故事之前也被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拍過專題片。彭氏兄弟重新編寫劇本,花費1000萬元資金,克服重重困難,終于完成了這部電影的拍攝。
《走路上學》-動人細節(jié)
在怒江的對面,散落著幾戶人家。一直以來,云南福貢縣馬吉鄉(xiāng)400名7到13歲的小學生每天都靠一根尼龍繩、一個自制的滑輪,從200米的鋼索上滑過日夜奔騰的怒江,去對面的學校開始一天的學習。
其中瓦娃的爸爸外出打工,奶奶病在床上,媽媽要照顧一家老小和田里的農活,姐弟倆沒有玩伴,陪伴他們的只有一條叫明明的狗。姐姐每天溜索過江上學,弟弟望眼欲穿等待姐姐歸來。因為常有人掉落湍急江中,或溜索受傷,所以媽媽堅決不讓瓦娃過江,買鹽打醬油的事情,也都由姐姐承擔。但調皮的弟弟暗中學習溜索,幾次過江爬在墻外看其他小伙伴念書,玩游戲。
影片雖然只有一位職業(yè)演員,即在電視劇《五星飯店》中有出色表現(xiàn)的曹曦文,她扮演一位深圳支教女教師,其余都是云南當?shù)氐臉I(yè)余演員,但他們質樸而靈動的表演,令影片充滿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尤其是影片的男、女主角,由兩個小演員丁嘉力和阿娜木齡演繹,丁嘉力扮演弟弟瓦娃,阿娜木齡扮演姐姐娜香,片中姐弟倆感人的故事來源于多處細節(jié),令觀眾淚流不斷。
催淚之 1 : 所有的孩子們,不管冬夏,都穿塑料拖鞋。在1月的寒冷季節(jié)里,他們依然快活地玩游戲,深圳支教女教師看到這一幕,心痛如割,所有觀眾也被震驚。感人的一幕出現(xiàn)在深圳支教女教師將孩子們安排在泥墻上坐下,一個一個用尺子量他們的泥腳板的大小……姐姐娜香漂亮的紅雨鞋,令弟弟瓦娃愛不釋手,一雙鞋子的歸屬問題,感染了很多觀眾,尤其是弟弟在姐姐過江之前,用衣袖給姐姐擦腳穿鞋的一幕,極為感人。
催淚之 2 : 全劇最震撼一幕,彰顯了首次執(zhí)導電影的彭氏兄弟的藝術表現(xiàn)力。觀眾雖然可以猜得到姐姐肯定要出事,但電影沒有表現(xiàn)母親和老師在出事后的呼天搶地。湍急的怒江依然在流淌,只是母親徹底呆傻了……隨后配上的電影音樂,極富云南民族特色,一詠三嘆,像在招魂,又像在送行,令全場觀眾泣不成聲。
催淚之 3 : 弟弟瓦娃,受姐姐事情的打擊徹底變成了呆人。終于能過江上學了,卻在不經意看到姐姐掉落在江里的紅雨鞋被沖到了巖石上,他再一次發(fā)瘋,玩命地沖向了那雙紅雨鞋,觀眾無不為之動容。
催淚之 4 : 茅草屋的院廊上,弟弟瓦娃幾個月沒說一句話,用粉筆畫下了一座漂亮的橋梁。橋梁上,姐姐領著弟弟歡快地走在上學的路上……
催淚之 5 : 片尾,導演彭臣寫下了一首歌曲,讓成龍再次把觀眾唱哭:“孩子你要記住,我們其實一直和你同路,此岸彼岸,生命旅途,誰又不是在命運的長河里泅渡,哭一路笑一路走一路唱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