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 燥熱 zàorè
(1) [dry and hot]∶空氣濕度小而溫度高
燥熱天更要多喝水
(2) [dryness-heat]∶中醫(yī)病證名。又稱“燥火”。因感受燥氣,耗傷津液,化熱化火所致。癥見咽干發(fā)熱、牙齦腫痛、鼻衄干咳等。治宜清熱潤燥
1.(指天氣) hot and dry
2.{中醫(yī)} dryness-heat
(1).猶炎熱。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十六:“太陽燥熱。柳樹有些發(fā)黃了?!?康濯 《東方紅》第一章:“春末夏初,天氣多變。忽然一陣燥熱,忽然一陣陰涼。” 姜樹茂 《小會計》:“太陽漸漸往西方轉去,但悶人的燥熱仍未減輕?!?br>(2).形容熱得難受。 瞿秋白 《文藝雜著續(xù)輯·“矛盾”的繼續(xù)》:“那對過的屋頂上,似乎是點點滴滴的雪珠在那里跳罷??墒?,身上的確是覺得燥熱?!?孟左恭 《草原的兒子》:“他兩眼開始冒金星,頭也發(fā)脹,渾身像酷暑在沙漠里行走那樣燥熱?!?黃裳 《新婚夫婦》:“行車的時刻全打亂了,每過十分鐘就有一部車子開出,旅客曬著依舊使人燥熱的秋天的太陽都有些不耐了?!?br>(3).形容心情煩躁。 熊正國 《高爐邊的彝家》:“他一路往前走去,心里越發(fā)燥熱起來?!?br>(4).指燥氣。中醫(yī)謂燥乃乾金之氣,熱是太陽之火?!端貑枴の暹\行大論》:“故風寒在下,燥熱在上,溼氣在中,火游行其間,寒暑六入,故令虛而生化也?!?王冰 注:“地體之中,凡有六入:一曰燥,二曰暑,三曰風,四曰濕,五曰寒,六曰火?!?br>(5).指熱癥。 清 計六奇 《明季北略·馬懋才<備陳大饑疏>》:“而食人之人,亦不免數日后面目赤腫、內發(fā)燥熱而死矣?!?br>(6).指藥性燥烈干熱。 宋 朱熹 《答周純仁書》之一:“又如多服燥熱藥,亦使人血氣偏勝,不得和平?!?/p>